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汇率制度改革应思想积极行动谨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01:19 东方早报

  早报特约评论员 马红漫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日前发布信息称,2006年将积极争取在上海浦东率先设立小额外币兑换机构试点,并以此作为持续推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

  这项改革试点措施,意味着普通居民年内将有望实现零散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自由兑
换,外币之于普通百姓的距离从来没有如此的亲近,是为其一。其二,上海浦东作为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和试验田,又一次走到了市场前沿,也再次缩短了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距离。

  单就小额外币兑换制度建设而言,开放自由兑换并不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制度变革,更像是一个市场机制的自发要求使然。在国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基于大额外币交易市场需求所确定的外汇交易挂牌汇率,与小额居民兑换外币的市场供求本身可能存在差异,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黄牛”价格与市场挂牌价格的差异。而弥补其中差异的方式就是引进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价机制,所以小额外币自由兑换制度的实施,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交易场所,更需要的是交易主体的多元化和开放化。因此“试点”能否成为进一步改革的成功尝试与规模推进的起点,才是关注此次改革制度的关键着眼点。

  早在今年1月初举行的2006年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就已经表示,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时会议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2005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高达8189亿美元。为此,会议共提出了六项举措,其中一条就是“改进小额外币兑换金融服务,扩大市场交易主体”。由此可见,今日之浦东即将试点小额外币兑换制度,实为前述诸项举措之分步落实。

  事实上,只有把视野置于年初的外汇管理工作会议,才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最近一个月来围绕外汇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新闻与事件。

  事件一,胡晓炼局长在会议上表示,2006年“将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继续拓宽外汇储备投资领域”,旋即引发了市场上“中国将大幅抛售美元资产”的猜想。美国官方作出强硬回应,不会因中国持有大量政府债券而受制于人,有能力轻易地找到“下家”。

  事件二,2006年股市开盘的第一天,媒体公布商务部、中国证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受此消息影响,深沪股市连续走出五根大阳线,市场人气大增。但是,对于该项《办法》的具体可行性质疑之声也随即骤起,面对外资进入后是否立刻结汇、持股三年后如何退出等基本问题的付诸阙如,没有配套措施跟进的外汇管理局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透过这两个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国家外汇管理制度的变迁已然成为了关乎“国计”趋势的要害,而浦东试点小额外汇兑换,使得这一制度也贴近了“民生”。而正是出于对“国计”和“民生”的共同考量,就汇率制度改革而言,改革方向的取舍与改革路径的选择就都显得尤为重要了。

  仅就改革方向而言,市场化和多元化已经是一个必然。但即便如此,汇率制度改革的变迁并不能因此而强硬实施,固然,我们直接的短期目标,确实就是为了消化堵塞宏观经济政策推进的8189亿美元的巨额梗阻。但是市场的自发力量是不会放任干预力量的,前述美方对于“减持美元”的强硬态度和外资入市大旗的“举而又落”就是对于市场反抗力量的写照。可见,就整个汇率市场改革而言,对于“大胆假设”的争议已经没有必要,需要斟酌而行的就是如何“小心论证”,也就是如何具备操作性的实施改革。

  假如,浦东开放小额外币兑换试点可以和前述两个事件并列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感到的是欣喜,因为在限制性定语(比如“试点”和“浦东”)的背后,正是推进

汇率改革的勇气与实现汇率改革实效的技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