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京《周末》专题 > 正文

评论:华山庐山为何落选中国最美的地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2:38 南京周末

  【周末报报道】本报记者 周益

  中国最美的地方在哪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半年之久于日前结束,一份“专家学会组”的获奖名单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新鲜出炉。然而,这份名单中占据山、湖泊等15大最美类型之首的,几乎都是大多数人不很熟悉,甚至完全陌生的名字。榜上有名者大多默默无闻,名落孙山者却曾声动天下。

  在这15个类型中,由孙鸿烈、吴传钧等院士以及范迪安、邵大箴等著名艺术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又为其封上了十大名山、五大湖泊、六大草原等称号。位于十大名山之首的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南迦巴瓦山,而往日名山只有黄山和泰山、峨眉山挤进了前十名。

  这些落后的赫赫有名的山岳,在一定程度上是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美景的代表,具有概念化的意义。实际上,“十一”黄金周,这些落选的美景所吸引的游客,远远高于十大名山之首。有游客的“点击率”,有无数文人墨客的动人描述与赞美,那么为什么这些地方不能在此次的评选中占据一席之地呢?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个由5个全国专业学会、11位院士、近百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评审组”竟然把大部分的选票几乎都投向了我国的西部地区,认为最美的地方——在中国西部!

  近日,组织此次评选活动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接受了周末报记者的采访,对于这样一个颠覆传统的评选结果,他感慨万分。

  产生原因:国人旅游范围扩大

  李栓科一边向记者展示新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名山名单,一边激动地说:“西藏南迦巴瓦峰、四川贡嘎山、西藏珠穆朗玛峰、云南梅里雪山、安徽黄山、四川仙乃日(稻城三神山)、新疆乔戈里峰、西藏冈仁波齐峰、山东泰山、四川峨眉山——此十大名山,三座位处西藏,三座位处四川,其他分布在山东、安徽、新疆及云南。再回头看看五岳,虽然分列了东西南北中,其实只是集中在中原地区。地域范围的扩大,正是这份名单应对质疑者最直接的回答。”

  李栓科努力控制了一下因激动而颤抖的声音,接着说:“秦始皇的泰山封禅,距今已有二千多年。中国人的舞台已经从黄河流域扩展为近千万平方公里,舞台上的角色也演变为56个民族。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理所当然也会包括这些纳入中国版图中的地域。而更为重要的是,近百年来,人类的活动能力大为提高。令人敬畏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已经有人登顶;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接近稻城的三大神山,在仙乃日注视的珍珠海前徜徉。当越来越多的美景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进入中国人的出行计划时,这些曾因为经济、科技、历史原因被古时伟大文学家错失的美景,是不是也应该被重新定位、重新评价呢?”

  对于引起争议最大的名山的变迁,李栓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流文化关注范围和重点的转移。

  李栓科说:“中国古代,庐山、黄山、峨眉山名气也不小,但为何没有进入五岳呢,这是因为泰山、恒山等地靠近华夏祖先最早定居地,更容易进入主流文化的视野,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西部群山逐渐走出深闺,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接受,成为新的名山,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也因此,“专家评审组”一致的观点是:“以中东部山为主体的中华传统名山是古典地理学的产物,而包含西部高山、极高山的名山排行榜,就必定只能在现代地理学的推动下才能诞生。”

  标准:少污染,少开发

  李栓科认为,这个结果至少从目前来看是集民意与权威为一体的。他对记者说:“总评审委员会专家名单中,几乎全部是地理学、地貌学、地质学、美学方面的专家,像专家组里的吴传钧院士是研究自然地理的,而施雅风院士和地质学家李四光齐名,主要研究雅丹地貌。他们从地理学角度对最美的地方进行解读,使人们更加了解我国的地大物博。另外还有孙鸿烈院士、刘东生院士、陈述彭院士、刘嘉麒院士、卢耀如院士、李文华院士、冯宗炜院士、任继周院士、吴良镛院士等等享誉中外的学者,他们在这个领域内完全能称得上权威!”

  在采访中,众多专家则表示,当我们为华山、庐山等自古闻名的“名山”落榜而不解时,也不妨重新审视出现在这张名单里的新面孔。

  南迦巴瓦峰:“这里有世界级的大峡谷和最完整的自然带;千百年来,珞巴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它融会了东部中低山和西部极高山的精华,给名山作出一个最完整的定义。”这是“专家评审组”对这个新名山之首的评价。而著名登山爱好者、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记者采访时则感叹地说:“南迦巴瓦峰的与众不同在于总是藏在云中难以看见,只有心诚的人才能一睹风采。”

  李栓科还告诉记者,此次评选分成三个奖项,也就是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众组与网络手机人气组,所以候选名单的产生也不是统一的。后二者的候选名单是相同的,都是一个143个各地美景的大名单。

  “专家评审组”则是以这份名单为基础,由专家们以自己的经验、认知自由产生候选名单的。在候选名单之后则有一份入围名单,此名单是由单项评委们无数次的会议讨论产生的。

  “环肥燕瘦。东汉与大唐相差不过数百年,对‘美’的评判标准已经有如此大的差异。同样,在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的现在,回归自然、探索未知、更加人文、更加个性的生活态度已经成为新世纪的健康人生标准,人们的审美也随之改变。从对大自然的敬畏到‘人定胜天’的斗志,再到和谐相处的欣赏,人们看山的眼睛不断转变着角度。”李栓科对记者说,“此次对山的评选,其评选标准可以充分体现出这种审美的转变: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从地貌形态上要具备该种地貌的典型特征,科学价值较高;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垂直分布的自然带数量和特征突出;有较高的人文价值;没有被人类过度开发。”

  当新名山的评选结果出来以后,有人质疑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三四座给了青藏高原的雪山,这不会太单调了吗?

  李栓科沉吟了一会,对记者说:“如果你以为青藏高原的边缘线上的那些山仅仅是一个冰雪的世界,那你就错了。仅仅有冰雪并不稀罕,也不一定令人震撼。高纬度地区如北极圈、南极圈内终年冰雪覆盖,中国的东北、西北冬季也是满天飞雪,山河色变,但那并不构成最美的景观。而这里的冰雪就不同了,它是亚热带和温带的冰雪,随山势升高而温度急降,才使冰雪存在。在地球上同纬度的地区,不是炎热沙漠就是阔叶树的世界,而这里却有一个冰雪世界,就显得独特而美丽了,因此这里的冰雪是炎热中的冰雪,是与绿树并存的冰雪。

  “假如你能站在空中鸟瞰,你会看到青藏高原的边缘线,仿佛是一条

钻石项链,在云中若隐若现,有如大地献给天庭的饰物。这条线无疑是中国最美的景观串连线。一个人如果没到这里走过,就不会知道自然有多美,中国有多美。”

  中国还有许多“南迦巴瓦”沉默着

  李栓科告诉记者,这样的结果其实也代表了一定规律。他说:“我注意到在我们这张图上,美景空白的区域恰恰是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历史最深厚的地区。这说明了什么呢?我想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解释:首先是体内平衡的需要,即吃饭穿衣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求,再次是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最后才是美的需要。人们纷纷离开了地势起伏美丽但生活并不舒适的峡谷、高山地区,来到了冲积平原和盆地中,虽然那里最少美景,却是最富饶、最易生活的地方,因此也成了人类最集中的地方。强势的文化和民族必然最先占领那些平原和盆地,因为那里的富饶可以满足人类位居前列的需求,而把峡谷、高山等美丽留给弱势民族,因为美是人类最后的需求,虽然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当平原和盆地中强势文化的人们满足了衣食、安全等需求,开始追求美时,才发现美景不在身边,而是在远方。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自然美景分布的规律:美景不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也不在主流文化区域,美景分布在人烟稀少或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但是,我们确实发现,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大部分在东部人口稠密区,并被授予了各种各样的称号,成了旅游的胜地,这与此规律并不相符。李栓科则说:“这就引起了我们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权威性的怀疑,它们真是中国最美的风景吗?假如一个中国人或外国人按照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名录制定一个类似‘一生必去的若干个地方’那样的旅行计划,当他完成计划后,能说他见识了中国的山水吗?他会为中国自豪吗?他会不会认为中国在自然景观方面只不过是世界上一个三四流的国家?可是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度。

  “有一件事我感触很深:当讨论给‘中国最美的山’、‘最美的峡谷’等颁奖时,我们发现,对于许多入选的景观,不知该将奖杯颁给谁。山、峡谷、草原……是不会来领奖的,我们竟找不出最能代表它们的人。这难道不是它们过去一直默默无名的原因吗?“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的地方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越多,无非是它们更有影响力。它们占据了最易生存、最富饶的地方,这还不够,还要通过话语、符号和意义的生产和操作把这些地方说成是最美的地方。

  “当我们把南迦巴瓦评为中国最美的山第一名时,我知道它丝毫不为所动。我知道在中国还有许多‘南迦巴瓦’沉默着……”

  担心新的美景再被过度开发

  对于这样的评选,李栓科和专家们隐约地感觉到了一丝担心。经过本次评选,许多不为人知的山川湖泊,得到了关注与认识,但是否会因此而造成“新的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景点的过度商业化”,目前还不得而知。

  李栓科对记者说:“在每个类型的评分标准中,都有类似‘不被人过度开发’‘符合环保’这样的要求,而在专家评语与介绍文章中,也没有回避诸如‘担心外来商业文化过多,破坏原有的民族风情……随着旅游项目的过度开发,这片净土有被破坏的危险……’这样的问题。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美景是藏不住的。我们希望这次评选能促使社会都来关注美景,起到监督保护的作用。专家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当游客看到这份名单并被打动准备踏上行程时,要用自己的足迹丰富美景,而不是掩埋葬送它们。”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