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俄经济特区盼望中国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14:36 世界新闻报

  组团考察深圳 承诺特别优惠

  俄副总理表示,将为中国公司提供最优惠的经济和税收政策

  《世界新闻报》驻俄罗斯记者苑听雷

  俄罗斯政府日前确立了首批6个经济特区,将从2007年起对外招商引资。在俄罗斯建设经济特区的过程中,“中 国经验”起了重要作用。对于放眼海外的中国投资者而言,俄式经济特区也将成为不可错过的投资机遇。

  类似“经济开发区”

  投资“门槛”已划定

  俄罗斯规划建设这批经济特区的目的在于发展加工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推动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与中国的综合型、 全能型、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特区有很大区别。实际上,俄式经济特区在规模与运作方式上与我国遍地开花的“经济开发区”和 “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较为类似。

  近日出台的6个经济特区,是俄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在全国70多个备选城市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它们在地理位置上有 共同的特点:交通便利、毗邻商业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成本较低。例如,位于莫斯科州的泽廖诺格勒和杜布纳两地, 就是莫斯科周边的两个卫星城,距离莫斯科市区不过一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是这里的土地、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却大大低于莫 斯科,有很深的发展潜力。

  对入驻特区的企业,俄罗斯政府开出了非常诱人的优惠条件:免征前5年的财产税和土地税、简化企业审批、注册手 续等等。

  然而,要想成为经济特区的“座上客”也绝非易事。俄罗斯为经济特区划定的“门槛”是:20年内总投资不少于1 000万美元,第一年投资不少于100万美元。目前,已有多家知名外国公司与俄政府展开洽谈,通用汽车、现代汽车以及

意大利著名家电制造商梅洛尼集团可能成为经济特区的首批“客人”。

  这六个经济特区也都有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分别是:微电子业、核物理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和精密 仪表制造、家电产品和汽车零配件、石油

化工产业。

  “特区”一波三折

  如今瓜熟蒂落

  尽管经济特区在俄罗斯是个新事物,但实际上俄早在10年前就曾经进行过类似的尝试。当时它们叫做自由经济区, 其运行与管理模式和现在基本相同。但由于当时俄经济状态恶化,面临着经济发展不稳、通货膨胀严重等诸多问题。在整个国 民经济的风雨飘摇中,这些自由经济区的优惠政策逐渐变成了不法商人的保护伞,也变成了偷税漏税者的天堂。

  专家认为,俄罗斯推出的经济特区这种引资模式,实际上是俄近年来宏观经济指标日趋稳定、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 之后的结果。如今俄罗斯的年经济增长率基本可以维持在6%至7%之间。此外,俄罗斯的市场经济体系也逐步确立,投资环 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随着欧盟与美国先后承认俄罗斯是市场经济国家后,俄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底气”越来越足。这 一切,都在改变着俄罗斯在国外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如果俄罗斯通过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吸引外来投资、加强国际合作的尝试 获得成功,必然会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俄罗斯投资环境的信心。

  借鉴中国经验

  将建远东“特区”

  今天的俄罗斯经济,同改革开放之初的

中国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面临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的过渡;两国都面积广 大,不可能各地同步、均衡发展。因此,在俄罗斯经济学界,有不少人主张将“中国经验”借鉴到当今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中来 。

  在规划经济特区的过程中,俄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特区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经验很值得俄好好学习。俄罗斯议会曾 不止一次专门组团前往深圳等中国的经济特区考察,同中国公司就入驻俄经济特区事宜进行磋商。

  两国政府的高层也对中国企业入驻俄经济特区十分感兴趣,因为这也符合两国政府提出的双边经贸合作“由一般贸易 向生产合作、相互投资、联合研发方向转变”的发展目标。俄副总理茹科夫甚至表示,俄方将为来俄投资的中国公司提供最优 惠的经济和税收政策。

  近日出台的6个城市只是俄罗斯规划中的经济特区的一部分。俄经济发展与贸易部表示,2006年上半年将会确立 第二批经济特区,重点将是与中国毗邻的远东地区。值得一提的是,俄已将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列入战略日程,与中国的振兴 东北计划遥相呼应,在这一过程中,呼之欲出的远东经济特区,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