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大校园使人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3:48 南方网
 南方社区 雨水

  北京大学朗润园、镜春园和全斋区域规划方案已由国家文物局原则通过,北京市文物局刚刚上报给北京市长王岐山签批。(2006年02月14日新京报)

  日前有报道,北京大学即将进行规模庞大的拆迁,范围涉及朗润园、镜春园、全斋等区域。拆迁后,那里将建起崭新的“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来
不少议论,许多人明确反对北大拆毁“百年老园”。现在,规划方案由国家文物局“原则”通过,已上报待北京市长王岐山签批。什么意思?是不是想告诉“反对派”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听兔子叫,就不搂豆子了?民间倒是有这句俗话。

北京大学拆建这几处建筑,虽说其作为明清园林的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可谓“风韵犹存”,拆建新楼后必将余味尽失。但是只要符合法定程序,这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点工程谁也不能阻止。尽管,北大未名湖燕园是2001年国家公布的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尽管,上述建筑即属于燕园主要组成部分。更不要说其中全斋还是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1920年所建的“德才均备体健全”七斋之一了。

  国家文物局的态度耐人寻味。“原则通过”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重点文物的拆、修,同意就批准,不同意就不要签批。吭吭嗤嗤的弄出个“原则通过”!是故做玄虚给自己留出退路,还是羞答答赠与世人以遐想空间,暂时不得而知。愿意站在“胜利者”一边的心情可见一斑。或许,这就是国家文物局“原则通过”的原则所在。

  难言之隐,一推了之。看来,国家文物局精于为官之道,更甚于尽文物保护法律之责。横眉冷对千夫指,其人可堪大用,还能进步。只是不知梁思成先生若在,会不会忧伤?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修建崭新的“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固然可喜可贺,但若无大师,徒有高楼,只怕也是枉然。学问传播,也在于大学内在精神的延续,更在于大学的人文传承。因住在朗润园而被称为“朗润园四老”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等北大名师;自谓“43年居住背阴房”,晚年逝于朗润园的周一良先生等等大师们,若在九泉之下,闻知后学如此睹物思人、砥砺学业,不惜动辄“辞旧迎新”,还能安息么?

  别了,司徒雷登!

  不过,要说起来,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源于太学。那么,曾任太学“校长”的和坤先生,和那些无所谓身前身后名的大臣们,却也无须乎担心后继乏人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