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和盘托出山西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1:15 小康杂志

  本刊记者 白红义 实习记者 姜业奎 报道

  出于种种因素,中国官员的内心真实世界一向深敛而少为世人知悉。特别是对于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这样的高官,我们更无从准确、全面地理解其施政理念。但检验张宝顺自任山西省长、特别是今年转任省委书记以来的重要发言和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他的心中,肯定深深地刻着对他和山西最具挑战的三件事:煤炭、环境和中部崛起。

  今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山西特别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山西的实际出发,在促进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构建和谐社会上下功夫,在改进干部作风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对此,新任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认为,“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月28日,张宝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系统阐述了他的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的观点,为今后若干年内山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的数字情缘

  2005年7月1日,中国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多名省部级官员的任免通知,其中山西省省长张宝顺出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其省长一职则由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幼军转代。

  张宝顺现年55岁,在目前的中国政坛上,这正是个年富力强的年龄。在嗅觉灵敏的海外媒体看来,张宝顺毫无疑问是支“绩优股”。长期关注中国高层变动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即高度评价了他的此次任命,甚至说他“被看作是可能成为中国未来最高领导层的人选之一”。

  履历显示:张宝顺于1982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兼工农青年部部长。1985年,年仅35岁的他被任命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91年,兼任中国青联主席,并明确为副部级领导干部,仕途看好。1993年,张宝顺从团中央“转业”至新华社任副社长、党组成员。这一任期达八年半之久,其间,唯一的职务变动是,1998年,他由新华社党组成员递增为党组副书记。

  八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张宝顺也从形形色色的政治观察家和预言家的视野里消失了。变化来自2001年。当年9月,张宝顺转至地方,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两年半后,当选为山西省长,迈入“封疆大吏”的行列。而在此之前,他在副部级的岗位上已经足足“打磨”了13年之久。

  检索张宝顺二十多年来的从政经历,让人不得不想起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张和李源潮一样,在共青团系统有着几乎平行的履历。两人同样在1993年从团中央“转业”,李在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前,同样也已担任了多年的副部级干部——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与新华社副社长一样,这些职务被相当多的观察人士认为是“务虚”而非“务实”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说法。但出任山西省委书记三个多月以来,我们看不出张宝顺要烧什么三把火的迹象,但看来他对“三”这个数字还是情有独钟的。自从他担任山西省长以后,有人总结说,张宝顺有著名的“三不”、“三戒”和“约法三章”。

  先说“约法三章”。据知情人士介绍,张宝顺处事干练、待人诚恳,他在担任代省长后公开宣布对自己的“约法三章”:个人绝不审批重大项目、重要资源和大数额投资;绝不为任何亲友来山西经商、投资、承揽工程等从事各项经济活动,打招呼或者写条子;绝不搞权钱交易。这三章看上去平平无奇,没有什么“抛头颅,洒热血”之类的豪迈之言,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话说得越是具体,约束性也就越强。夸夸其谈很多时候也许只是避实就虚。

  或许,张天性痛恨“虚”的东西,这也带来了他著名的“三不”会风。从上到下,中国的会多是出了名的,也颇让明智的领导人头疼。张宝顺对此的态度是,“能开小会不开大会,能开短会不开长会,能用其他简便方式就不开会。”

  在今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张宝顺在一次会议上省去寒暄,向各部门一把手敲起警钟。后来,这次谈话也被人们总结为张宝顺的“三戒”:

  一戒督查变扰民。张宝顺说,加大行政督查力度存在过多过滥倾向,督查员爱使“剃头匠”的功夫,动辄各地市“平推”一遍,动辄把市长、副市长喊出来,人家不抽出身来作汇报、陪你几杯酒,你还不高兴,给人家打低分。

  二戒审批变寻租。张宝顺批评“寻租行为”是典型的“没出息”,胸襟狭窄,器量不大。

  三戒配合变扯皮。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构建“和谐班子”做起,省政府党组一班人要相互补台,“任何部门都不能干关起门来走窗户的事情”。

  当然,张宝顺不是一直都这么严肃的。事实上,据接近他的有关人士透露,在平常生活中,张是个相当随和、亲切的人。长期负责跟随、采访张宝顺的新华社记者帅政、谭博文曾表示,由于张长期在中直机关工作,养成了不愿让人称呼职务的习惯。

  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观

  张宝顺和于幼军“搭班子”成为新一届山西省党政主要领导,这在中央新一轮大规模调整省部级官员的背景下波澜不惊。然而,作为国内极为重要的能源省份,山西省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在国内能源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国家能源大局服务成为山西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此看来,中央对山西的这次高层人事调整就显得颇有深意。

  张宝顺应该完全理解煤炭在山西和他工作中的地位。2004年1月12日上午8点,在张宝顺担任山西省代省长的第一天,在省政府与机关干部见面后,他就匆匆赶到正在举行的全省煤炭工作会议现场。张宝顺的开场白这样讲道:我是带着喜忧参半的心情来参会的,喜的是刚刚过去的2003年,山西煤炭工业经济取得显著的成绩,忧的是煤矿安全生产不容乐观。

  外界对山西煤矿屡屡发生矿难有各种各样的议论、质疑甚至愤懑。我们无法揣测张宝顺在听到下属报告一起起矿难时的心情,不过可以肯定,他一定非常沉重——毕竟,这些生命都是他治下的民众 。但张宝顺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在声讨几声后就抽身而退,继续过自己的日子,他无路可退。

  在张宝顺看来,最大程度地降低矿难发生的概率,唯一的出路是提升山西的煤炭产业结构。一句话,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简单的卖煤都是远远不划算的。在今年的山西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宣讲会上,张宝顺将他的深思熟虑和盘托出: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服从国家建设的大局,形成了依托资源的重型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发生了调整和变化,但发挥资源优势,追求经济增长,是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发挥资源的优势,而在于怎样发挥,在于如何使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

  张宝顺总结说,“我们不能放弃煤焦铁,但也不能仅仅依靠煤焦铁”。而具体的操作思路就是,将山西打造成“新型能源基地”。从能源基地到新型能源基地,增加两个字,承载的是一个能源大省的坎坷历程,更是一种新的希望。张宝顺说:这是山西经过多年探索,在经济结构调整认知上的一次升华。

  能源短缺给山西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山西省在全国举足轻重的位置再次显现。用一位学者的话来说,山西新崛起的背后是一种能源政治力量——它由两只脚支撑而成,一只是能源需求的紧张,使山西成为中国经济安全乃至政治稳定大局上最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只是山西因煤炭收入的急剧增加而成为中国经济目前最有活力的因子。

  山西借煤炭这张牌换取政策话语权。据了解,在最近出台的资源税调整政策中,山西、内蒙古、陕西是国家首先调整的省份。其中山西资源税收由先前的0.8元/吨不等统一调高到3.2元/吨。仅此,山西省每年可增加煤炭资源税收入约10亿元。

  但是,“煤炭资源再多,也有挖完的一天;不计环境代价,我们发展的步伐不会走远。”张宝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山西要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他如是指出了山西省未来的努力方向。

  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张宝顺再次提出要“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加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力度。在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中促进资源节约,在全面治理和严格控制中促进环境保护,在积极修复和大力建设中促进生态改善”。他说,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上,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成功地解决了煤炭和环境问题以后,山西省在

中部崛起应该为时不远了。-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