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袭贫困背后是特权转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15:17 国际在线 | |||||||||
郭加奇 据《中国青年报》2月9日报道,近年来,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相反表现出明显地加重。现在贫困一代的子女,同样没有多少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城市贫困将部分地发生“代际转移”。
城市贫困群体的“代际转移”,是有悖社会公正原则的。一个政府官员或者博士的孩子,一般来说也能成为政府公务人员或者大学生,而工人的孩子大部分后来也成了工人,其实并不是他们的孩子本身有差距,而是因为前者在获取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资源方面,能够为后代提供后者所不具有的优势,前者的后代在机会占有方面以及社会优势占有方面,明显优于后者。这种财富的代际转移,其实是一种十分不公正的特权性的转移。 贫困的代际转移,说明社会缺乏对公正原则的维护。美国学者萨托利在其《民主新论》中认为,每一代人都应具有平等的点起,也就是“为了平等地利用机会,从一开始就应具备平等的物质条件”。我们的社会必须尽力消除这种代际之间的特权性,创造一些有助于代际之间机会平等的社会措施。正如萨托利在其《民主新论》中所说,社会应该“使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以便得到相同的能力而与所有其他人并驾齐驱”。 对此,在这个以城市贫困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数十名经济学家给出了一些良方,如“政府应该对贫困人口给予一定的保障,同时积极鼓励劳动者就业”。笔者以为,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在教育上实现机会平等。政府必须在教育上,更多地向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条件不利的社会群体倾斜。给年轻一代的发展创造平等的条件,让年轻一代能力普遍得到培育,是防止贫困代际转移的第一步。尤其是早期教育,要把较大的资源花费在智力较差而不是较高的人们身上。所以,教育上那种“重点班”“重点学校”等制度,其实是加重了代际之间的特权和不平等。 贫困一代的子女,不应该继续贫困!贫困的“代际转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政府应该关注对此多加关注。政府的制度的建设,尤其是教育制度应当首先符合社会公正平等原则,让同一代的社会成员,尽可能地摆脱前一代人在机会方面所造成的不公正影响,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有一个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