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社会记录》专题 > 正文

社会记录:说真话的老人巴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21:33 CCTV《社会记录》
社会记录:说真话的老人巴金

各界悼念巴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10月20日,央视《社会记录》节目播出《说真话的老人:巴金》,以下为节目实录:

  影像:成都,北京悼念巴金

  主持人阿丘:巴金老人走了!对于巴老的离去,有人感叹说这意味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最后落幕,因为至此,他那个年代的作家都已作古,斯人已去,最后的大师也已去!说实
话,做这期节目,我有些犹豫,因为我掂量不出来,老人的离去,对于咱们普通的百姓生活究竟会构成多少意味和振荡,但我的一位朋友断然说:巴老的离去,哪里仅仅是文学上的事情?它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次精神机遇,去怀念一种珍贵的品质,一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品质:讲真话!

  影像:《家》《春》《秋》等旧书出版物的书影,《随想录》的封面

  主持人阿丘:除了《家》《春》《秋》这些早已镌刻在纪念碑上的书名,在生命的最后三十年里,巴金老人反复念叨的,就只有简单的三个字:讲真话!

  主持人阿丘:1978年,75岁的巴金,从重新握起笔的那天起,就出人意料地一反纯文学模式,用实实在在的大白话,宣称今后所有的写作都只为一个目的:讲真话!

  影像:巴金先生采访

  巴金:我就是最后要用行动来证明,我所写的,所说的这一生,到底我是真是假

  影像:巴金先生照片

  解说:“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我几十年来探索的就是这个问题……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

  “那些时候,那些年我就是在谎言中过日子,听假话,说假话,----今天我回头看自己在那段日子的所作所为和别人的所作所为,实在不能理解。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我明明记得我曾经由人变兽,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也下定决心不再变成兽,无论谁拿着鞭在我背上鞭打。-----巴金 《随想录》”

  主持人阿丘:我刚才念的句子都摘自于巴金老人的晚年著作《随想录》,该书花去了巴老7个春秋,动笔的时75岁,搁笔之际已82岁。这本书里,巴金老人详细记下了文革期间,自己十年牛棚生活的经历,其中最大篇幅是他对那段岁月所经世事的忏悔和反思,对自身心灵和人格的剖析与大胆揭示,可谓巴金老人晚年最重要的精神遗产。随着《随想录》的陆续问世,“讲真话”也成了当时知识界一个重要精神命题。

  影像:学者评价

  《随想录》的每一篇,每一章,几乎都流淌着巴金灵与肉的血。他无情地拷问,责问自己,揭开自己身上最痛苦的伤疤。--陈思和

  《随想录》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迁史。--柯灵

  主持人阿丘:“讲真话”——平平实实的一句话,竟引起如此波澜,竟荣获这么高的思想荣誉,这也许是我们今天这些生活中人所难以置信的。那么巴金,这位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齐名的文学大师,究竟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又曾经做过些什么?乃至要从75岁开始,发誓要不顾一切地讲真话出来呢?巴金老人的理由是:因为,我讲过很多的假话。我要还债!良心的债!

  影像:《随想录》

  解说:“我写因为我有话要说,我发表因为我欠债要还,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呼喊,我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做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的最后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 ——巴金《随想录》”

  影像:《随想录》目录出现《怀念胡风》。

  解说:1986年,巴金在给《随想录》写最后一篇文章:《怀念胡风》。

  影像:采访作家评论家摩罗

  摩罗:就是在当时批判胡风的情况下,文坛的人是个个要表态,各个要过关,巴金作为文坛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更需要表态,因为他的表态才能够说明问题,所以上级就要巴金表态。

  主持人阿丘:据巴金老人回忆,他和胡风虽没有过深的交情,但聚一起也喝杯咖啡聊聊天,谈些文艺界的事,算得上朋友了。但面对这个朋友,在当年的那场运动中,巴金说自己还是写文章批判胡风了。后来他在忏悔时,还专程去查出了自己当年的那篇文章,当时发表在上海的文艺月报上,叫《关于胡风的两件事情》,文中写到自己对胡风的作为:鲁迅先生明明说他不相信胡风是特务,我却解释说先生受了骗。

  影像:采访作家评论家摩罗

  摩罗:这个事件,这个文章对胡风的命运,当然说应该没有任何影响,你不写这个文章,胡风照样坐监狱,这个没问题,但是文革结束之后,巴金想的不是他的文章的客观效果,而是他作为一个人,在当时没有守住人之为人的底线,违心的,在强权的威逼之下,写了这种落井下石的文章,写了这种诬陷朋友的文章,他觉得很过意不去,一直想找机会当面给这个胡风道歉一声。但是后来呢,也是阴差阳错,一直没有机会讲出他这个意思来,有一次在北京开一个大会,巴金和胡风都坐在主席台上,巴金一直在暗暗的关注胡风,他就发现,原来那么精神饱满,神气活现的胡风,现在就像一个木雕一样,呆呆的坐在主席台的一角,他不断的这样侧目看他,整个一个木人对于整个会场,对于整个事件没有什么反映,呆呆的。看到这个呆呆的时候,他更想到自己的责任,再把胡峰逼成这样的,整个的事件之中,不是也有自己落井下石的罪过。

  主持人阿丘:巴金在《随想录》中写道:我想等一下休会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走过去,向胡风表示歉意。可是还没等到休会,胡风的女儿已经把他扶走了,因为胡风身体实在不行,坚持不住……就这样,巴金说自己错过了最后一次机会,因为没多久,胡风去世了。

  影像:采访作家评论家摩罗

  摩罗:所以胡风逝世的消息,让巴金感到非常的沉重,他就很快写了这篇文章,怀念胡风,就讲到这些故事,觉得自己在迫害胡风的过程中,所犯下的这种错误是不可饶恕的,就是胡风的整个受难他是应该承担责任的。

  影像:写作的巴金老人和文革的画面

  解说:“我想,胡风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要是没有受到冤屈,受到迫害,要是没有长期坐牢,无罪判刑,他不仅会活到今天,而且一定有不小的成就,但是现在什么也没有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影像:采访作家评论家摩罗

  摩罗:他是一个有羞耻感的人,这一点在最近的这几十年的社会生活中,显得特别的难得,有羞耻感,对于当下的情况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品质。文革结束以后,他觉得自己完全是斯文扫地,没有维护自己起码的尊严,他为这个感到羞耻,自己完全放弃了自我,败倒在强权脚下,实际上是败倒在强权脚下,他为自己的这种行为,这种表现感到羞耻,所以他的反思,他的忏悔,他对自己的道德审判,都是基于这种羞耻感做出来的,他不能容忍自己曾经这么丑陋。

  影像:巴金晚年的照片

  主持人阿丘:对巴金来讲,在后来的日子里为什么反复忏悔,为什么反复提倡讲真话,除了自己曾对胡风等同仁犯下的那些过失,还有别的一些缘由,甚至是更刻骨铭心的缘由。比如对自己最深爱的人,对妻子所抱有的欠疚或许更使之痛心疾首,终身悔恨。

  影像:巴金和妻子萧珊的照片

  巴金和妻子萧珊1944年结婚,那一年,巴金40岁,萧珊27岁。夫妻两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在文坛一直被传为佳话。

  影像:采访作家评论家摩罗

  摩罗:文革的时期,巴金被监督改造的时候呢,他的妻子萧珊得了重病住院,有一次巴金从劳改农场回到上海,跟他妻子团聚,那个时候他预感到妻子的身体正在越来越坏,可能生病难以持久,他想留下来陪一下自己的妻子,但是他是一个很软弱,很胆怯的人,他不敢向监督他的人管制他的人提出这种要求,所以到了规定的时间,他还是回到到劳改农场去劳改,让萧珊一个人在上海面对这种疾病,最后萧珊是在那种孤独中死去,死的时候巴金不在场,所以巴金为这个事感到非常的愧疚,也非常的伤痛,

  主持人阿丘:在巴金老人后来的《随想录》中,从怀念萧珊,到再忆萧珊,字字都充满了对妻子的怜爱,愧疚,负罪。

  影像:巴金与妻子萧珊

  解说“我想,我比她大十三岁,为什么不让我先死?她究竟犯了什么罪?她也给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小纸牌,还扫过马路,究竟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她是我的妻子。她本来可以活,倘使她不是“黑老K”的“臭婆娘”。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她哭起来。我心里难过,就醒了。”

  影像:萧珊的骨灰

  解说:妻子去世以后,巴金老人一直将妻子的骨灰放在自己的卧室里,他要妻子等着他的骨灰,到时候两人的骨灰要搅伴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做肥料。”

  主持人阿丘:有人议论说:巴金老人如此忏悔,其实不正暴露他的软弱甚至是怯懦吗?不正因为同样的原因,他对象胡风这样的朋友不也只能事后用文字道歉吗?

  影像:采访作家评论家摩罗

  摩罗:巴金他基本的性格我概括起来,又善良,又纯洁,又真诚的人,他毕竟还伴随一个特点,就是软弱,巴金是一个很软弱的人。真是知耻者勇,古人说的这一句没错,巴金知耻,他就勇了,别人不知耻,别人只知道控诉外部的力量,不知道自己的那种责任,那种堕落,那种屈服,那种卑怯,不敢面对这些东西,所以就没有这这的勇气来谈论他。巴金他知道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丑陋,所以他就激发出一种巨大的道德勇气,来面对自己的这么一个最卑怯的这种表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巴金的这种反思,这种忏悔是比他的同代深刻许多,这种忏悔还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一种新的精神素质,我们中国人比较少的涉及这个忏悔问题。

  主持人阿丘:巴金说过:“五集《随想录》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帐。”巴金还说:“我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卢梭,从《忏悔录》中我学到诚实,不讲假话。”

  影像:巴金老人的影像

  解说:今天回头看自己在那段日子的所作所为和别人的所作所为,实在不能理解。我自己仿佛受了催眠一样变得多么幼稚,多么愚蠢,甚至把残酷当作严肃、正确

  影像:采访作家评论家摩罗

  摩罗:他忏悔自己的一个故事就是,他文革的高潮之中,他在上海的街头,读到别人写的揭发上海自己作协一个作家,靳以的大字报,读到这个大字报的时候,他就知道,下一个受批判地肯定是自己,他觉得自己应该做好准备,到了批判自己的时候,自己应该表现的特别的顺良,特别的老实,准备好了这种屈服的心态,然后回到家里他就对着镜子,对着穿衣镜,练习那种低头,弯腰认罪的动作。这个细节给我的印象很深,我读随想录,我为这个细节流过几次泪,哭过几次,我觉得这个世界太惨了,巴金是49年以前在中国的文化界是最斯文,最老实,最善良的一个人,这么斯文的一个人,在那个时代被逼成那样,被逼成他自己放弃了斯文,面对镜子来练习这个低头弯腰的动作,这个太残忍。

  主持人阿丘:也许,真是那样,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哪怕是一代文豪也概莫能外。所以巴金老人最终选择在自己身上做文章,他忏悔,他把自己经历的和施与别人的都抖露了出来,他大声疾呼:讲真话!只有讲真话,人才能有尊严,才能认真活下去!

  影像:采访巴金老人

  巴金:不能宽恕自己,我首先要把自己解剖清理一番,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思想,会发生这样的行动,我是自己解剖批评了,把自己什么原因说出来了,然后我觉得我也有理由看别人,用这个尺度看看别人,先是批评自己,然后批评别人。

  主持人阿丘:一位见证过百年沧桑的老人走了,但愿我们能真正在灵魂上理解他,精神上秉承他,而不仅仅在仪式上维护对他的尊重和感激。这不仅有益于历史,更有益于我们今后的生活,也是巴金老人所瞻望的那种生活。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2:05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

  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专题:央视《社会记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