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河南荥阳免收农村中小学在校生学杂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2:14 郑州晚报
河南荥阳免收农村中小学在校生学杂费(图)

豫龙镇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听到免除学杂费、书作费用的消息时兴奋异常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核心提示:2006年新年伊始,河南省荥阳市政府就作出了一项开创河南义务教育先河的大事:从2006年起,市财政单列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全市所有农村初中、小学在校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和书作费。除此之外,市财政还拿出500万元,将国拨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到位,确保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更好运转。消息一出,引发各方关注。荥阳市财政到底有没有能力承担巨额减免的费用,有什么措施来保证这项惠民措施的长期实行,这项措施到底能给当地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切身利益,它会对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改革进程起到什么作用?《郑州晚报
》独家责任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个农户的意外之喜

  1月10日中午,荥阳市高阳镇吴沟村的村民乔灵芝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接在村里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儿子浩峰。一路小跑的浩峰刚到家门口,就告诉乔灵芝一件让她想不到的高兴事儿:“俺老师说从下学期起,俺班的学生上学都不用交书费和学杂费了。”

  面对这个消息,乔灵芝有点摸不着头脑:“原来都是贫困生才不交学费,现在咋突然都不交学费了?”

  虽然半信半疑,但乔灵芝还是很高兴,平日里和知根知底的乡亲唠嗑,谈得最多的就是孩子,而让这个不富裕的小村子的村民上心的事就是孩子们的学费问题了。显然这个消息对所有村民来说都是件大事,并且是大好事。“现在咱家就负担你哥一个人的学费了,他要是也能免学费,过年我就给恁哥俩买新衣服穿,再多买几块肉让你吃个够。”乔灵芝对虽然年龄小但已经很懂事的浩峰说完这句话,就出去找其他乡亲核实这个消息了。

  晚上,乔灵芝的爱人张永恩回家了,他常年在乡里别人厂子里打工。进了家门,仍感兴奋的乔灵芝就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我在厂里都知道了,原来都说到2007年免学杂费,现在全河南省就咱荥阳提前全免了学杂费和书作费,听说这免掉的钱都是由政府拿的,咱荥阳人就是幸运呀。”谈起这个话题张永恩也很兴奋,“就是不知道咱在城里上初中的大儿子学费能不能也真的免掉。”张永恩的语气有很浓重的企盼和渴望。

  对于这个每月只有四五百元收入的家庭来说,两个孩子的学费无疑是最大的开销。张永恩算了笔账,一年的学杂费、书作费,小儿子要240元,大儿子要350元。另外,大儿子一年住校的生活费、住宿费、借读费等加起来近2000元。“我一年挣的钱一多半都给孩子上学用了,家里添置不起其他东西。”张永恩说,“平日里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要是俩孩子都免了书作费、学杂费,我就能存点钱做些其他事了。”

  随后,在豫龙镇一所乡村小学采访时,校长张全红对这项惠民措施赋予了她的另一番理解。“我终于可以解脱了,我们学校的老师也解脱了,我们再也不会为向部分学生家长催要学费为难了。”看来,免交学费的措施不仅给了老百姓实惠,它的潜在影响还有很多……

  一项酝酿已久的惠民措施

  事实上,荥阳市要全部免掉该市农村籍小学和初中学生学杂费、书作费的消息,在1月9日已经由荥阳市副市长刘月楼正式宣布。对于离县城很远、消息相对还闭塞的吴沟村民来说,他们知道的已经有些晚了。

  1月9日,荥阳市政府决定,在国务院和河南省政府提出的在2007年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免的基础上,提前实行并扩大免费范围。从2006年起,市财政单列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全市所有农村初中、小学6.0157万名在校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和书作费,并对城区小学、初中和全市高中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除免学杂费和书作费外,还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除此之外,2006年市财政还拿出500万元,按小学每生每年21元,初中每生每年31元,高中每生每年130元的标准将国拨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到位,确保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更好运转,杜绝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而教育部在不久前才提出,争取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免费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补助。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照此时间表,荥阳先行了一大步。

  荥阳这一项惠民措施,开创了河南省义务教育改革的先河,随后省内各媒体纷纷报道,并给予极高评价,认为这项举措真正显示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关注和爱护,体现了一个服务型政府对老百姓的真诚负责的态度。而在宣布这项措施时,刘月楼也一再强调,这是荥阳市政府的一项酝酿已久的惠民措施。

  1月11日,《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在荥阳市第二中学见到了乔灵芝正读初二的大儿子文博。从他口中得知,虽然在县城上初中,但由于自己是农村户口,从下学期起,他也不再交书费和学杂费了。“我一周回家一次,爸妈还不知道这个事呢。他们要知道了一定高兴,今天早上校长宣布这件事时,我都高兴得想让俺妈马上知道。”

  “我每年的学费都得俺爸出去借,去年都借他同事1000元。每次该交学费时,我都不敢往家里要,知道家里没有钱,爸妈也都很发愁。俺妈不挣钱,俺爸起早贪黑地打工,挣的钱也不多。今年不向他们要学费书费了,我自己都感觉好轻松呀……”农村孩子文博的情绪开始有点激动。显然,荥阳市政府的这项惠民措施不仅惠及了学生家长,也减轻了部分农村学生由于家庭困难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一种财政保障的长效机制

  荥阳市政府一下子拿出2000多万元钱,下决心解决农村孩子的上学难问题,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事,这个动作在河南省各县级市中也确实影响不小。但这笔巨额资金来源于何处,荥阳市政府到底能否保证资金到位,保证这一措施的真正落实?由政府为义务教育埋单,政府财政是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对此疑问,荥阳市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刘月楼坚定地说,荥阳市委、市政府此举绝不是一时冲动的偶然之举,更不是沽名钓誉,而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惠民政策,是一项既定方针。

  她进一步解释说,目前,荥阳市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一个县级市来说,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成为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更加重要的、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重大课题。因此荥阳市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更是高度重视,近年来,对教育事业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体、多渠道筹措为辅助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教育投入主渠道的畅通。并且市政府对教育事业建立了长效机制,确立了3个优先地位,即在制定决策时对教育发展优先考虑,在政府常务会议上对教育问题优先研究,在财政支出上对教育投入优先安排。

  而一份关于荥阳市财政专项资金2000万元的具体安排文件也显示,其中安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两免一补”配套资金220万元;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及书作费共1718.86万元(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682.06万元、书作费1036.8万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贫困学生“两免一补”资金61.14万元。

  而在另一份来自荥阳市财政局的“2005年财政收入完成”文件显示,截至12月31日,荥阳市财政已经完成了5.8亿多元的财政收入。据了解,目前荥阳市财政的专项教育资金已经到位。

  “……市财政已经准备好了配套资金,大家回去后一定要广为宣传,让当地老百姓都知道这件事……”1月11日中午,豫龙镇中心校校长张忠领正在全镇中小学校长会议上传达市政府的这项决定,并向各位开会的校长发放了赶制的农村户籍学生统计表。“之前我们学生下学期的课本已经到位了,本来发放前就要收书费了,但是这个通知下来后,我们马上取消了收书费的决定。现在我也在统计在校农村籍学生的人数,尽快配合市政府这项措施的实施。”荥阳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刘福忠边翻看统计表边说。

  政府有没有能力为义务教育埋单,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其实荥阳的这项举措说明,最关键的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一个观念问题,一个决心的问题。

  推广全民免费义务教育的呼唤

  对于荥阳市的这一做法,郑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向《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表示,荥阳市政府的这项切实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在郑州市乃至河南省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它的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它对河南的义务教育事业改革起到了推进作用。

  而教育专家任晓林认为,荥阳市政府的这个举动对于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加强对贫困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帮助,意义非常大。它是减轻农民负担,扎扎实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突出体现。老百姓就是需要这样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谋利的好政府。

  不过谈起是否能在其他地市推广这种做法时,郑州市教育局的这位负责人说,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杂费、书作费是需要资金的。荥阳市之所以这样做,是与他们的财力相匹敌的。其他城市如果有了这种财力基础,也一定会逐步实现推行这种制度。因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已经发布。其中要求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证范围,分项目、按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分担,大幅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在这种大环境下,这项措施会被推广。

  但是对于这项措施的推广对学校带来的影响,荥阳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刘福忠认为会造成一定的生源流失。因为这项措施公布后,由于农村小学初中全免书费、学杂费了,所以很多在郑州上学的农村孩子一定会有部分的回流。不过,常年处于教学一线的刘福忠认为,作为一所学校,只能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对得起政府,对得起千千万万的农村学生家长。

  “推广免费义务教育有百利而无一害,荥阳市政府已经作出了一项可喜的实践。虽然这会对部分学校的利益造成些微影响,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它不仅能促进公众对社会教育优质资源的公平享有,更能推进中国教育改革的速度。”所以,社会学家周正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把教育部提出的全民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推前。因为“它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市政府的实践,而是中国所有爱民的市政府必须做的”。不过从荥阳这个处于中部地区的县级市来看,它的这项惠民举措对中西部乃至全国的大小城市无疑起到了示范作用。(郑州晚报记者 张志颖 文/图 )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