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情人节何需沾“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16:33 浙江在线

  元宵刚过,又迎来西方2月14日的情人节。若把元宵节视作中国情人节的话,那么今年土洋情人节大战神州就成为现实。不知是出于土情人节战胜洋情人节的需要,还是出于引来泊来品的思绪,近来一些媒体大声疾呼,“要把情人节变成中国狂欢节”。更有时评就冠上《中国情人节就是狂欢节》的标题。时评云:元宵节狂欢利于刺激早已尘封在人们记忆深处。还有时评提出,把元宵节办成中国人狂欢节,像西班牙斗牛节那样,恐怕既保持传统又是推陈出新的一种选择。(见《东方时评》2006年2月12日)可见,在情人节到来之际,“狂音”
声声作响就令人格外关注。

  平心而言,从弘扬中国传统民族节日建言,应该给予鼓励;对各类建言,相关部门也应给予认真考虑。但是,不假思索般要对中国情人节或泊来品情人节引进“狂”味就不见得妥当。

  情人节无需沾“狂”,乃由于情人节的涵义姓“温”。西方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在西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爱情的节日,也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佳时。我国古时候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丽诗句。其中,《牛郎织女相会》、《梁山伯与祝英台》、《柳毅传书》等就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姓“温”,就是温柔、温顺、温和,显示的是现代文明。“温”的对立面是“狂”,即“狂噪”、“狂舞”、“狂叫”等,无疑是人们闻之色变的代名词。不假思索般把“狂”引进情人节,就有南弦北辙之嫌。

  情人节戒“狂”乃因于酷实。而今,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每临情人节,一股“狂涨”之风从天降。众所周知的是,花店玫瑰会因节狂涨。报载,2月12日,一朵由泊金打造的玫瑰在北京国华商场赫然亮相,标价达19999元一朵,令不少顾客都咋舌(见《泉州日报》2006年12月13日);一些花店里的鲜花基本是顾客为情人所预订,上海永嘉花市近日就收到情人节的第一大单:用999朵进口黑玫瑰扎成直径超过1米的大花球,售价3万5000元。四五星级酒店早在半个多月前就介入了情人节商战,促销“特色餐饮+打折客房”。今年更有酒店参照婚礼程序,首次推出了“入住总统套房+豪华轿车接送+豪华游轮宴会”等套装产品,最高价格也达到了18万8888元(见各媒体2006年2月13日);每临“情人节”,一股“狂交”之风就袭来。一些人们打着“情人节”的旗号,干着第三者的勾当,以至情人节变成“擒人节”。报载,长春市三家规模较大的私家侦探社声称,情人节就接手调查逾半涉及婚姻问题,委托人年龄以35岁至50岁为主,家庭收入较高。有感于此,一些人们把情人节列为“提心吊胆节”。在这一天,总是睁大眼睛盯住自己爱人的走向,生怕惹事生非破坏家庭和睦。据当地一个妇女维权中心透露,从1995年至2005年,婚外情导致的离婚率增加近35倍,现在离婚原因85%—90%是婚外情造成(见《华西都市报》2006年2月12日);在情人节,还见到狂饮、狂舞、狂赌之类的“狂噪”横刮。因为是狂饮,往往饮得酊酩大醉,有伤身体;因为是狂舞,又往往令“上班一族”疲惫不堪;因为是狂赌,更会引发社会事故事件,造成社会不稳定。可见,“狂”字背后是缺乏理智的开始,也是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即将出现。对“狂”引发的灾难,人们已记忆犹新。对“狂噪”,人们不能一概“拿来”,而应保持一定的警惕。

  情人节无需沾“狂”,是建设精神文明

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需要的是秩序与理智,离开了秩序,情人节就会演变成“狂人节”;离开了文明,情人节也会变成“情人劫”。因此,情人节无需沾“狂”乃理性体现,也是万众所盼。


作者: 亦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