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徘徊在发展与污染之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10:27 新世纪周刊

  实际上,困扰汉江的不仅仅是

  生态问题,还有由来已久的污染。按理说,大凡倚水而生的地区都称得上是富庶之地,但陕南是个特例。

  “以秦岭为界,陕南地处南北公界点,紧邻巴山,交通闭塞,解放后以农业为主。”
房启华是土生土长的汉中人,他 在介绍汉中的地理位置时这样形容:“南不南,北不北”。

  就是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陕南至今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致富的样本困惑

  穷则思变。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汉中市办企业、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迅猛发展。由于当时环保意识较差,大量工业废水、 废气、固体废弃物直排或超标排放,曾使汉江水体和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而从90年代末开始的黄姜皂素生产,更加剧了 污染状况。

  黄姜是一种多年生药食同源的藤本植物,主要成分是淀粉、纤维素和药效成分甾体皂甙(即黄姜皂素)。

  黄姜皂素是具有很高生理活性的甾体类化合物,以其为原料制成的数百种药物广泛用于抗炎、避孕、调节体内激素紊 乱、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防止动脉硬化等。1998年国家为帮助西部地区扶贫开发,将黄姜皂素作为重点扶贫项目。

  从那时起,陕南地区特有的经济产业——黄姜皂素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地而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呼世斌教授当 时参与了在汉中、安康、商洛等地推行黄姜皂素种植生产的调研。

  据他介绍,陕南没有大的企业生产项目,而黄姜当时是全国最大的产业项目,那里特别适宜大面积种植生产,而且有 很长的产业链。于是,在1997年,陕西省便将其定为种植中草药的基地。

  由此,黄姜一度成为陕南地区的经济支柱。在当时,汉中、商洛、安康三地的黄姜生产企业多达80余家。“那时一 吨皂素可以卖到55万元,即便这个价位还拿着钱买不到货。”汉中市城固县聚兴

化工厂销售部白主任回忆起当年市场行情看 好的情景。

  也正是从那时起,汉江上游因黄姜而导致的污染问题开始进入民众视野。

  发展与污染

  年过古稀的王老汉一边在河边放牛,一边慨叹胥水河一天比一天脏。

  胥水河是流经城固县境内的汉江支流,家住后湾村的王老汉打小就在这里放牛。“现在的水可不赶早年了,20年前 ,这水捧起来就能喝,现在连河边的草都被染成黑的了。”为了不让牛跑到河边吃草,王老汉一边紧走,一边吆喝着。

  在距离王老汉放牛不足50米的地方,就是一家黄姜皂素厂。厂院墙后有一条污水通道,蒸腾着热气的酱紫色污水从 排污通道内汩汩而出,氤氲着刺鼻的气味。

  “这就是黄姜厂排出的污水,前些天环保局来查,他们就关门了,环保局的一走,又生产上了。”两名过路的男子说 ,黄姜厂排出的污水将河岸两侧的白杨树都烧死了,离很远就能闻到污水的臭味。

  为此,后湾村村民一纸诉状将这家黄姜厂告上法庭,“可村委会为了收钱一直保护这个厂子,状告了一年多还是没消 息。”

  据当地村民介绍,仅城固县许家庙乡就有3家这样的黄姜生产企业。

  占全国加工量50%的80多家黄姜生产企业带动了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黄姜种植、加工产业链群在汉中、 安康、商洛等地迅速形成。由此衍生出的黄姜种植户多达上万人,种植面积60多万亩。

  许多农民靠种植出售黄姜买上了农用车,盖上了新房,添置了家用电器。然而,经济富庶带来的却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

  由于陕南地区的皂素加工企业均为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初加工的小厂,缺乏有效处理皂素废水的技术,所以黄姜皂素经 过水解和洗涤排出的废液含有大量的无机酸和有机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每年汉中地区大约有100多万吨污水直接 排入汉江流域,黄姜厂的污染程度仅次于造纸企业。

  污染与改进并存

  今年夏天去陕南搞调研,那里的村民向呼世斌诉苦说:“当年是政府让咱大量种植黄姜,说种黄姜能致富。现在倒好 ,种下好大一片却卖不出去,该让我们咋办。”

  “现在厂子很艰难,基本就是在维持生计。”白主任也是一脸愁容,“市场缩水,现在一吨只能卖十五六万,而生产 一吨也要投入十五万左右,生产周期将近一个月,根本赚不到钱,能给厂里的工人开工资就不错了。”

  为让排放的污水达标,聚兴化工厂投资20万元建了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但效果还是不理想。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包括呼世斌在内的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国家提倡发展黄姜皂素产业,在当时也有极广的市场 ,加上工艺简单、投资低,所以很快成为陕南地区主要的致富脱贫产业。”

  据呼世斌介绍,“刚开始没考虑污染问题。出现污染后想尽办法去治理,也投了很多钱,但都没什么效果”。

  因黄姜生产带来的污染主要是黄姜本身含有大量的淀粉,另一个是用于清洗黄姜的盐酸。

  “汉江污染主要就是因为江水中PH值过高,水中化学物质超标。”为了治理因黄姜带来的污染问题,汉中市环保局 曾多次严查黄姜生产企业。陕西省环保部门联合当地政府,从2002年起先后共关停了28家黄姜加工企业,同时对污水治 理进行了科学研究。

  为此,陕西省环保局还申请132万元用于黄姜加工业污水处理研究,此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便是呼世斌。

  他表示,“黄姜皂素是个产业,确实为当地扶贫致富带来了好处,但想要一下子全部关停这些厂,也是不现实的。”

  看来,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这个“死结”一时还很难解开。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