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万里儿媳王晓民:忆我的婆婆边涛(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8:56 北京青年报
万里儿媳王晓民:忆我的婆婆边涛(3)

边涛是宝宝的保护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奶奶是宝宝的保护伞。宝宝人虽小,但心里非常清楚,只要一犯错,没等大人说话就放声大哭,想办法让奶奶听见,这时奶奶就会大声问:“怎么啦?谁又欺负宝宝了?”宝宝这时准会躲到奶奶的屋里,谁也奈何她不得。

  婆婆很少给别人写信,而我们在美国的时候,收到她的两封长信。在那遥远而又淡漠的地方能接到一个电话,都让我们欣喜不已,每次朋友来访甚至让我们终身不忘,能收到
家信更是如获至宝,就别说婆婆的亲笔信了。婆婆在信上写着:“目前,我们的身体都好,就是不断地念叨你们,今天我想这个,明天爷爷又想那个,想想也怪可笑的!好在我们两个都健在……”信上又说道,“看见宝宝的照片很高兴,她笑咪咪的,也难以理解老人的心情,今天正是我们结婚50周年,爷爷说有什么过头,还不是咱俩人……咱们都是苦苦地熬着,等待着,宝宝是学习,老四是学习,晓民是养家,我们就等待着你们的归来……许多话都等着见面说吧,总之晓民最苦了,宝宝可要尊重妈妈的意见”。信中还安慰我说,“前几天我和你妈出去了好几次,买东西,吃宴会,都是两亲家一块儿去的,你妈是挺好的人,待人厚道,老头儿直夸她好。你放心吧,我会找她聊天解闷……老四的情况略知,我不挂念他,知道他用功不会惹事,就是苦了你了,望你保重自己。”婆婆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她知道我远在他乡,挂念着两家的老人,还不住的照顾我的母亲,没有比这些让人感到安慰的了。信中还讲述了一些生活琐事,语言很是诙谐,她并不直接表达什么,而借情借景,字里行间都能读出她的思念和牵挂。每次我们都抢着读妈妈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如今这些信纸都已泛黄了,我们一直珍藏着。

  婆婆特别疼爱第三代,我和爱人平时工作都很忙,有时根本顾不上孩子,女儿宝宝的教育就成了婆婆的一项重要工作。像所有的奶奶一样,婆婆把对儿女们的爱转移到了第三代身上,她对宝宝尤其偏爱。因为她曾经做教师,所以懂得怎么教育孩子,严厉又不失慈祥,孩子有了错,最小耐心的讲道理以教育为主,从没有打骂过孩子,特别理解和懂得孩子的心理,亲人们都知道婆婆不会打孩子,她对五个孩子从来没有动过一个指头。有几次我打了宝宝,婆婆每次都认真教育和严肃地批评我,还经常提醒我,“我们家可不兴打孩子。”对宝宝,对第三代,是打也不行,骂也不行,我的脾气不好,工作又忙,又怕今后孩子有了毛病改不了,不要说打孩子,婆婆连吓唬孩子也不允许,我真是感到无奈。

  宝宝两岁半的时候,我们想把她送进中南海的托儿所,担心她在家里被惯坏了,宝宝哭闹着不愿意去,爷爷奶奶非常心疼,责怪我们不应该这样做,结果上了几天,还是在家里呆了一年才送成,倒不是说二老惯着孩子,他们都是师范毕业,认为孩子年龄小还不适合过早上幼儿园,他们更不愿意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使孩子心灵不舒展,况且在幼童时期,这样做会对孩子以后的心理成长不利。

  宝宝五岁半我们就把她送去上小学,想让她早点受教育,学校里又有老师管教,免得在家里耗着太顽皮,后来证明,我们只是想用压和管的办法,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是否达到和进入了求学的状态。可他们这些老教育工作者,反而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我们商量把宝宝送进当时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的重点学校实验一小,对于这点爷爷奶奶也很不赞成,说那样在路上要花费很多时间,孩子不能休息,太辛苦,学习压力过大,而且也吃不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好处,建议让宝宝就近入学。他们根本就不赞同搞什么重点小学,对我们的做法很不理解。最后我们坚持了自己的意见还是把宝宝送到了实验一小,每次奶奶看到她背着沉重的书包,早出晚归,又心疼孩子又责怪教育体制不合理。

  宝宝在班里是最小的,因为年纪小,学习很吃力,宝宝的老师还是北京市特级教师,我只要有时间就主动和老师交换意见,她夸宝宝是个好孩子,本质好,心地善良,特别负有正义感,从小看到大,会有出息的,就是太胆小,有时候大孩子欺负她。听老师这样公平地讲宝宝,多少次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下来。对于又是工作又是家庭的我,当时满肚子的委屈。也真觉得孩子没少让我们省心。

  婆婆特别体谅我,每次我从学校回来婆婆都问得特别仔细,还把宝宝叫到身边,一边搂着宝宝,一边鼓励宝宝。这让我们怀疑当初的选择,后来还是我们从美国回来后,才按照爷爷奶奶说得去做,就近在力学小学上了学,并复读了小学4年级,这下宝宝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很多,时间也充裕了,又因为熟悉课业,孩子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在爷爷奶奶的呵护引导下,在我们的严格教育下,配合学校,宝宝在班里成绩开始拔尖了。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宝宝考上重点中学161中以后。这些让我们坚信当初选择让她复读的决定也是正确的,应该根据孩子的客观条件和智力发展水平来替孩子寻找去向,并不是一味的拔高,也并不能因为世俗观点的好坏去选择学校,而是一切从孩子的适应力,承受力和她身心的发展来决定。多亏爷爷奶奶的提醒,我们汲取了很多经验,打消了自己一些部切实际的想法,一直到宝宝读大学。

  奶奶是宝宝的保护伞。宝宝人虽小,但心里非常清楚,只要一犯错,没等大人说话就放声大哭,想办法让奶奶听见,这时奶奶就会大声问:“怎么啦?谁又欺负宝宝了?”宝宝这时准会躲到奶奶的屋里,谁也奈何她不得。所以爷爷常说,哭是宝宝最有力的武器。宝宝今天已长大成人,独闯天下,生活上很独立,也得益于很小就出门在外。

  婆婆性情内敛,不喜欢交际,加上住在中南海进出都不方便,因此经常走动的朋友并不多,要说接触多的还是这个院子里常住的人,领导同志的夫人们。她们相处得非常融洽,背地里婆婆常向我们夸她们,“于若木懂得营养学,把陈云同志照顾得特别好。”“钟月林经历过长征,又带了那么多的孩子,真不容易。”“李昭能干又有水平。”“罗萍的手特别巧,又会编织会刻水仙花。”婆婆患老年痴呆症以后,这些阿姨想尽办法,帮她咨询找药,有时还来看望她,安慰我们,在我看来,她们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同时也能体体会到她们那种邻里之间的感情。

  平时来往比较多的还是住在三院庆云堂的罗萍,罗萍阿姨是

福建人,擅编织、养花,她织出的毛衣简直是一绝,花样种类繁多,手工极其精致,独具艺术感。我和婆婆有时去她家学编织,婆婆的很多毛衣,披肩都是罗萍阿姨手把手教我的,我也是织了拆,拆了织,终于把这门手艺学会,织出一手好毛活。我和婆婆常常一边聊天一边织,婆婆总是赞不绝口,我们的很多时间都消磨在这愉快的生活中。婆婆喜欢我还有一个原因,自小我在父母眼里是众姊妹中最能干最巧的,没人逼着我,但我对烹调编织一类女孩子做的事情都感兴趣,这使我自幼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向生活学习的冲动,见什么学什么,并力求做得比别人都好,即使最家常最平庸的活,我也要求做得尽善尽美。反过来,生活中那些恒定的,日常的内容也会给我带来无限的乐趣,成为我在工作和事业中完美追求的起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