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张元:我希望它看上去很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11:58 外滩画报

  《看上去很美》是王朔最后一部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也是导演张元在拍摄了MV、纪录片、京剧电影、京剧纪录片 之后,对电影本身的一次回归。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电影叙事风格的产生,是一种新生。

  文/张嫣

  B=外滩画报

  Z=张元

  这两天,张元很忙。

  今年柏林电影节中国影展在广州举办,张元1989年秋天拍摄的《妈妈》成为开幕影片。《妈妈》是张元的处女作 ,当年在全国仅仅卖出去三个拷贝。后来却参加了世界上100多个电影节,得了大大小小多个奖项。参加完开幕式后的第二 天,张元又飞去香港开会,直到平安夜凌晨才回到北京。

  12月25日凌晨1点,记者电话采访了刚刚落地的张元,四周是圣诞夜狂欢后的平静。张元认真思考着每一个问题 ,声音稍显疲惫,谈及最新作品《看上去很美》时,他严肃得像个学究,字斟句酌。

  《看上去很美》是张元继《我爱你》、《绿茶》之后又一部大投资的商业影片,讲述了一个五岁男孩方枪枪的成长历 程。

  B:王朔的这部小说有大量的评论和心理描写,虽然叙述的是发生在一群幼儿园孩子身上的故事,但他又以成人的语 言构造了另一个世界,改编成剧本应该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Z:是的,难度很大。剧本前前后后修改了差不多4年。我们没有采用整部小说的内容,而是截取了前半部。我觉得 整个电影的寓言感很强,虽然说这是一部由13个孩子来演的电影,但最终还是以一个导演的角度来叙述整个故事。

  B:王朔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你也拍过由《过把瘾就死》改编的《我爱你》。这次怎么会想到拍《看上去 很美》?

  Z:王朔的小说总有很多导演看中,而《看上去很美》只有我一个人看上了。实际上我产生这个念头是在五六年前。 当时,我在意大利做《过年回家》的后期。剪辑工作之余,我就在读王朔的《看上去很美》。

  当时这本书刚刚出版,王朔就把它送给了我。这本小说和他以往的小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那种幽默感,那些带 有讽刺意味的东西,都非常打动我。但是这部小说与他之前的小说又有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王朔的一本私人日记。他 对童年的记忆是非常清晰的,而我不善于记忆,所以他把我心底里已经忘却了的童年生活,或者说婴幼儿时期的生活,又重新 调动了起来。

  B:小说描写的是老北京以外的“新北京”地域的孩子们,是不是和你的童年有重叠?

  Z:小说其实是折射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富有深刻的寓意。写得很动情,功力也很深厚。我在看这部小说之前,就有 过一个梦想,希望拍一部有关孩子的戏。

  我女儿那时也是两岁多,那时候她和我一起在意大利。在我做剪辑工作期间,我看着那部小说,再看看我的女儿,常 常感到我自己童年时的许多记忆也被激发出来了。于是,我开始着手准备将这部小说拍成电影。

  B:这部小说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

  Z:我最看重的是它的真实感和面对真实的态度。我觉得人性中最美丽的那一面就是真实,越看到真实,就越发现人 是多么复杂。

  B:能寻找到扮演方枪枪的合适的小演员至关重要吧?当初为什么选择他,是因为他长得像王朔吗?

  Z:当然不是(笑)。的确,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当时副导演找遍了北京所有的幼儿园,几乎每一个孩子的脸都看过

  了。甚至有一个就叫方枪枪的小孩儿来面试,他妈妈说当年怀孕的时候看了这部小说,就给孩子取了这个名字。结果 我们还是没有用他。我们很幸运,终于找到了一个特别理想的方枪枪,找到了北燕,也找到了南燕——南燕就是我的女儿—— 高晋、发发、豆豆……我脑海中这些孩子的

  形象都活生生地、动人地来到了我的面前。

  扮演方枪枪的小演员表现非常好,我几乎可以看到一个优秀演员的诞生。

  B:你怎么评价你女儿扮演的南燕?是不是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想由她来扮演南燕?

  Z:对,当时就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她很适合这个角色。通过这次拍摄,我知道了即使是我的女儿,她也是一个独 立的生命,她也有自己的选择,有精神方面的选择,也有关于生活的选择。

  B:要构建这样一个儿童的世界,你是不是会一改以往的纪实风格呢?会不会像蒂姆·波顿的《大鱼》和法国影片《 红气球》里展现的那种神奇的儿童世界呢?

  Z:那两部电影我没有看过。其实我的电影风格并不都是纪实的。我不喜欢一直用同一种风格,《过年回家》和《东 宫西宫》就不是一种风格。这一次我找到了一种新的样式来表达自己。故事写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其实写的还是孤独。幼儿 园是一个建立在奖惩体制下的集体主义小社

  会,可以说是一个寓言性的环境;但是我没有刻意把故事设置在几十年前或者任何一个时代,只是用孩子的影子来折 射社会的状态。

  B:你说过“反对唯美、拒绝煽情”,这次也是如此?

  Z:我大概是说过这样的话。我觉得“唯美”、“煽情”风格的“说话”方式不是我所擅长的,我只有用自己很舒服 的“说话”方式拍电影,才可能成功。

  B:这部电影在2004年时就已经停机了,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和观众见面?通过审批有困难吗?

  Z:主要是因为这次电影拍的素材比较多,后期的剪辑工作时间比较长。大概就是前天,我们刚刚拿到了通过审批的 文书。我希望明年2月、3月间能在全国上映。

  B:你的电影有很多次都选择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这次又选择了圣丹斯,和以往有什么不同感受吗?

  Z《我爱你》和《北京杂种》曾在圣丹斯放映过,但是参赛和放映不同。这次去参赛,我当然希望有好成绩,不过

  这次我们更重视影片在北美市场的发行和票房,奖项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代表一部电影的好与坏。《东宫西宫》和《 过年回家》在北美的艺术院线里放映过,成绩还不错,所以希望这次能有更好的推广形式,就选择了圣丹斯电影节。这是我第 一次亲自去圣丹斯,也想趁机借鉴一下国外独立制片的经验。

  B:这部影片是你所有作品中投资最大的一部,有票房方面的压力吗?

  Z:不管哪方面的压力都没有电影本身对我的压力大,我希望这是一部好的电影,当然也希望能在票房方面取得成功 。

  B:近日,《妈妈》作为广州柏林电影节中国影展的开幕片,你重新看了这部16年前的作品,有什么感受?

  Z:前段时间,威尼斯电影节上,《妈妈》也作为中国影展的开幕片,曾专门对当时的拷贝进行了数码修复,也做了 重新收音的工作。当年拍摄的场景完全变了,有的地方都拆掉了,已经没有了,主角东东的扮演者也已经长大,一切都有了变 化。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北影毕业,拍出

  来的东西都很单纯,纯粹出于对电影的热爱。当时拍摄前只有2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到最后一共也只用了十几万元。

  B:王朔写《看上去很美》的时候说,这是写了太多小说之后的一种沉淀,你是否也有相似的状况,算是“沉沦后的 新生”呢?

  Z:可以这么说。我之前拍过很多东西:MV、故事片、纪录片、

京剧电影、京剧纪录片等等。我对各种东西都很有 兴

  趣,这一系列的东西组成了我对世界的看法。像这样采访、聊天,用语言都无法很准确地去表达我对世界的看法。我 拍电影就是因为觉得只有通过电影,才能表述我最真实的感觉。我希望这部电影对于我、对于这些孩子、对于整个社会都有意 义。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电影叙事风格的产生,是一种新生,我希望它看上去很美。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