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气“潮”起“潮” 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19:24 中国青年杂志 | |||||||||
我在羡慕别人名气的同时更是看到了名气的另一面:名气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来的,名人在成名之前无疑经历了一番苦斗,他们的成名史就是一部奋斗史,他们的名气是他们一刀一枪干出来的。 文-李鸿
我想出名,日思夜想。 我想,一旦出了名,我的那一大堆文章就不愁没地方发表了,我知道我的那些文章很烂,但我看到报刊上那些名人的文章跟我的文章一样烂时,我就更想出名了。有次我拿着名人的文章对编辑说,这些名人都让你们给惯坏了,编辑说不惯着不行,名人爱生气。编辑们不怕天不怕地,就怕名人生气。听到这话我心里就羡慕得不行,直恨自己怎么没混出点名气。名气是个好东西,有了名气,不仅可以被编辑们惯着,而且还可以理真气壮地对编辑们生气。所以有天看到一位名人恬不知耻大谈做名人的难处时,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大白天对着全国人民撒谎,做名人难,那你干吗拼死拼活地出名?做名人难,你来做一天平常人试试? 出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做人难,做没有名气的人更难。对我来讲,出了名,除了可以把一大堆文章发出去、可以发点脾气使点性子外,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吃点顺口点的且不花钱的饭,喝点爽口点的且不上头的酒,坐点软和点的且不挤人的车,做点违纪的且无伤大雅的坏事……我认为我的这点愿望不算过分,就跟阿Q睡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和娶大脚吴妈的想法一样纯朴。 我现在供职的这家单位是一家小型电站,70年代名气就如日中天,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名气是建设初期共和国的好几位领导人都在批件上签了字,为了名气更大些,直到现在他们签字的影印件还挂在我们对外宣传的橱窗里,有了这样的名气,我们对外一致宣称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说大是因为1000来号人的单位竟有自己的医院,有自己的子弟学校,有自己的煤气供应站,有自己的自来水厂……要是再有块农田,我们完会可以像当年的南泥湾那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以分到这个有名气的单位为荣,那时候能分到我们这个单位的人都是一些很有来头的人,这使得我们的队伍人数一年一个台阶地发展壮大,我们的虚荣心因为单位的名气得到了极大满足,我们单位的人到银行贷款就像从自己家里拿钱一样方便。那时候我们出去特别爱穿单位发的工作服,工作服上印着单位的名字,那名字就像一块烫着金字的招牌闪闪发光,我们单位的一个普通管理人员出去只要穿着这身工作服就能牛气十足,就像如今的领导他们一星期很难在家吃一餐饭,他们常常被外单位的小酒浇得头重脚轻,为此在我们的厂区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打着酒嗝扶着墙走路的人。我们单位的小伙子只要穿着这身工作服就不愁找不着老婆,外单位的姑娘们只重衣着不重人,最终结果是无数的鲜花插到了牛粪上……好多年后我们单位的人们一回忆起那段时光仍遮不住一脸的幸福,大家饮水思源后恍然大悟:这一切都是名气带来的。名气真是个好东西。 不幸的是名气这东西就像股市的股票一样有涨有跌,几年不到,单位的名气就像跳水一样由牛市变成了熊市。大家即便是在家里也不愿穿单位的工作服了,才几年光景,我们的牛气十足就变成了与用户间的讨价还价。酒虽然照样喝,但却喝出了不同的性质——以前别人请我们喝现在是我们请别人喝。银行的人见到我们单位的人就牙痛似地难受,好像款贷给我们就如同打了水漂儿。小伙子也由以前的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更要命的是本单位的姑娘们一个两个地嫁到了外单位,这让本来就阳盛阴衰的比例更是雪上加霜。一些没有本事的人偷偷地在闹市面上的小角落里支起了小摊,一些有学历的人纷纷作状孔雀东南飞……留下来的人痛定思痛:自己其实是毁在了名气上!这些年名气让我们多了满足而少了进取,名气让我们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更多的东西,真是成亦名气败亦名气。 这一切仍没有阻碍我想成为一个有名气的人。从单位的名气里我却悟出了一个道理:有名气的人虽然像孩子一样被惯着宠着,但孩子是不会永远被惯着宠着的,因为我看到,一些有名气的人由于拿不出与名气相匹配的东西而被人们渐渐忘却。一个单位的名气是这样,一个人的名气也是这样,潮起潮落往往在于一念之间。我在羡慕别人名气的同时更是看到了名气的另一面:名气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来的,名人在成名之前无疑经历了一番苦斗,他们的成名史就是一部奋斗史,他们的名气是他们一刀一枪干出来的。 我觉得记住这点就足够了。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