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会动态:别再让馆藏文物“蒸桑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2:35 北京娱乐信报 | |||
去年管道破裂使民族文化宫损失惨重 今年委员建议制定馆藏文物保护条例 别再让馆藏文物“蒸桑拿” “去年11月15日,因热力管道炸裂,民族文化宫图书馆2万多册藏书遭热水浸泡,民族文化宫博物馆25件文物被直接浸泡,还有2629件?穴套?雪文物直接受到蒸汽的熏蒸。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我们应当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每年都关注文物保护的王灿炽委员今年盯上了北京馆藏文物保护。 昨天,王灿炽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北京有些馆藏文物已经遭到破坏,建议对北京地区的馆藏文物进行一次全面大普查,制定《北京市馆藏文物保护条例》,并已经向大会提交《建议市委、市政府重视北京地区馆藏文物保护工作,增加经费投入,确保馆藏文物安全》提案。 馆藏文物腐蚀严重 王灿炽委员说,首都北京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各级各类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单位均馆藏有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但由于长期重视不够,造成文物保护科技滞后、专业的保护人才缺乏,有的库房狭小,保存环境较差,再加上保护经费不足等原因,已经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实在令人痛心,众所周知,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能对馆藏文物的腐蚀、早逝漠不关心,熟视无睹。” 将馆藏文物摸个底 因此,王灿炽委员建议:先对北京地区的馆藏文物进行一次全面大普查,彻底摸清馆藏文物的数量、种类、级别、价值、保存状况等;改善现有的库房环境,扩建文物库房;成立“北京市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招聘高科技人才,进行科技攻关。并加强培训工作,以满足各文博单位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增加馆藏文物保护经费,尽快抢救严重腐蚀的文物。 制定相关保护条例 王灿炽委员还特别指出,应尽快制定《北京市馆藏文物保护条例》,对馆藏文物保护做详细的规定。另外,针对“民族文化宫文物被热水浸泡事件”,王灿炽委员说,要特别注意加强预防工作,包括防火灾、防水泡、防虫蛀、防地震、防污染、防盗窃等。对已损馆藏文物要尽快组织专家进行抢救。对失职的单位和负责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信报记者赵磊 锵锵一案 对小轿车征收交通污染税 “鉴于北京的特殊地位与国际影响,北京市应大力压缩机动车数量,改善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现状,方法之一就是征收必要的交通污染税。”市政协委员刘鸿飞在今年两会上提出这一建议。 刘鸿飞说,英国科学家历经16年,对50万美国人跟踪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交通污染对市民健康的长期伤害远比人们所担心的要严重得多。汽车正成为最危险的“都市杀手”。科学家警告说:“如果香烟没有把你置于死地的话,交通污染将成为你的杀手。” 刘鸿飞认为,随着北京的现代化公交系统迅速发展,完全能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机动车数量,改善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现状,方法之一就是征收必要的交通污染税。因为每辆车每年造成的交通污染,导致市民因身体健康和环保花去的费用实际上会远高于小汽车本身的价格。 刘鸿飞建议,召集有关医学、发动机、交通、环保等领域的专家调查、研究、评估每类机动车对交通污染所造成的影响,对交通污染税率提出科学的建议,举办听证会,征求车主和广大无车市民的意见,对外地进京机动车辆视其在京逗留时间收缴适当交通污染税,征收的交通污染税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环境保护设施的建立和对本市肺癌患者的医疗补助。 信报记者郭志霞 图说两会 再来一个环保袋
在首钢原址建工业博物馆 “首钢整体搬迁后,这些设备都是我们国家钢铁生产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文物。”昨天,市政协委员刘鸿飞向市政协提案委提交了《首都钢铁公司原址创建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建议》提案,建议在首钢原址上建设中国工业博物馆。 刘鸿飞说,首钢整体搬迁后,最有效地开发利用首钢原厂区土地、厂房、旧高炉等设备,使之发挥更大社会、经济效益,并降低国有资产流失是北京市政府和全体市民必须认真考虑研究的大问题。他建议,目前应先选部分首钢厂址创建中国工业博物馆。 “这样能体现出新、旧中国工业的巨大差异,展示我国老一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展工业的丰功伟绩。”刘鸿飞说。 刘鸿飞认为,具有百年历史的首都钢铁公司拥有大量陈旧设备,如:段琪瑞时期的厂房、德国克虏伯制造的轧钢机,1958年兴建的高炉,以及近年来引进的先进钢铁冶炼、加工设备等。这些文物不应该当成破铜烂铁随意处置,弃之如敝屣,甚至污染环境。“应该像宋版书画,明清瓷器一样享受历史文物的特殊待遇,得到妥善的保管,让其发挥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原地建立博物馆。” 为此,刘鸿飞委员建议,市政府应就《在首钢原址创办中国工业博物馆项目》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和广大市民讨论,充实规划内容与措施。并且要加快步伐,否则首钢原厂址及设备一旦彻底损坏就无法补救。 信报记者赵磊 委员建言 于艳华委员 别给中国别墅起洋名 “什么罗马花园、夏威夷酒店,听着名字就很不舒服,在中国建设的小区、别墅、酒店干吗非要起个外国的地名人名?”昨天,市政协委员于艳华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限制新别墅、小区起外国名,并向大会提交《关于新开发的商贸设施、小区别墅不用外国地名、人名的建议》提案。 “现在起外国名字的小区和别墅不在少数,这些名字有的听起来挺顺,但是缺少民族特色、城市文化和地名文化的丰富底蕴,这也是一种缺憾。” 于艳华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应对起外国名字的新别墅、小区进行限制,严格审批程序。对于重要的建筑设施禁止使用外国名字。信报记者赵磊 刘子华委员 建个网站专盯违规厂商 “建立一个不良记录公示网站,把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不良厂商的查验结果以及厂商的整改措施、改正结果都统一在网站上公布,让百姓一目了然。”政协委员、北京律协理事、北京华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刘子华认为政府管理工作要社会化。 他说,目前各职能部门将每次的检查结果公布在各自的网站上,如质量技术监督局、消费者协会、工商局等等。使得那些不经常登录这些网站或者不了解这些网站的群众难以查阅。 为此,刘子华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建立一个统一的不良记录公示的网站,让上了黑名单的企业或个人的信用,在以后的生产或经济交易中就会受到质疑。 刘子华解释,所谓“不良记录”,是指只要它违反了国家法律、地方法规,受到了行政或司法处罚,就可以被称为不良记录。信报记者郭志霞 相关专题:2006年北京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