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探访上海首批私人古董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17:54 外滩画报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房子不仅仅是一栋建筑,而且还是上海这个城市历史与文化中的一部分,那你就该立即奔向市规划管理局或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门,去把它申请成为“优秀历史建筑”。上周,昌化路136 号的主人就给了我们一个示范,他不仅保护了这座独立私宅免遭拆迁,它也为我们拾起了一段尘封的城市往事。

  文/ 赵岚 钮越 图/ 赵岚

  上周,国内首批个人私宅申请“优秀历史建筑” 名单在上海正式公布。昌化路136 号杨宅、武定西路1375 号武定公寓、山西北路457 弄的梁氏民宅等十多家私宅,正式获批成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此前,城市优秀历史建筑均为企事业单位推荐或申请,然后由政府部门审批。

  但今年1月1日起,国内第一个地方性建筑保护条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实施后,申请城市老建筑又增加了新的渠道。

  “ 保护私宅,鼓励私宅成为优秀历史建筑,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保护城市遗产,上海这方面走在国内前列。”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资产处处长岳晓武评价说,“这也是欧洲遗产保护的一个经验。”

  在欧洲,它也是城市保护的一条有效途径。如英国大庄园,假如有人交不起遗产税,则可申请政府保护,但这些庄园获得政府补贴进行修缮后,必须要对公众开放,允许参观等。

  另有消息透露说,这次首批个人私宅申请“优秀历史建筑”的有30 多家,但最终获得批准的只有一半左右。从实际情况上看来,申请古董房保护,也是避免拆迁、或是获得房屋修缮金的一种途径。

  另一种可能的影响是,申请成为“古董房”也可以使相关房屋获得一个更高的卖价。

  有关主管部门表示,目前上海保护政策已经到位,但实际操作还处在一个过渡阶段,相关的实际操作措施的成熟与完善还需要一定时间。

  第一幢古董房

  昌化路136 号懿德堂,1930 年代

  昌化路136 号民宅的主人杨宪中是国内将私人住宅变成“古董房”的第一人。

  杨宅是1930 年代建造的私人独立花园住宅,上下五层共1356 平方米。去年冬天,它被划入拆迁范围。为保祖业,情急之中,杨宪中开始寻求法律保护。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最终不仅保护下来了这座独立私宅,同时也使它“升值”成为“古董房”。

  “ 里面有很凶的狗!”记者正准备按响136 号杨宅门铃时,附近一位邻居提醒说。据说,偌大一个宅子目前只有一家三口和一条狗居住着; 而且一家人为了保护这栋

  建筑,特地从国外飞回来守护祖业。

  打开大门的正是杨宪中,杨宅的主人。杨看上去不到50 岁,戴着毛茸茸的耳套。他对记者的采访要求面露难色:“现在房子保护下来了,真的不想再折腾了!”不过最后,他还是让记者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下整个老宅。

  从外观上看,这幢建成于1938 年的房子具有明显的1930 年代西方现代主义风格: 一到四层简洁的窗墙封闭结构,到五层形成一个天台。接近锐角的陡峭大屋顶上开有三个老虎天窗,两侧是较高的山墙,壁炉烟囱则成为了整座建筑的最高点。

  但住宅内部,却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三合院式布局,一楼的正厅、左右厢房格局非常清晰,整幢建筑有一个绝对中国的名字: 懿德堂。而正厅西侧主楼梯又是西式的三跑楼梯。

  二楼正厅悬挂着5 张画像,中间一张是杨家的在晚清的先人杨歧珍,他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代,官至一品大员。但他并非这座建筑的建造者。

  蒋静宜,杨歧珍的孙辈媳妇才是这幢大宅的真正规划与建造者。她在画像上也显得颇有现代气质,衣着打扮有明显的西化风格。蒋静宜请来当时上海著名的西方建筑事务所通和洋行,主持设计了这幢独特的建筑。

  在“文革”期间,懿德堂的房子被充公。直到1990年代才落实政策,房归原主。已经移居海外多年,听到昌化路片区拆迁消息后,杨宪中和其他亲人立刻回到上海,想尽办法保护祖业。

  最终,他们依据今年前施行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要求保护。在历时近一年的专家论证、官员考察后,这座私宅最终得以免遭拆迁。

  张爱玲姑母住过的“开纳公寓”

  定西路1376 号定西公寓

  武定公寓,这个由10 多家住户共同提名保护的私宅,在以前有一个闻名旧上海的名字,开纳公寓。它是以英商“汪记洋行”大班开纳命名。

  在开纳公寓的天井内,一位正在厨房内和面粉的阿姨出来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座老公寓已被评为优秀历史建筑了!”其实她住进这里的时间只有20 多年,甚至还并不完全了解开纳公寓的传奇过去。但听到公寓被评为优秀历史建筑的消息她同样高兴。她说:“毕竟自己就住在其中。”

  现住在公寓里的一位老伯说:“过去这里住的几乎都是达人显贵,像张爱玲的姑母、洋行的经理、百乐门的红舞星等,每天早晚,公寓大门口的洋车川流不息”。

  昔日设计引潮流之先

  开纳公寓于1928 年前后由新亨营造厂建造。当时可谓沪上最气派的公寓建筑。公寓大楼共四层,坐北朝南,清水墙面,采用西洋当时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建造。其建筑面积1716 平方米,共有高级居室16 套,大中型套间各4 套,小型套间8 套。

  比较独特的是,1928 年建造时,新亨公司就为每一户设计了一个独立的车库,可谓引领风气之先。另外,公寓屋顶采用了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风格,有露台,和方柱构成的回廊,屋顶还安装了避雷针。公寓客厅有大面积的钢玻璃窗,厨房和卫生间还有热水供应。据说当时建造时大小卫生洁具均从英国进口。卧室内还有柚木制作的嵌入式四开大壁橱,内有落地长衣橱,可挂长大衣、女子旗袍等衣物,也有分格式抽屉,可分层存放衣物。

  大套房有二间卫浴,其中一间直接与卧室连通,也可由客厅进入。房间墙壁周边有柚木墙裙,还置有壁炉。卧室、客厅内长条柚木地板犹如新铺,土黄色磨石子楼梯至今色彩鲜艳。

  大楼南侧有一个大花园,花园内种植了各种花卉树木。公寓的一位住户陈兆奎告诉记者:“现在看到的开纳花园,已不及原来的一半大了,大部分花园都被占去新修了三栋小别墅。”

  陈兆奎说,开纳公寓建成后,他们已经是这栋老建筑的第三拨住户了。

  1962 年以后,原来的住户都不再住了,全是新搬来的。由于人越来越多,原来的车库也已改建成住房和临街商业铺面了。

  “成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后,应该要好一些了吧!”陈兆奎吐露了这个希望。

  开纳的当年风云

  陈说,当年在开纳公寓周围,上海滩的“抄靶子”( 搜身)、“剥猪猡”( 抢劫)时有发生。白天也许会看到开纳公寓的大门内洋汽车风光出入,但晚上,开纳路上却是各派势力频频出没的场所。

  早在1920-1930 年代,这里也是革命人士活动频繁的地区。如1929 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开纳公寓秘密开办干训班就是一例,当时由恽代英负责,培训了好几期地下革命干部。

  除了这些上海滩的风云外,作家张爱玲也与开纳公寓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居住在公寓附近一位叫楼成枫的英语老教师介绍说,那时张爱玲正好18 岁,性格反叛,与家里关系很僵。一次她跟父亲闹翻后,便离家出走,投奔到了开纳公寓的姑妈家。当时她姑妈住在开纳三楼朝南的大套房里,两室两厅双卫。卧室内的四开大壁橱,收藏着她姑妈的各式时装和张爱玲自己缝制的旗袍和新式女装。

  这位年过七旬的英语教师说,可惜没有亲眼看到过张爱玲穿着自制的衣服引领风潮的情景。不过他听以前住在这里的前辈说,实际上,张爱玲很少跟着姑妈坐着小汽车出去交际,而是常常坐在南面大花园内的木椅上半天半天的发呆。

  张爱玲生性孤僻,不喜应酬,她曾说过,公寓是逃世的好地方。在开纳公寓,张整整住了一年。1938 年底,她才搬到常德公寓。这段往事,“张迷”们几乎很少知道。直到两年前,一位香港张爱玲研究专家,才从张氏日记中发现了在她的生命履历中,还有一个叫开纳公寓的地方。

  中西合璧的神秘民宅

  山西北路457 号61 弄梁氏旧居

  对于在吉庆小区生活了半个世纪的人说,弄堂隔壁高门紧锁的61 弄大宅子实在神秘莫测。很少人能知道它的主人是谁,叫什么名字,几乎更无人知晓这个家庭的命运。

  一对年老夫妇守护空宅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民宅: 客堂、正寝,还有一栋独立的专为佣人使用的厢房,总体面积超过600 平方米。

  在中式布局中,它却在细节上充溢着浓郁的西式风情,外墙的窗阁上镶嵌着唐草花纹,门楣上配饰着西式雕花,屋顶两侧是高耸的女儿墙和烟囱,楼上楼下红木雕塑的回廊扶手光可鉴人,底楼客堂大厅装有风格别致的彩绘玻璃大门窗,地板上是小巧精致的拼花地砖,甚至楼上楼下的四间正寝内各有一个大型西式壁炉。

  这座精心营造的民居,如今只由一对年老夫妇看守。1987 年,他们的一个亲戚让他们来看守这座房子,只说它的主人远在海外。20 年来,他们一直没有见到过传说中的主人。

  据传,这个宅子系晚清大富翁钱富泉之子钱秀龙所造,后因其子钱天明的养子钱宏兴嗜赌,一夜之间输光了全部家产,钱家为还赌债,不得已将私宅以5 万法币卖给梁氏商人。

  梁氏是广东人,以经营南货和中药材为生,曾大发利市,积累了赫赫家产。

  他有六个孩子,1949 年以前,梁氏携妻带子,远渡美国,留在大陆的只有他的大儿子、小女儿和照顾他们的梁氏之妹,以及一些佣人。

  由盛转衰的见证人

  吉庆小区内与这栋民宅唯一有过一段历史因缘的是一位50 多岁的计佩芬女士。1961 年计女士还在读小学时,曾与梁家的小女儿梁国棣是同学。两家也很近,她家住在14 弄,由于关系要好,她曾多次踏入高墙内感受这个神秘富庶之家的生活。

  计女士回忆说,即使在自然灾害的那几年里,梁家依然丰衣足食。她家很早就有冰箱,夏天,梁国棣总是在冰箱里放些自来水,冻成一个个方块冰,然后送给她,她回家后,放一些醋和糖,就成了她十分珍贵的“酸梅汤”。

  而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底楼厅堂内那排镂花的彩绘玻璃门窗,和地板上那些拼花的马赛克地砖,它们在夜晚的灯光下熠熠生辉。她常常和幼小的梁国棣一起在那里唱歌跳舞,梁国棣和她姑妈都会弹奏钢琴。

  但是梁家留在上海的的这个小女儿小学还没读完也去了美国。后来坏运气开始降临了,“文革”发生时,这里被工委会占领,整个闸北“抄家”来的金砖、金条、字画、文物全部在这里展出。梁氏家族中的老大,留守这座宅子的最后的主人,也被发回广州的农村养猪。

  这座中西合璧的大宅院也因此彻底被充公,并在其内开办了一个“农业研究所”,后来又搞了一个“里弄生产小组”,据说,还在其中一个厅堂内“打井”搞农业科学实验。

  1980 年代以后,这座宅子物归原主。在《条例》实施后,它的主人在海外辗转申请,使它成了受保护的个人私宅。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