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涨价只“枪口对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00:29 新京报 | |||||||||
2月6日,中山陵园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该景区近期准备适当调价,改变该景区门票价格处于中国“锅底”的现状。据介绍,此次计划调价应该不会影响到当地市民。(《东方早报》2月7日) 本则新闻的题目赫然是《南京中山陵门票对外地人涨价》。对外地人涨价,言外之意,南京人不受涨价的约束。近年来,如“中山陵是南京人的中山陵”之类的管理逻辑不断
在这种提法的背后同样显现的是“北京是北京人的北京而非外地人的北京”思维逻辑。与此思维同出一辙的还有“重点大学地方化”现象。 据报道,2005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为3400人,其中外地生源占36.9%,而上海本地生源比例达63.1%。同样,浙江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为5500人,本地生源比例达67.5%。 此外,武汉大学的湖北生源超过了50%;南京大学的江苏生源达到40%。其思维本质还是根源于“某地的大学就是某地人的大学”的观念。如此种种,其实都是对外地人的“集体无意识” 歧视,更可怕的是造成了公众对这种歧视的认同。本地人享受特权在某些人看来竟然成了一种心安理得的事情。 中山陵涨价中的枪口对外,向人们展示的是“中山陵是南京人的中山陵”。 笔者以为,社会应警惕把这种风景名胜当作私有财产的趋势,另外还应注意这种行为的结果:对外地人歧视的认同。 □朱四倍(河南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