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关系的又一个错误论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13:30 世界新闻报 | |||||||||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嵎生 中国提倡“换位思考”,“和谐世界”,主张互谅互让,合作共赢。但中国绝不是没有原则和不讲正义的国家。现在真正需要“换位思考”新思维的是日本主要领导人,特别是小泉及其一伙。
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外某些日本问题专家学者一再提出,中日关系闹到今天这种局面,要解开“死结”,改善关系,需要有一种“换位思考”的新思维。这种论调表面上通情达理,实则似是而非。他们没有说明如何“换位思考”,也没有点明谁需要“新思维”。实际上其中有的人是在隐晦地批评中国,敦促中国对日本错误的政策行为要“换位思考”,要有“新思维”和“宽容”。 “换位思考”是当代国际关系、特别是双边关系中值得提倡、鼓励和赞扬的一种思维和处事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高尚的准则。它有利于消除误解和隔阂,避免误判和矛盾激化,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合作共赢。但外交上这种“换位思考”的新思维,从来都不是无原则和无条件的,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的,更不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能做到的。 “换位思考”的前提和基础,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世界各民族的平等化,是和平共处和合作共赢的愿望和追求。试问:一个寻求世界霸权或“帝国情结未了”的国家能做到吗?一个民族利己主义或有种族优越感的国家能做到吗?一个一向“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国家能做到吗?历史的实践和现实从来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不会。 “换位思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美德。用中国的俗话来说,基本上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新中国的外交从一开始就继承了这一美德。 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关于“求同存异”等一系列政策主张,在解决同很多邻国边界问题上的“互谅互让”精神,以及中国“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香港回归问题的合理解决,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在处理中日关系方面,中国放弃对日本战争赔偿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也是替日本老百姓着想。即使在靖国神社问题上,中国方面也没有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一直揪住不放”。 对日本民众和一般官员的参拜,中国当初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后来里面安放了甲级战犯牌位,连日本天皇都不以为然而停止了参拜,小泉及其一伙却不断去参拜,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政府才开始说话反对,耐心规劝和探讨解决办法。 但这些人就是不买账。可以说是,给他梯子他不下;你要下梯子,他还把梯子抽掉。不仅如此,小泉及其一伙,现在又开始对中国打“台湾牌”,继去年同美国一起把台湾海峡宣布为两国关心的“共同战略目标”后,最近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又公开美化日本当年对台湾的奴化教育,甚至称台湾是一个“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叫中国怎么同这些人去“换位思考”?难道要中国去赞成日本领导人参拜甲级战犯和美化侵略战争的行为吗?难道要中国容忍日本领导人美化殖民统治和制造“两个中国”的行为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国提倡“换位思考”,倡导建立“和谐世界”,主张互谅互让,合作共赢。但中国绝不是没有原则和不讲正义的国家。现在真正需要“换位思考”新思维的是日本主要领导人,特别是小泉及其一伙(他们什么时候“换位”设身处地为中国人民想过?)。他们目前看似强硬,其实内心虚弱。 他们傍着的那个超级大国并不可靠,国内民情也在发生变化(最新民意调查,小泉内阁支持率比上次下降了14个百分点)。形势的发展将迫使他们或他们的接班人反思。我们不妨冷静观察,拭目以待。 (作者为中国前驻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大使、中国APEC前高官)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