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政”到“法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10:52 南方周末 | |||||||||
法政学科在开办之初,曾受到主流社会的热烈欢迎。在历经了百年磨难之后,“法政”又获得与当初多少有几分相似 的空间。 中山大学法政学科的坎坷历程,折射出中国社会百年来几经反复的探索。 □本报记者 程绮瑾
广州今日法律事务最活跃的地方是仓边路,那里坐落着市中级人民法院和省市公证处,因此聚集了大量律师事务所。 仓边路东面约300米,有一条平行的马路,叫“德政路”。连接仓边路和德政路的,是安静的 “法政路”。法政路与德政 路交接的路口,是广州市委和市纪委大院。 10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菜园和鱼塘,后来被政府征用建设成为校舍,广东法政学堂于1909年迁到这里,“法 政路”因此得名,这也是国内城市里少有的以“法政”为名的道路。 成立于1905年的广东法政学堂,是中国废科举之后建立的第一批新式学堂之一,也是今日中山大学法政学科的前 身。11月13日,中山大学将自己的法政学术渊源追溯到100年前成立的广东法政学堂,隆重地纪念法政学科的百年发展 。 法政学堂热 清末,封闭的老大帝国被炮火轰开了大门。为救亡图存,在“师夷长技以制夷”难见成效之后,一些有识之士将目光 放到西方现代化更深厚的层面。1898年,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晚清重臣张之洞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写 出《劝学篇》,指出“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这里的“西艺”指西方的科学技术,“西政”指西方的民主政治 。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通过学习“西政”、“西艺”而崛起的事实,更为张之洞等人的选择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模式。 1902年,清政府任命沈家本等大臣“参酌各国法律”修改大清律例,其中日本,以及日本政治改革的主要学习对象——德 国,成为主要的参考对象。 “从方法论来说,法律是治国之道,政治学也是研究治国之道,研究如何完善政府。”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江平教授 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法学与政治学获得了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也因此,中国从日本引入现代学科体系的时候,常常将 法学与政治学并列,称为“政法科”或者“法政科”。 根据1903年制定的《奏定大学堂章程》,大学分为八科,其中之一就是“政法科”,包括政治学和法律学两门。 这两门学科又包括了政治总义、政治史、统计学、行政机关学、警察监狱学、法律原理学等十多种分支科目。 1905年6月,日本与沙俄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利益而爆发战争,日本获胜。君主立宪制的东方小国战胜了农 奴制的传统欧洲大国,这给中国社会各界以强烈的刺激:“日俄之役,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 立宪,得失皎然。”日俄战争后不久,俄国宣布预备立宪,进一步激起中国要求立宪的社会舆论,认为颁布宪法召集国会已刻 不容缓。 新政需要新人才,也因此迫切需要新式教育。1905年,立宪派大臣两广总督岑春煊,广东提学使于式梅联名奏请 将广东课吏馆改为广东法政学堂。与其他各省兴办的法政学堂一样,广东法政学堂为预备立宪而设,要培养的是能够推行新政 的新官吏。学堂初设法律速成科、法律本科、行政本科各一班。教师有直接从日本的政法大学聘请来的日本人,其他大多数也 都曾留学日本。学员则主要由全省官吏经过考试选拔而来,也有部分地方上推荐保送的士绅。 当时,由于培养人才的需要迫切,不少刚留学归国任教的教师与学生同龄,甚至比有些学员还要小。当时在广东法政 学堂任教的朱执信,就与学生邹鲁同年,比学生陈炯明小了7岁。与广东法政学堂同期兴起的还有直隶法政学堂、北洋法政学 堂等一批官办学堂。到1909年,全国共有法政学堂47所。1910年清政府允许推广成立私立法政学校,又一次掀起了 法政教育的热潮。后来担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林长民当时创办了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 清末五六年间,全国范围兴起的新式法政学堂热,从形式上似乎标志着中国告别传统的“德政”,走向效仿西方的“ 法政”之路。但只有百年来的法政学者们,才切身地体会到这条道路有多曲折,多坎坷。 “难得有成绩之学院” 大清帝国自上而下的君主立宪尚在预备中,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已经自下而上地展开。从实际效果看,晚清新式学堂培 养的人才更多地成为旧制度的敌人和旧传统的解构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晚清宪政尝试的成果也正是通过这些新学堂、新人才 、新学科建设才得以延续。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与清政府的不同之一,在于他们对美国联邦政体的偏好。因此民国一成立,革命党人就致力 于新的宪政道路,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都体现出如下特点:改清末立宪的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分立;规定 了人民的权利等等。但是这些法律要么未付诸表决,要么未及实施。在普通法方面,民国政府时期的立法基本是在清末修律的 基础上进行的。1912年,孙中山还专门发布了《临时大总统宣告暂行援用前清法律及暂行新刑律令》。 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是政局的动荡不安,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缺少了统领一切的权威声音,法政学科 倒获得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间。在1912-1924年的广东公立法政学校,学生可以听留美归来的伍朝枢讲外交,也可以 选择听日本归来的朱执信讲政治学、胡汉民讲行政法;陈融在课堂上讲解大清律例,学生如果觉得内容陈腐,可以去听陈独秀 讲社会主义——中山大学因此成为广州共产党小组的发祥地之一。 在那个新旧之交的时代,法政学者拥有了难得的机会,能够将所学直接应用于实践。中华民国第一部政府组织法由曾 在日本学习法政的谭人凤、雷奋、马君武、王正廷等起草。正是在他们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基础上,1912 年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成立后,担任政府要职的有众多法政学者,如王宠惠为外交总长、伍廷芳为司法总长、 陈锦涛为财政总长、宋教仁为法制局长。 1905年科举被废除,对普通年轻人来说,突然失去了一个明确的功名之路。法政人才在民国政府里大受重用,使 得法政学科一下子成为当时的热门学科。 1924年,广东法政学堂的毕业生邹鲁领孙中山之命,把广东法科大学、国立高等师范、广东农业专门学校三间国 立大学合并为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孙中山去世1年半后,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广东大学第一次招生,报考法科的 人数最多。 这一时期,法政人才对政治实践的参与甚至影响到学科自身的建设。1928年,中山大学法科的负责人之一朱家骅 就曾抱怨:“因为学政治、法律、经济有好成绩的人,肯在这个求过于供的时代埋头设教,真是稀见。我们去年请了好几位名 教授,走到半路,被政府拉去做委员、做法制局长,我们哪有和政府竞争的力量呢?”所以,尽管当时法政学者、法政学生在 政府和社会上都很吃香,但是法政学科本身并无太大发展,整个学科仍以译介外国理论为主。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不得不承 认:法学院是一难得有成绩之学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法政学科的建设更加困顿:在沦陷区,学法政就等于打算替日本人效劳,为广大爱国青年所不齿; 在国统区,师生们受战乱影响,流离失所,办学条件十分艰难,学生中退学、转学的很多。 到1945年抗战胜利,法政学者们刚松口气,准备收拾讲台的时候,国内政治纷争又不断加剧,法政学科从教师到 学生,都在为各自的政治信仰而奔走活动。 从“法政”到“政法” 1951年,20岁的印尼华侨李启欣考入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当时中山大学法学院下设4个系:政治系、法律 系、经济系、社会系。他本来以为入学后可以随意转系,去学自己心爱的化学。入学以后他才发现转系制度在1949年已经 取消。不过,他毕业时文凭上写的却果然不是政治系,因为那个时候政治系已经不复存在。 1949年以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伪法统”全都被废除,当时的法律只有临时宪法《共同纲领》,普通法则只有 《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工会法》等寥寥可数几部,高校法律系学生苦于“无法可学”。 与法律系相比,政治系受到了特殊的重视。1950年1月2日,中山大学复课之初,学校军事管治联络组组长、法 学院教授刘渠就强调“要加强学习政治,历来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当时全校课程设置上都增加了政治课程。政治课教学委 员会明确施教的重点是: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加强实施土改教育;着重进行国民公德教育,提倡《共同纲领》中规定的“爱 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五项国民公德。 1952年10月,全国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各学院均被取消,法学院也不例外,原属于它的法律学系和政治学系合 并为政法系,经济学系被保留,社会学系则被取消。1953年10月后,李启欣等全部法政专业学生和部分老师被调往武汉 的中南政法学院,那个学院只有一个专业——政法专业。中山大学法政学科诞生近半个世纪后,第一次在建制上被抹掉。 当时国内高校的法政科院系普遍被压缩、合并,保留下来的,名字一律由“法政”改为“政法”。当时规定政法学院 以培养各种政法干部为任务,每个行政区如条件具备,就单独设立一所,由中央或大行政区政法委员会直接领导。院系调整其 结果是,全国只剩下4所政法院校: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 在此期间,法政学科有过两次挣扎。 1960年,北大、复旦、人大恢复成立了政治学系,原因是当时中国与苏联的矛盾明朗化,“我们要跟苏联打笔仗 ,就发现需要一批年轻的秀才,需要他们懂得马列主义。北大成立政治系就是为培养理论秀才,目的很明确。”北京大学国际 关系学院教授赵宝煦说。同年,中山大学也曾在哲学系里恢复过政治学专业,但是不到一年就再次取消。 1963年,北大、复旦、人大的政治学系又被改为国际政治学系。这次变动的背景是1964年周恩来出访亚非11 国。出发前,访问团需要了解目的地国家的具体情况,可当时相关各部委、研究机构提交的材料都不成形状,这让周恩来感受 到国际政治研究的迫切需要。1963年底,在周恩来指导组织下,一份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请示报告被递交到党中央。 1963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这份报告上写下了200字的批语,第一句是“这个文件很好”。根据这份文件的指示, 北大、复旦、人大三个学校的政治系的方向被定为研究外国问题。 两次挣扎之后,是“文革”10年的彻底停滞。赵宝煦回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我们是靠政治起家,政治是 我们的本行,还需要什么政治学?不需要!’所以政治学就中断30年,1952到1982。” 江平教授这样解释从“法政”到“政法”的变化:“叫政法学院,但仍然是搞法学,政治学没有。政是政治,不是政 治学,是政治挂帅。”在论及政治与法律的关系的时候,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指出:“可以明确地说,是宪法或者法律 创造了政治,并且规范了政治,而不是政治来统治法律。”在院系调整之后近30年间,以“政法”取代“法政”,表面看起 来是两个单字的颠倒,实际却是对从“德政”向“法政”转变这一努力的颠覆。 “赶快补课” “28年办一个系,这在教育史上也许是空前绝后的。不禁令人想起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也是 经历了28年。”1988年12月27日,中山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的成立大会上,副系主任张迪懋教授致辞道。准确地 说,新时期政治学的恢复当从1979年算起。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 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有了这句话,郁闷了30年的法政学者们开始积极筹备学科的恢复与建设。但是这一次 的恢复,法学与政治学并没有齐头并进。 在那个急需重建社会秩序的年代,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成为政府的急需。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律院系的恢复招生也成为 重中之重。广东省为此积极争取中南政法学院在广州复办,他们提出,如果中南政法学院设在广州,教育部、司法部给多少钱 ,省里就配套给多少钱。这一计划最终没有成功,于是,1979年筹办,1980年开始招生的中山大学法律系成为广东法 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刚复办的中大法律系缺人缺书,几乎从零开始。“文革”期间,法律人颠沛流离,很多都改了行。在法国拿到法律博 士学位的端木正,已经改教了二十几年的法国历史,这时被任命为法律系系主任。改行教化学的李启欣也是在这时候被调回中 山大学法律系,后来还担任了系主任。“回中大教的是外国法制史,这门课当时在广东基本是我独此一家。”李启欣说。 最初复办的法律系只有十几个教员,但是社会各界都不断要求法律系增加招生名额。“我们第1年招了40人,但是 校内校外纷纷要我们加名额。第2年招了100人,还不够,还要加5个少数民族名额。”端木正回忆说。 可是在政治学的学者们看来,能发愁学生太多也许是一种幸运。1979年邓小平讲话之后,中山大学的夏书章教授 以及北京大学的王铁崖、赵宝煦等政治学者联名上书,请求恢复政治学专业。1980年12月,中国政治学会成立。胡乔木 、张友渔等领导讲话,指出政治学会的研究必须结合实际,必须解决当前的问题,做出一个科学发展纲要。“但是报来的题目 就是外国如何如何,古代如何如何,没有现实。”当时参与上书的赵宝煦教授回忆说。 政治学会成立后,各地高等院校政治学专业的恢复也并未一帆风顺。1982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夏书章教授的 文章《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1984年,时任中山大学副校长的夏书章成立了一个政治学筹备组,自任组长 ,没有办公的地方,就在自家办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小组终被撤销。直至1986年,教育部领导问起:中山大学为 什么还没有恢复政治学专业?中山大学才在哲学系开设了政治学专业。而中山大学政治学独立学科的恢复,则是在1988年 ,借着“政治学与行政学系”这个名字才得以实现。今天,中山大学的行政管理学研究在全国名列前茅,广东省行政学会也兴 旺繁荣。但是至今,广东省仍然没有成立政治学会。 “为什么政治学专业建立以后,大家都躲着走呢?实际上,这也是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问题,只是政治学更突出 ,因为直接就涉及政治。你知道,中国的转型期,转得太快了,而且转型不是一个弧度,是90度的,转得太快。”赵宝煦说 。 1989年,当全国高校的政治学类系主任在厦门大学举行一年一度的联席会议。政治学能否继续存在,曾成为学者 们担忧的问题。后来的发展让学者们松了一口气:“这次没有取消。就不会再取消了。” 法政学者们因此变得更冷静的同时,也对法政学科的发展持有了更理性的信心。此后近20年间,从行政学的繁荣到 政治学的深入,从普通法的逐步完善到宪法的修订,中国社会在法治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现在我们都讲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这些不如意的地方之所以能够显现,这些问题能够凸 现出来,本身就是法治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你不可能提出这些问题。”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刘 恒如是说。 “民主与法制的追求,已经变成中国社会的共识。虽然从官方到民间,人人都知道现代法治的框架性建构要假以时日 ,但是她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理念,成为制度设计的导向,成为制度框架结构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共识,是百年来法政学科的 努力在制度层面最鲜明的体现。”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任剑涛如是说。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