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14万亿为何不敢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5:3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 |||||||||
【背景】截至2005年12月,我国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了历史新高;而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却持续走低。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近20个百分点。(新华网2月8日) 存款如此之多,百姓却为何不敢花钱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居民的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老百姓不敢花
上述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百姓不敢花钱的说法,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就储蓄总量来说,14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确实不少。但是,如果用13亿人口来平均的话,每个人的人均存款却只有区区1万元多一点,三口之家的户均存款也不过3~4万元而已。在水、电、气等与居民生活及消费紧密相关的开支不断增多,在住房、医疗、教育的消费成为人们心腹之忧的情况下,3万的户均存款能派上什么用场呢? 此外,就我国现实的收入分配来看,这种理想化的人均及户均存款数还仅仅是个理论数据。国家发改委的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到合理值的上限,在0.4左右。而且这还是在各种岗位外收入、非正常收入难以准确估计的情况下做出的。如果把后者也算上,则计算出的实际基尼系数肯定要更大一些。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收入最高的1/5人口拥有收入的4.6%%。这样一种收入分配现状,老百姓怎么敢花钱呢?因此,与其说老百姓越来越不敢花钱,倒不如说很多老百姓本来就没有多少钱花更确切。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综合国力也有了空前的提高。我们有实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逐步解决收入分配中业已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如果老百姓手里有了钱,而且也没有多少后顾之忧,那他们一定会满心欢喜地用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来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