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新世纪》周刊:中国公务员薪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11:41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廖素冰

  10月中下旬,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垂直系统面向全社会的公务员招考报名开始。据国家人事部网站11月4日公布,本次共有97个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0282人,共有50万余人通过了招考部门的资格审查。

  据统计,本次公务员招考的全部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纪录,竞争之激烈已远超高考、考研。报名之初,由于人数众多,一度导致网上登录出现困难。

  11月也是大型国企和著名外企开始进驻高校招人的日子,在同样甚至相对更高薪水的条件下,公务员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高素质人才?

  捧上金饭碗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北大博导汪玉凯认为,按照国际惯例,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应略高于社会中等收入水平,同时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但在中国,也许不仅如此。

  在北京市某局的科员李丽(化名),大学毕业取得公务员资格后,直接进入了北京市经济委员会。作为优秀毕业生,她选择做一名公务员曾让同学很诧异。因为在当时,解决北京市户口、几百元的薪水、刻板的工作内容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并不大。

  但李丽妈妈对她说:你要留在北京必须有户口,否则你就回老家。于是,李丽选择了在经委做宣传工作。压力不大,过钟点一样的生活,刚工作时每月领五六百元工资,住单位宿舍、享受公费医疗。和同学几千元的月薪相比,她算低收入者。

  可后来的“甜头”让她逐渐感觉到了做公务员的好处。几次涨薪使月工资接近3000元,全年发13个月工资;一年发4次过节费,每次1000元;时不时单位的“小金库”还会发点钱,全年收入5万左右;基本生活开销几乎不用花自己的工资。

  过年时,区县管辖的企业单位排着队往办公室送东西,“蔬菜水果吃不完都烂掉了,光红酒、点心就往宿舍搬了3次。”李丽只是普通科员,处长们是否有现金外快她不清楚,但她知道,光是实物收入就经常碰到。“一过节,看哪个办公室来孝敬的人多,就知道谁最有实权了。”

  工作这几年间,李丽参加了公费培训,不少个人消费也报销了。虽说已经过了福利分房的年头,但据内部消息称,单位还会有

经济适用房政策,因此她很悠哉地等着。

  从人事部网站公布的资料显示,从1985年以来,国家曾对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进行过8次调整和改革,高低工资差别从10.2倍下降到6.6倍,每次调整工资都有涨幅。

  此外,各地陆续进行的车补、房补,使公务员实际收入又多一层。例如在广州市的车改方案中,月补贴的发放标准为正处级2800元、副处级2000元、正科级650元、副科级550元、科员450元、工勤人员350元。

  而在北京市去年开始的公车改革试点中,海淀区对公务员按级别发放交通补贴,处级干部每月1300元至1500元,这些经改革而来的津贴补助对公务员而言,都不是小数目。

  汪玉凯表示,工作稳定体面、压力小、优厚的福利保障、工资不高却有隐形收入,这是公务员职位最吸引人的地方。另外,做政府公务员也是一些热衷政治的人走向仕途的必经之道。

  人民网一位网友戏言:当上公务员,就等于端上了金饭碗,衣食无忧,儿孙沾光。每月几千元,再加上其他额外收入,用不完的还可用来资助一个贫困学生,简直名利双收。

  待遇差别大

  但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可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对很多地方基层公务员而言,这样的待遇简直是天方夜谭。

  汪玉凯表示,中国公务员待遇虽延续过去“全国一盘棋”的工资体系,但现在实际比较混乱,实际收入差别很大。中央国家机关、省市、地县公务员待遇不同,甚至同一职位不同地区、行业、部门之间差距可达几倍。而导致这种差异的是各类津贴、补助和实物等隐形收入。发还是不发,发多少,与地区经济、行业景气与否、是否是实权部门存在紧密联系。

  在公务员报考热潮中,报考最热的往往是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的实权部门,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比例甚至达到几百比一。在本次中央国家机关近百万人报考的97个部门中,多数的考生将目标集中在财政、商务、外交等热门部门,其中有5个部门出现了千人竞争同一职位的情况。实际上,这不是工资标准的不同,而是工资之外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

  一位工作多年的公务员认为,在省市实权部门工作的,是所有公务员里享受最好待遇的群体,因为他们有更多机会、更容易以各种理由聚财、发补贴,而政策往往监管不到。有些单位有几亿资金的审批权,给哪个企业都由掌管的处室说了算,处长们甚至可以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权力寻租的空间很大。

  “吃穿住用行不用花自己一分钱,可以拿票据在本单位甚至到下级部门、企业去报销。”李丽说。

  据知情人介绍,某市一位副市长的秘书,一个月就在管辖的下属单位中报销了十几万。做到这种层次的公务员,就根本不用考虑工资多少了。

  公务员在地区、部门之间同样差别明显。同样是刚加入市公务员系统3年的13级科员,广西南宁市某区检察院反贪局干警赵菲(化名)和广州市旅游局的科员程路(化名)实际收入明显不同。程路目前工资单上收入是3300元,扣掉各种税、险和公积金实际拿2450元,此外还有每月280元房补和4次过节费共4500元。

  而赵菲虽在检察院这样的“肥水衙门”,但所在区域经济不好,财政吃紧,前几年都是欠薪,只发60%工资。“虽有政策,但财政没钱也没办法”。

  赵菲今年开始发全工资,工资补贴加起来1000多元;有房补政策,但财政仍然无钱发放;纳入了医保体系,每月医保卡里能打入几十元。因此算起来,赵菲和程路现金收入差别达一倍多。但幸运的是,赵菲赶上了单位最后一次福利分房,这是她做公务员以来最大一笔福利。

  中央紧地方松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与省市公务员相比,所受监管更多,所享待遇并非想象中好。同样是局级干部,北京市公务员可以拿到8000元,而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只能按1993年暂行条例拿4000元。

  刘博士1997年到2004年在国家经贸委工作,刚进去时的工资只有700元,享受福利分房、公费医疗。到2004年从公务员系统出来时,刘已经是副处级待遇,工资加奖金、补贴加起来是2000多元。“各个部委工资不一样,但差别也只在几百到一千元之间。”

  他不赞同外界传言的公务员待遇优厚,他认为,工资都是按国家政策发,所谓灰色收入、隐形收入也只是个别现象,部委监管很严格,实际收入要比地方省市透明得多。他戏言:“我也想来点灰色收入,可根本就没机会,比地方省市难多了”。如今他到了部委下面的研究所,挣得比以前多,问离开的原因,他答:“醒悟了呀,国家公务员太穷了。”

  同样哭穷的还有在商务部工作了两年的马小姐(化名),2000多的工资,其他福利类似。所不同的是,她有一个较高的起点,有机会到国外做外交工作,增长见识,这是她最看重的地方。同时,作为女性,她不想从事太累,压力太大的工作,“工资虽然不多,但在部委中算中等以上水平了,处长们和我们差不多。”

  其实,处于地县一级最基层的公务员干活最辛苦,而待遇最差。面对大量的人报考公务员,南宁市下属县的公务员廖女士很诧异。她所有收入加起来才1000多元,而几年前因为财政没钱,还发不了这么多。没有任何灰色收入,每天很忙,杂事多,经常加班,还要时常下到乡镇农村驻扎考察。

  汪玉凯将这种待遇差别原因归结为国家没有严格的规范,虽有各种加薪政策,但无钱兑现。经济情况好的地区可以自行落实各种补贴,不好的地方只能欠公务员工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返还制度也不是很严格。

  3581让收入更高

  为了减小公务员地区、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减少隐形收入对实际收入造成的差别,近两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方搞透明收入政策。

  在京、沪的“阳光工资”被称为3581工程,即科级、处级、局级和部级人员的月收入分别达到3000元、5000元、8000元和1万元。北京市委办公厅、市府办公厅去年联合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机关津贴、补贴、奖金,规范公务员收入的通知》,行政级别和工龄资历等成了核定工资标准的最重要依据。

  此通知的核心精神是统一全市所有公务人员的收入标准,增加一些“清水衙门”如团委、信访局等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取消那些“富得流油”的部门如税务、工商、法院等单位自行设置的各类奖金、补贴。

  但这个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一种后果,即横观是“劫富济贫”(各部门之间),纵观是“劫贫济富”(本单位内部)。同单位级别、职务不同,收入差距拉得很大,而最终能否将所有收入“阳光化”,杜绝灰色收入,仍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戴园晨和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毛寿龙,在一次关于“阳光工资”的媒体对话中均认为,“阳光工资”是变相给公务员涨工资,不仅将隐形收入合法地阳光化了,还不能杜绝非阳光部分的继续攫取。

  一些基层公务员认为,3581使内部的差距明显拉大,形成内部某种不和的气氛。李丽对阳光工资深表不满,此政策在北京实行后,她的收入减少了一点,处级以上干部的收入则上升了很多。而实际上,她从事的工作并没有变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阳光工资”实际形成了给公务员整体加薪的结果,使公务员与别的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因而社会各界对此颇有怨言。在就业压力下,作为政务管理者的公务员自己给全体公务员加薪必然激发社会矛盾,加大社会阶层之间不公平的裂痕。

  毛寿龙认为,此工程扩大了公务员与其他人的收入差距。让公务员高高在上,既有权力,又有地位,还有职务消费,把过去的非法所得也变成合法所得。

  目前,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有扩大化的趋势,如带薪读书,学费政府买单,到民营企业工作可以“带薪三年”,出国培训等。中央、国家公务员增加了通讯补助等。广州人事局表示,公务员读书进修,政府可资助30%—50%的学费。

  而最近公务员讨论的新词是“职务消费”,意即职务涉及范围的消费,如车子、办公用品、交际应酬、培训等的支出都以补助形式发放到个人,公车改革后增加几百到几千元的车补即是其中之一。据悉,2006年,

公务员法正式生效,公务员又将迎来一次涨薪。

  李丽已经做了6年公务员了,从来不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担心过,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好,等单位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下达,她就可以独立买房了。

  采访那天,她整个下午都无事可做,“如果没有别的意外,我打算就一直做下去了。”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