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北大毕业生卖糖葫芦专题 > 正文

华商报:北大毕业没就业问题有多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5:16 华商网-华商报

  ■毕诗成

  北大学子武小锋毕业后在家穿糖葫芦一事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强烈。先是大连人事局为其召开“紧急会议”;接着北大医学部老师称北大为有武小锋这样的人感到耻辱;最终,鞍山私企“爱母医疗”老总三顾茅庐,提供了“教授级别”待遇(只有教授级人物才能享受的住房),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1月22日《沈阳今报》)

  从待业穿糖葫芦,到“教授级”新员工,武小锋算是“峰”回路转。只是,在“路转”的过程中,又是“紧急会议”,又是“北大耻辱”,让人看不明白:北大学子毕业没就业在家穿糖葫芦,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剥离“包分配”的“计划”功能后,人事局应该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在多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时候,给武小锋安排几场见面会倒也罢了,是否“紧急”到要专门召开“紧急会议”?一个毕业生就不了业,要开个“紧急会议”,那么到大学生宿舍看看就知道了,人事局的“紧急会议”将不得不年年开,月月开,日日开,甚至时时都要开!如果说北大毕业生不上班“紧急”,那其他高校毕业生就不了业“紧急”不?这样的“紧急会议”是个怎样的工作思路?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即便大连市人事局“特事特办”,当最终武小锋这块大连的“才”流到了鞍山的“田”后,武小锋还是抱怨说:“大连伤了我的心。”

  再说北大。北大精神是什么?除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之外,兼容并包也是北大精神的重要内涵,蔡元培先生就曾提倡将“兼容并包”列入北大校训。那么,在北大教师的眼里,毕业生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帮父母穿糖葫芦真的是无法被兼容的“耻辱”吗?北大教授还在鼓励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市场经济,那为什么就不能“包容”北大学子卖肉、穿糖葫芦?若一定上升到“脸面”的层面,比尔•盖茨从

哈佛大学退了学,岂不是哈佛教育的奇耻大辱?

  当就业机制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转变时,“唯学历”、“唯名牌”论必然破灭,北大必然迟早会出现武小锋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如果一定要说这事有多严重,那就是用人机制“转型”了好些年,一个急需专业的“医学才子”,在就业市场的自由博弈之下,却无法达到“优化配置”,却仍不得不借助媒体营造的“眼球效应”实现其“峰回路转”的就业之路;而管理者仍然在用一套带有退返“计划包办”色彩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才是武小锋“穿糖葫芦事件”暴露出的严重问题。

  相关专题:北大毕业生卖糖葫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