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寻访让总理落泪的铜川矿难遗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12:26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苏永通

  

  记的(得)那是一个暑假的星期天,爸爸妈妈还有我一起到外头玩。我们骑着自行车进了沟里头。我们来到河边玩水 ,一起捉小鱼小虾。……我爬山的时候翻了几个跟头,爸爸
哈哈大笑……接着我们来到一片草地上……下山的时候我看见一只 小白兔在吃草……啊,这真是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在国庆节的假期作文里,11岁的牛津还在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今年1月2日,温家宝总理搂住这个遇难矿工之子,潸然落泪。去年11月28日,陕西省铜川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 矿难,166名矿工遇难,这一天,陈家山矿中小学校里有70多个孩子同时失去他们的父亲,其中包括牛津的父亲牛铁奇。

  10月23日,在距离铜川矿难将近一周年的时候,本报记者专赴铜川,寻访这个受到总理关怀的小男孩。

  伤心逃离

  从陈家山煤矿出发,汽车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山路,终于到达铜川市区北关。两地之间90多公里路程。

  放暑假后,章革委(牛津的妈妈)就带着小牛津住到城里大姨家,开学后又搬到一处出租房里。“就是为了给孩子换 个环境,以后再也不能在那种地方呆了。”

  按章革委在电话里交代的“路线图”,记者先绕过一座6层的“新的高楼”,穿过一处倒塌的厕所,走进一处深深的 庭院,终于找到他们的住所。

  牛津正坐在桌前写作业。

  牛津不再回矿上上学了。从山里转到城里的好学校并不容易,章革委通过朋友关系,一句“总理拥抱过的孩子”,终 于说动了校长,从山里学校转到一所城里的好学校。

  章革委和学校约定,不暴露孩子的身份,除了校长和个别老师,“这里的同学们都不知道温爷爷来过我们家。”牛津 说。不过开学第一天踏入学校时,宣传栏上正贴着《温总理来到我家》,这是3月1日牛津发表在《德育报》的一篇作文,但 母亲很快让学校把报纸撤下来。

  从矿上“休了假”的章革委当起了全职的陪读妈妈。

  母子俩靠着每个月800元的抚恤金度日,章母会定期托人把钱捎来。“就这些钱可以勉强度日维持,平时不敢有头 疼脑热。”

  章革委算了账:每个月房租加水电费100元,煤气65元,奥数班50元,英语补习50元,画画40元,唱歌60 元,学校早餐40多元,这些“固定开支”就有400多元。余下才是生活费用,连上厕所都得精打细算。“上一次三毛钱, 一天三趟,一个月两人就得60块钱。又不能包月。”

  10月24日中午,章革委煮了两碗酸汤面,这是他们最经常吃的食物。一块多钱的一斤面,足够母子吃一顿。这是 农历“霜冻”的第二天,已经到了穿秋裤和毛衣的时候,屋里的炉子还没生火。这里1吨煤300元,在矿上只需要200元 。

  牛津走到墙边,右手贴头顶上比划了几下,“长了三厘米。1米46。”两颗小兔牙咧开羞涩的笑。

  这里距离学校很近,步行不到五分钟即到。临走时,他对章革委说,“妈妈,您也出去转转,到街上走走,对身体也 好。”

  有一天,牛津硬拉着妈妈到公园里,看到湖上的船,孩子哭了。原来父亲和母亲曾带他来这里划船,当时下错了车站 ,父母两人轮流背着牛津步行数里才到公园。

  孩子上学后,章革委就独自一人坐在屋里,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在脑海中重放。“一家三口的日子真的很幸福。只 有这样回忆,才能让我继续支撑下去。”

  孩子一夜间懂事了

  在很长的时间里,矿上的一景一物,都会触动章革委的情绪。

  10月24日上午,陈家山矿区的大路上,阳光洒在慢慢游走的人们身上。两旁的小摊非常热闹。“看的多,买的少 。”一位卖饼干瓜子的妇女说。

  “11·28”矿难警示碑4月落成,上面镌刻着8个大字:“安全为天警钟长鸣”。

  1月底,中央电视台曾经带着牛津母子游了北京,参观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牛津说:“以后想上北京大学。”在 同仁医院,有些斜视的牛津接受了免费的治疗。“但没完全治好。”

  在铜川矿务局旗下,陈家山算是一个“大矿”,年设计产量150万吨。出事那天,这个只有一个矿洞的煤矿已经完 成了200万吨的年生产目标。

  煤矿至今没有复工,工人每天的工作是“维修”。矿上人家还没生炉子,冬天用煤价格仍然不变,但“得从外面进煤 ”。

  记者找到牛津姥爷阴冷狭窄的公寓,在这里,母子俩曾度过了最艰难的半年。半年里,章革委几乎足不出户,听到邻 居下班回来上楼的脚步声,心头都会一颤,觉得好像是孩子他爸回来了。春天到了,一个父亲扬起外套,为两三岁的女儿捉蝴 蝶,看到别人一家和乐的情景,章革委喃喃自语,“没有父爱太可怜了。”

  妈妈精神恍惚,本来就内向的牛津变得沉默起来了。楼上的老师对章革委说,孩子孤僻了,不大和别的孩子玩了。

  自从1月2日总理来过之后,记者踏破了门槛。“每次记者来,他就躲到一旁,回来后眼睛红红的,肯定是哭过。” 在充满雾气的玻璃上,牛津用小手指写上:“爸爸,我想你;爸爸,我爱你。”

  去农村奶奶家过春节的车上,牛津突然对章革委说:“妈妈,你以后要是死了,我会把你和爸爸埋在一起。”

  本来不知道怎么和儿子解释“死”的章革委非常震惊:“原来娃什么都明白。”

  这个沉默的孩子竟开始安慰天天以泪洗面的母亲:“妈妈你不能这样,我们说好了,谁也不许哭。”

  8月29日(农历七月廿五),章革委过生日。牛津在众人面前唱起他最拿手的《妈妈格桑拉》,听得大家纷纷掉眼 泪。

  “作为一个妈妈,不能把痛苦露在脸上,只能自己藏在心里。”章革委说,她很长时间都没考虑自己情绪对孩子的影 响。“后来,有孩子开始指指点点,说他没有爸爸。”章革委下决心带牛津出来。  

  “城里学生”

  从矿上来到城里,妈妈带着牛津“到处看”。这位母亲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人家城里孩子什么都会。 ”

  在儿童文化宫,妈妈为他报了一个合唱班。一位女老师一眼就认出了母子:“你就是牛津,你就是牛津妈吧?在电视 里见过。”并开始关切地询问。章革委马上把这位老师拉到一旁说:“以后别在孩子面前说这些。”

  连简谱都不会的牛津,在这里学的是五线谱,谱纸上标着密密麻麻的“doremi”。“老师说明年就可以考级了 。”但母子俩都说不清考什么级。

  两天前,妈妈又为他报了美术班。不知素描为何物的牛津画了一个立方体,在画纸背面,孩子歪歪斜斜地写道:这是 我第一天画的画。

  “他还想学篮球、游泳,我就说好,这是短期投入,学会了就不用再学了。”章革委说,只要孩子喜欢就尽量满足。

  但奥数是“长期投入”。在这里,牛津第一次听说奥数。章革委马上为他报了每周六、日上午的班。因为教材版本不 同,周三和周五晚上还有各两个小时英语补习。暑假里,妈妈还让牛津学了一期300元的贝斯特英语。

  “作业不多,在矿上时得成本成本地写。这里星期五下午3点就可以放学。”牛津最高兴的莫过于,“学校的课外活 动好多好多。”

  这几天,牛津迷上了《天文百科》,“里面讲到人造卫星,还有神舟五号。”

  搬家时,牛津央求带上了爸爸的几本书:两本旧的牛津英语词典,《毛泽东读诗批文鉴赏》,《首脑论》。他希望和 爸爸英语一样好。但妈妈说,牛津总是记不住单词,背了几遍,很快又忘掉。“他不是特别有灵气的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差。 ”

  章革委去问奥数老师,“老师说还可以,”这位妈妈松了口气,还是担心,“矿上的基础跟这边没法比。”

  除了书之外,其他与爸爸有关的东西都不敢带,章革委悄悄地藏了一张照片压在箱子里。没想到有一天,牛津竟翻出 来照片,独自一人抹眼泪。  

  不完整的爱

  矿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牛津,知道他是牛铁奇的儿子。

  出事之前,牛津的生活是令孩子们羡慕的——爸爸是副总工程师,上过大学,而许多小伙伴的父亲都是双手挖煤的。 “印象中他的爸爸是坐办公室的,画图纸的,不必下井。有个老师作业太多,爸爸到学校一说,马上调换了班级。”

  “现在最困难的时候总算过去了。有时候孩子还会蹦出一句爸爸怎样怎样。”章革委说,但她还是尽可能让孩子忘记 痛苦的回忆。

  “但无论如何,母爱再多也是不完整的。”同事和姐姐多次给她介绍对象,“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牛津考虑。”

  有时候大人说起这些,牛津会问:“妈妈是不是要找个新的叔叔?”妈妈说,没有。

  从各地来的信希望和她组建家庭的也很多,都被拒绝了。“有一位上海先生说他从电视里看到床边有个插座,对孩子 安全不好,应该换个地方,信里还夹带了10块钱,”这让章革委非常感动,“我们需要爱,(这个人)要有爱心,心胸要宽 广,能给牛津父爱。但是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

  妈妈试探:“牛津,要是你不姓牛可以吗?”

  牛津:“怎么可以?爷爷姓牛,爸爸也姓牛。”

  尽管章革委不再提父亲,这个概念却让牛津无法回避。

  英语老师问: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回来后,牛津问妈妈怎么写,妈妈说:“就写我爸爸是工程师。”

  写作文,老师出了题目:你最爱谁?牛津的答案还是爸爸。

  章革委说,希望不要忘记帮助那些普通的矿难工人的遗属。

  井下的抢救工作一直在持续。8月22日,章革委打听到,最后一批遗体已经上来了。其中包括牛铁奇。

  矿难一周年快到了,章革委不想让孩子回去参加任何活动。5月份,天气回暖的时候,章革委曾在牛津的要求下,带 他去看了一下爸爸。那个时候,牛津爸爸“还没上来”,墓碑靠在一边。一百多个墓碑密密麻麻,牛津道:“妈妈,这么多人 ……”妈妈说:“爸爸和叔叔们在一起。”

  她的病人都是民工,为了开这个民工医院,她变卖家产,甚至借下高利贷。民工来她的医院看病,可以还价,可以不 付钱,甚至还会得到她的资助。她计划,投入数百万的这间民营医院,将来所有财产都归国家所有。

  赵华琼,58岁的退休女医生,全国第一家民工医院的院长,是什么让她做出了这样超乎常人想象的选择?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