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风窗专题 > 正文

只爱树木 不爱森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7:44 南风窗

  □叶 南

  文学青年都知道,曾经在云南插队当知青的阿城写过一部小说:《树王》。说的是他在云南的经历:知青们响应号召 ,把原始森林烧掉,腾出空地来种粮食。同样在云南插过队的陈凯歌,在1987年把阿城另一部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孩子 王》拍成了电影,但是烧山的记忆一定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以至于他把《树王》里的漫山大火移植到《孩子王》
的结尾,让 本来就恍惚如做梦的陈氏艺术电影更添几分诡异。

  文学青年面对大火中挣扎的树木——这一定是漫长中国历史画卷中的经典镜头之一。当伟大的华夏农业文明在400 0年前开始从黄河流域崛起,四处扩张、不断吞噬原始森林的时候,一批批前赴后继的文学青年就挺身而出,从他们的教养、 宇宙观和环保主义出发,用他们华美的词章控诉人类——主要是农业人类——的道德沦丧。言必称热爱大自然的中国人民,怎 么能把原始森林全烧光了呢?

  猛地一想,这事儿还真有点奇怪:中国人的观念里充满了各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大道理,中国的知识精英几千年 来一直在讴歌自然,可是在行动上,他们却坚定不移地与自然为敌。

  有大象为证。4000年前,大象生活在包括今天的北京地区在内的大部分中国领土上,3000年前,它们退到了 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地区,1000年前,只有两广和云贵还适合大象生存,而到了今天,只有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和 德宏地区靠近缅甸边界的地方还能看见大象。

  发生在明代云南的一场人象大战堪称典范:1547年,因为一群“大象暴徒”践踏了农田,愤怒的农民用树干和绳 索做成的路障将它们围困在一片树林中,然后迅速砍光所有的树木,让喜荫的大象们暴晒在阳光之下,数日之后,大象全部晒 死。

  从可考的文献来看,中国环保文学青年的先驱应是庄周先生。在他的时代,各国君主已经开始大兴土木,之后没过多 久,始皇帝统一中国,更造了一座阿房宫,把四川的山都砍秃了(“蜀山兀,阿房出”)。庄先生愤怒地为树木、为马匹乃至 为土壤鸣不平:能工巧匠们能制造出精美的器物,但树木和土壤愿意被做成器物吗?伯乐能训练出良马,但马愿意吗?(《庄 子外篇马蹄第九》)

  也许应该把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细分一下:文学青年最超脱,写诗讴歌自然当然得热爱它,同时写诗也很环保;农 民最可怜,他们害怕自然,因为种地得罪了自然,同时还得靠自然带来风调雨顺;皇帝、或者国家的态度比较特别,觉得自己 和自然是亲戚,有用得着的时候,但也没特别放在心上。具体地说就是:只爱树木,不爱森林;只爱象牙,不爱大象……

  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说了——其实并不只有中国人是这样。人类,所有的人类,其实都是屁股决定大脑。至少海德格 尔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可以肯定的是,海德格尔做哲学散步的那条著名的“林中路”上,一定不是野兽出没、灌木丛生。从18世纪开始, 德国就开始推广以出产木材为唯一目的的森林工业,在这样的工业森林中,不仅没有野兽和杂草,而且树种单一,树木像士兵 一样行列整齐。在这样的森林里散步思考“诗意栖居”的海德格尔,倒也颇为讽刺。

  把阿城的森林和海德格尔的森林相比,没法让人不觉得前者疯狂、原始和愚不可及;后者“理性”、“科学”、“现 代”。理性似乎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你需要木材时,就去种树,而不是把整座的原始森林砍成白地。

  但人类并没有因此摆脱疯狂。崇尚理性的德国人在两次

世界大战中疯狂了一把,冷静下来之后,人类发现:理性中其 实蕴含着非理性。

  断定一个民族劣等而危险,因此理性地决定把它们全部消灭,这的确是人神共愤的疯狂想法。但这既不是人类第一次 ,也不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理性的非理性”。经济周期进入衰退期,以吨计的牛奶被倒掉;疯牛病爆发,数百万头牛被消灭 ,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牛肉下架销毁。

  大象和牛都很倒霉,因为它们跑不快。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美国民谣是这样唱的:一头小牛在被运往屠宰场的路上,看 见天空中自由飞翔的燕子,它悲伤地流下了眼泪,赶车的农夫斥道:你有什么可抱怨的?谁让你是牛呢,有本事你也长对翅膀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歌谣的结尾唱道,“珍惜自由的人们啊,你们要学会像燕子一样飞翔。”

  现在,自由的燕子可能正带着禽流感

病毒向我们飞来。理性的人们啊,你们怎么办?

  相关专题:南风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