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五院士谈自主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19:30 中国青年杂志

  策划、执行-邱四维

  当今世界,有三种经济发展类型的国家:资源型,如中东地区的产油国;依附型,如拉美;创新型,如美、日、芬、韩诸国。我国的实际情况则是,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自主知识产权比重很小,而低廉的人工成本“竞争优势”背后,往往是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毋庸讳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几大难题中,科技“瓶颈”算一号!

  一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都将自主创新作为基本战略。美国在1980年代就提出:美在科技上要全面领先。英国的口号是:确保科技强大。日本1990年代确定科技立国。韩国1980年代确立以科技为基础的发展战略。

  我国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995年又提出“科教兴国”,进一步把创新当作强国之路。但这条路我们走得并不顺利。虽然,从“两弹一星”到“神五”“神六”,我国在重大、尖端科技领域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民用科技、基础技术方面,我们却显得实力单薄,面临重重技术壁垒,并不具备竞争优势。长此以往,这种“两极分化”势必形成积弊,相互掣肘,最终影响我国整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如果我们不反对这种说法——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专利,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那么,在这方面,我们显然是相形见绌了,抱持的仍是“拿来主义”和“以市场换技术”。我们是手机、计算机、彩电、DVD组装大国,但核心技术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是“下游”的加工厂,还要交专利费;

通用汽车中国产量占总量3%,但25%的利润来自中国;耐克鞋,市价上百美元,中国加工者只挣不足0.5美元……

  但是,看看我们的近邻韩国。1960年代,中、韩人均GDP水平相当,那时我们可生产红旗、解放车,韩国不行,直到1975年才生产出第一辆,但现在人家的汽车已经遍布全球,而我们1990年的亚运会用的车基本都是韩国产品——现代和大宇。同样,在1960年代,中国万吨轮船下水,韩国只会造小船,但现在世界造船业中

发动机的35%都是韩货。1960年代,中国可生产计算机、半导体,韩国没有,但现在韩国的闪存数码技术超前,手机遍布全球。目前,韩国的高速铁路技术准备出口我国;核电开发利用人家晚我们很多年,但今天已在中国竞标。韩国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12000美元的发展历程,世称汉江奇迹。今天,仅占中国人口4%的韩国,其GDP总量占到了中国的40%,不能不说,我们的邻居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

  时下,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事实上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温家宝总理说:经济是今天,科技是明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亦认为,“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而是与国计民生实实在在地发生着关联,关乎中国未来的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

  在“十一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确定中国科技的发展方向,势必成为即将召开的中国科学大会的主要议事日程。万众瞩目的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何祚庥

  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基点

  采访-郑金武

  最近中央许多文件中都强调要提高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也把自主创新提到战略高度,说明了创新是科研工作的本质,也说明了自主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多年来,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弱。因为过去我们对科研问题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认为我们科研工作的目标就是跟踪国际前沿,就是跟踪欧美等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科研布局的出发点都是强调跟踪,包括“863”计划,就是在跟踪。

  自主创新是要资金支持的,是存在风险的。但我们在审批项目和工程的时候,首先问的是这些项目外国人有没有做过,美国人有没有做过,美国人做过的我们才能做。这是怕担风险的表现,说到底,是判断能力差,科学鉴别力不高,科学水平有限。

  长期以来,社会公众有一种意识,就是外国的比中国的好,总认为中国人搞科技创新、搞自主创新不行。社会公众这一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对阻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严重。

  在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的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竞争力受到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弱,投入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仍主要依赖于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企业之间、产学(产业和科研院校)之间合作不够,导致高新技术系统集成和产业化的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效率低。

  其次,高新技术产品的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缺乏,在产业发展中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拥有自主产权产品少,也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新一轮竞争机制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日益严重的知识产权壁垒,在促进国家技术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将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作为保持其技术垄断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加大了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的难度。

  我国汽车工业走过了长达20年的合资道路后,中国汽车工业“以市场换技术”的做法被证实弊很大、利很小。20年间,合资企业的轿车占据了中国90%的市场,但我们却没有掌握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没有实现促进中国汽车业的技术革新的初衷。

  事实上,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创新,在经济全球化、自主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基点。目前,我国的科研体制还不能适应自主创新的需要,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市场只起辅助作用。而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创新又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我国的科研经费始终由科技部进行分配。在论证项目时,没有深入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在审批项目时,科技部既成了运动员也成了裁判员。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我认为应该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科研经费的分配中,尽快改变目前的科研体制和科研经费分配机制,真正促进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师昌绪

  自主创新有待基础研究的持续加强

  采访-郑金武

  不久前发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强调指出,要着眼于长远,加强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基础研究不仅是高新技术的源头,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待于基础研究的持续加强。

  自主创新可分为三种类型或三个层次:一是技术革新,二是技术发明,三是科学发现。在技术革新中经验占有主要成分,技术发明往往需要理论依据,而科学发现则与基础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基础研究主要是指探索自然界规律的研究工作,其中有的具有近期应用目标,也有纯属探索性或揭示自然规律的研究。前者称之为应用基础研究,后者则是纯基础研究,人们一般把二者都归为基础研究范畴。从研究项目的数量和重视程度来看,应用基础研究是大量的,因为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的改造,乃至对国防力量的提升等都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纯基础研究往往是凭科学家个人兴趣、突然灵感或偶然发现而后进行深入研究或探索。但是,纯基础研究工作一旦取得巨大突破,就有可能产生划时代的效果,如相对论的提出、电磁理论的形成、超导与半导体现象,以及生物遗传因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等。

  此外,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基础研究往往具有系统性、长远性和继承性,基础研究重视逻辑推理,可以培育人们的思维方法和推理能力。基础研究探索真理、坚持真理,有利于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氛围的形成。重视基础有利于克服我国当前科技界的急躁情绪,扭转我国当前科技界的急功近利倾向。

  在解放初期,我国十分重视数理化等基础研究,号召科研人员像陈景润一样为科学事业“安、钻、迷”。同时,我们也很重视人才的培养,许多大学的数理化专业招收了很多优秀学生,培养出了一大批有创新思想的基础学科人才,保证了我国国防建设和工业的健康发展。

  但渐渐的,急躁和攀比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些政策不利于基础研究工作,如科研评价体系、奖励制度、经费分配、项目申请等。比如说,现在过分注重论文数量。强调SCI论文,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走偏了,SCI成了衡量工作成就的主要标准。一些科研人员的心思也不放在研究上,而是放在房子、车子的攀比上了。这些情况很令人担忧。

  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经费投入比例低,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瓶颈性问题。国外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占研发经费的10%~15%,有些国家甚至达到了20%;但我国只有5%左右。

  基础研究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进行持续的投入。基础研究不可能今天有投入了,明天就会有产出,必须要有长期投入的准备。

  目前大的环境不允许搞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们静心坐下来,长期地、系统地从事不能很快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我国不乏拔尖人才,但科技环境却大有改善的余地。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那些有志专心致力于某项科学或技术研究的学者能够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如此经过长期努力,必有所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潘际銮

  自主创新要瞄准国家重大科学问题

  采访-郑金武

  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系统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把原始性创新看成自主创新没有问题,把外国没有的而中国搞成了的东西说成是原始性创新也没有问题。但要注意,在提倡原始性创新时一定要有个度——原始性创新不是空想,否则搞不好会掉进唯心主义的陷阱。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科研和开发的指导思想上,也要提倡辩证唯物主义,自主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必须以实践为基础,然后上升到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但对于这一基本的问题,许多科研人员并不在意,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以至于目前对自主创新的认识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误区。

  目前,科研人员一味追求原创性研究,对于工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以桥梁用钢为例,国外目前用的是强度为60公斤级的钢,我国现在用的是50公斤级钢。虽然50公斤级到60公斤级钢材强度仅仅提高了10公斤级,但是开发60公斤级钢需要作大量的实验,除了研究炼钢的过程,钢水杂质、均匀性等问题外,诸如钢材的成分组织、机械性能、抗疲劳性能、抗断裂性能、焊接性能等都需要作很详细的研究。

  然而这些开发研究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且这项研发工作不具备所谓的原创性,故而很少有人涉足这一领域,国家又没能重视,致使我国在这一方面始终未能有所突破。如果50公斤级到60公斤级这一难题得以突破,那么一座桥就可节省用钢上万吨。按每吨钢5000元计,一座桥就可节省5000万元。

  自主创新,过分强调原创性,还会引发科研环境恶化。有关领导一味追求原创性研究,会促使许多人在申请项目时,挖空心思想点子,通过各种方法标新立异,设置一些能出论文而对解决现实问题毫无意义的课题。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不会有什么贡献。

  目前,国家制定各种政策,设立了“百人计划”“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希望营造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但往往事与愿违。潘际銮教授认为,这与目前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落后不无关系。总是追求是不是原创性,总是以论文而不是以实际贡献来衡量研究的成败,结果促使科研浮躁和弄虚作假,自主创新也就成了一个空想。

  我们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需要改变不合时宜的评价机制。“扎扎实实做学问,专心致志搞研究”,才能作出真正的原创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

  自主创新也要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

  采访-郑金武

  多年来,我国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模式,引进了大量技术和先进设备,以期能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实现自主创新,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以市场换技术”,是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基本原则,进而逐步发展完善成为对外开放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含义一目了然:允许外商进入中国市场,但要带来先进技术。

  追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项政策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实施了。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再来审视这一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会发现我们的市场确实给了外商,但我们想要的先进技术却没有换到,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形成了跨国公司的市场和技术垄断,抑制了中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成长。

  分析其原因,这些年来我国用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投入极少,而是把大量的资金都花在直接购买国外设备和软件上,使我国成了外国高技术的实验场和应用推广基地。而在历次五年计划的规划中,我们一直忽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上至领导下至科研人员,都十分缺乏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意识,更不用说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了。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我国企业主要是引进、抄袭、重复,不谈研究、消化、创新。大型设备主要靠引进,在“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中走入死循环。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我国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自主创新还包括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同时,也应看到,自主创新也不是鼓励从头做起,“自主开发”不等于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的成果不但不一定有知识产权,反而有可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因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中也可能包含引用他人的专利权。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我国首先应该加强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同时也要注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但光靠技术引进,只能缩小差距;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缔造未来。当今时代,技术引进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所有的国家都是利用技术引进来取长补短,但在之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京文

  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采访-郑金武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促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技术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以创造性的构思和市场成功实现为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只要新技术符合构思,并以市场为目标,能创造经济效益,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创新。

  我国企业能否走上技术创新的道路?在我看来,技术创新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既要我们转变过去落后的观念,也要有制度、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企业走上自主性技术创新的道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过去,我国的企业一直是在走“引进、跟踪、模仿”之路,而实际的创新则很少、很慢。有的企业希望通过合资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但合资往往意味着要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后技术创新留在外资企业本部,中国企业并未通过合资实现跨越式发展。因而,走自主性的技术创新之路,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应该在循序渐进中实现技术创新,走向跨越发展。创新应该放在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有其深层意义的。

  技术创新还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多年来,我国政府资源主要的支持对象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深,故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十分稀少。制度不健全,我们的创新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这方面,韩国汽车公司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韩国在发展汽车工业之初,走的也是与日本汽车合资的道路。但在后期,韩国汽车公司通过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了自主创新。与此同时,韩国政府积极支持本国的汽车工业,通过各种政策扶持产业的发展,最终把日本汽车企业挤出了韩国市场。

  而在我国,除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外,还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制约。在旧有的体制下,我们的创新型人才很少,科研人员普遍不具有创新意识。应该积极借鉴日本的教育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使我国尽快走上创新的道路。

  对于我国的多数企业来说,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而新兴的高科技企业由于本身观念有待改变,底子薄,科研积累有限,不可能一开始就要求他们在自主创新上有重大成就,应该在技术上加强积累,提高自己的技术实力,为自主创新奠定基础。操之过急,反而会欲速则不达。

  提倡创新与学术打假

  文-方舟子

  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能够作出新发现、新发明,因此主张科研人员要勇于创新,似乎是多此一举的废话。但是当前在中国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却也有其现实意义。提倡什么大抵是因为现实中缺少什么,提倡科学创新的现实背景正是因为有许多科研人员似乎忘了其天职是什么,在科研方面不思进取、无所事事,甚或干一些与创新背道而驰的事:宣扬伪科学,伪造研究成果,剽窃他人成果,低水平重复研究,等等。

  这些科研不正当行为在发达国家中也难以避免,只不过属于个别现象,而且有正常渠道处理、打击这类行为,并没有泛滥到会让人称之为“学术腐败”的地步。中国学术腐败之盛行,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对科研不正当行为缺乏监督,没有一个正常的渠道能够用以反映、调查、处理它们。有人对此感到忍无可忍,以个人的力量站出来打击学术腐败,虽然作用很有限,却也多多少少起到了一点舆论监督作用。这就好比社会上小偷横行,警察却不去抓,甚至还与小偷相互勾结,这时就需要有人自告奋勇站出来抓小偷了。

  如果有人认为小偷不应该抓,甚至认为抓小偷还会进一步败坏社会风气,恐怕谁都会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是的确有人不断地在媒体上声称学术打假迫使“有重大突破的自主科技创新项目流产”,“科学上的‘反伪打假’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重大自主创新一大障碍”,而这种论调,并非全无市场。

  提出这些主张的人,原是一些一贯宣扬、支持伪科学的人士,他们之所谓“有重大突破的自主科技创新项目”,无非是无需提供任何

能源就能源源不断地发电的“永动机”、包治百病的“全息生物治疗仪”之类的假科技产品。他们当然害怕有人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使其骗局不能得逞,因此要大力反对“反伪打假”。

  宣扬伪科学不是创新,制造科技骗局更不是创新。反对伪科学、打击科技骗局,不是在打击创新,而是在打击创假,并不会阻碍科技创新。恰恰相反,“反伪打假”防止伪科学来和真科学、弄虚作假者来和实事求是者争夺宝贵的资源,避免国家科研基金的浪费,实际上是在维护真正的、正直的科研工作者的利益,反而有利于科技创新。

  真正的创新是建立在牢靠的科学事实、科学理论基础上,遵循学术规范作出的,必然经得起检验和批评,绝不会害怕,反而会欢迎“反伪打假”。面对学术腐败盛行的严酷事实,我们既要倡导创新,也要进行“反伪打假”,中国科技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