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京今年起预警食品安全风险 实行分级分类公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00:02 新京报

  北京市工商局局长表示,“十一五”将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监测、信用三大体系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摘自《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北京今年起预警食品安全风险实行分级分类公示

  2005年10月,在王府井洋华堂超市里,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食品的包装。资料图片韩萌摄

  本报讯 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小餐饮企业规范化程度低,农副产品市场基础设施落后,相关检测标准缺失,是目前北京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北京市工商局局长、市食品安全办主任张志宽日前表示,“十一五”期间将从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着手,构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组织、监测网络和信用三大体系,全面提升首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保障奥运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食品风险度实行分级分类公示

  张志宽介绍,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就要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标准、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披露和信用奖惩等制度,按企业信誉度和食品风险度实行分级分类,并向社会公示。

  “现在市民对各种食品安全信息获知不及时,造成信息不对称”,张志宽说,针对这种情况,从今年开始,这些信息将向社会公开,除每周公布下架食品名单外,食品办将委托市消协每月或每两周负责向市民发布涵盖国内外的相关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包括食品综合抽检情况,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国内外企业召回不合格食品的信息和警示。这些预警将通过媒体和政府网站对外向市民、商场、超市、市场发布,让市民及时掌握,增强食品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也避免个别商家的不自觉行为。

  不合格食品异地联动将进一步延伸

  去年京津冀三地五市曾签署联手防控协议,不合格食品联动下架。

  据透露,今后,这种与外地跨区域的联动机制将进一步延伸,北京与外埠主要食品产区省市、奥运举办城市间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抽检信息联动通报机制,异地检测信息资源应该共享,重大食品违法案件信息相互通报,从而共同对不合格、不安全食品采取控制措施。这样一旦外地发现了不合格食品,北京方面能迅速做出反应。

  另外,不合格食品下架后的处理一直是监控的一个盲区,今后市食品办将对不合格食品制定分类处理措施,人、畜都不能食用的不合格食品将在政府监督下销毁,有的食品经过处理后再利用,将其转化为饲料、肥料,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因食品不安全退出市场的企业,在恢复销售时必须提供不安全食品的处理证明,同时组织专家对申请恢复入市的企业产品进行评估,合格后允许重入市场。

  ■对话

  食品合格率纳入干部考核

  市食品办主任张志宽对话本报记者,今年政府将实时监督企业召回不合格食品

  

苏丹红、奶粉碘超标、“杀人”小果冻、毒大蒜、致癌PVC保鲜膜……过去一年里,老百姓经历了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一项名为《城市居民危机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人最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等多个城市公众电话调查也发现,去年食品安全的热点度达到86%.北京食品如何才能让市民吃得放心?对此,记者采访了市食品办主任张志宽。

  监控食品将扩大到65类3900种

  新京报:去年发生了不少食品安全大事,但合格率还是较2004年提高0.37个百分点,这是什么原因?抽检数据能反映全市总体情况吗?

  张志宽:去年的食品总体合格率为95.27%,其中大米、小麦粉、食用油、猪肉、蔬菜、调味品和水产品重点食品合格率都超过了97%,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结果,主要是各执法部门加大了对食品各项监管力度,采取企业退市、产品退市、区域退市,而对食品的抽检也更趋于科学,从而可以一定程度消除市民对食品安全的疑虑。“十一五”期间,监控的食品将由目前的37类550多种逐步扩大到65类3900种。

  新京报:听说食品抽检合格率已纳入对区县食品安全考核评价中?

  张志宽:是的,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目前已正式列为市、区两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成为区县功能评价考核体系、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评价的惟一标准,比如区县食品安全状况信用指数就包括五部分内容:食品抽检合格率、区县食品安全管理指标、消费者满意度、食物中毒发生率、辖区食品投诉举报情况。

  问题食品不整改仍会采取区域性退出

  新京报:对潮安果脯蜜饯类食品的整体区域清退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今后是否还会采用这种方式?

  张志宽:对潮安果脯蜜饯产品实施区域性退出,是依据多次检测不合格记录,根据市政府117号令做出的举措,督促当地政府和企业加强整改,关闭近百家作坊式凉果生产企业,极大震慑了违法经营者。今后,这种区域退出机制将更加完善,食品办会先把一些集中出现的食品问题、下架食品信息,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随时通报,要求敦促企业整改,如果问题仍没有好转,仍会采取区域性退出措施。

  新京报:今年要全面推行食品召回制度,如何保证企业对问题食品彻底地召回?

  张志宽:企业召回不合格食品将在政府实时监督下进行,将要求企业在媒体上发布召回信息,政府则要跟踪其问题食品召回了多少,如何销毁,对不主动召回的或无能力召回的企业,要实施强制下架、退市。对查出的不合格食品,今后需要加大对其的信用惩戒,通过记入黑名单、媒体曝光、社会披露等形式,让其自动失去市场。

  拟对小餐馆肉蛋进行统一配送

  新京报:中小食品企业仍是不合格食品的主要“出口”,是否有更有效的举措?

  张志宽:对中小市场、小餐馆小食品店,今后还主要依靠执法部门加大对其的监督抽查,将考虑对肉、蛋等重要食品进行集中统一配送,推出一批放心食品示范店,以此来改善食品经营环境。

  新京报: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哪些是薄弱环节?

  张志宽:从去年发生的食物中毒案件看,建筑工地食堂、送餐企业、个别集体单位、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口聚居区仍然是食物中毒的“多发区”。违规、超量使用原材料,食物操作不规范都可能导致中毒,这里面除了要加强执法检查外,还有一个对这类人群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问题。

  新京报:怎样引导、鼓励市民广泛参与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中来?

  张志宽:应该说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市民的参与。为吸引更多市民参与监管,政府出台了《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举报人最高可获1万元奖励。市财政按年度拨专款200万元作为举报奖励基金,累计已对259起案件奖励15万元,市民如发现食品违法行为应及时向12315举报。

  ■政府措施

  餐厨垃圾奥运前实现集中处理

  市人大执法检查组食品安全卫生检查指出的问题,目前已有解决措施

  本报讯 去年5、6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北京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通过暗访、随机抽查形式,检查了北京自产食品农产品生产源头、加工和流通领域,以及建筑工地食堂、餐馆。7月,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听取了执法检查组对此的报告,指出北京食品卫生安全尚存的几大问题。市食品办表示,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拿出了治理问题的新措施,逐步解决。

  问题1:餐厨垃圾曾为人大代表所“诟病”,食品无害化处理设施落后,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措施:今年相关部门将制定餐厨垃圾处理规范,对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再生利用各个环节做出规定,明确餐厨垃圾产出和处置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全面提升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能力,实现餐厨垃圾集中处理。

  在2008年前,北京要建成4家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200吨,基本满足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的需要。

  问题2:农副产品市场设施简陋,功能不全。德胜门内四环综合批发市场10家店铺就有5家无营业执照,无一人出示健康证,卫生环境差。

  措施:1月9日,记者在曾被人大代表批评的四环菜市场看到,市场东门外沿街的两排店面,均在显眼位置挂出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北侧一溜面点摊、熟食摊执照等手续也齐全,蔬菜、水果摊档,摆放整齐,过道地面干净,整体卫生状况看起来较好。

  2005年食品安全大事记

  ●3月

  “苏丹红”风暴席卷京城。亨氏美味源辣椒酱、肯德基先后检出“苏丹红”,市食品办责令全市停售。

  ●4月

  小果冻被曝容易使儿童食用后窒息死亡,北京超市纷纷下架。

  ●5月底-6月

  “雀巢”金牌成长奶粉3+被曝碘超标后,北京市工商局抽检北京市场上158种婴儿奶粉,发现雀巢和红星两种奶粉碘超标,责令召回。

  ●6月14日

  因多次抽检不合格,市工商局下令封杀广东潮安所有果脯蜜饯企业、天津蓟县所有菌类罐头企业,全市超市下架,这一举动在全国引起重大反响。

  ●7月20日

  啤酒市场遭遇“

甲醛门”事件,市食品办、工商局对北京流通领域主要啤酒品牌抽检,结果显示各类啤酒甲醛含量均符合标准。

  ●7月29日

  北京市食品办宣布,四川资阳、内江两市发生“

猪链球菌”疫情,暂停其猪肉产品进京。

  ●10月

  PVC食品保鲜膜被疑致癌,市食品办组织专家综合评估和全面抽检后,宣布全市禁止销售和使用含DEHA或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的PVC食品保鲜膜。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廖爱玲 相丽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