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学术演讲不要信口开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15:01 南方新闻网

  □王学泰

  近几年,电视对于社会教育日益重视,学术演讲也多了起来。这是业已退休、比较有空闲和仍对知识仍有点热情人们的福音。

  我最先注意的是凤凰台的“世纪大讲堂”,后来又看到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
”和经济频道的“经济大讲堂”。北京台也有类似栏目,称为“名师讲坛”,但看得不多。我看得比较多的是“世纪大讲堂”和“百家讲坛”。看多了也慢慢体会出一些门道,感到两者虽然都是以授课方式、请人作学术演讲,但它们的着眼点还是有些不同的。前者关注演讲专题的新闻性;后者则注重趣味性。“世纪大讲堂”涉猎面广,举凡文史哲经乃至公共领域许多问题只要是当时热点都有可能请人来讲;“百家讲坛”则主要侧重在在文史方面,而且往往配合一些热播的古装电视剧演播。我对文史较有兴趣,“百家讲坛”又是天天中午皆有,几乎每天以此下饭,每有所得,不免多吃些饭;如果所听的演讲中碰上一些“硬伤”,那就像吃饭遇到沙子一样,也是不吐不快。

  前些天看“

百家讲坛”正在播“正说清朝二十四臣”,“硬伤”累累,“正说”近似于“戏说”了,很不舒服。近十年来,冒名历史,其实是“戏说”或“胡说”的文学作品太多了,前两年学界还有些人傻乎乎地“纠谬”,一是纠不胜纠,二是社会对此漠然,慢慢地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我想文学作品可以虚构(这也是那些“戏说”“胡说”的遁词),学术演讲,又是面对全国,大约不能信口开河,任意虚构吧。因此,我也冒一次傻气,就“百家讲坛”学术演讲中的一些“硬伤”谈谈自己的看法以纠正于读者和演讲者。

  下面所举的例子是听时印象,并未形诸纸笔(因为听时没有想写此文);后来写此文时想查一下央视网络,以文字为依据,可是网上没有演讲全文,只有简单的摘要(这一点不如“凤凰网”,“凤凰”是登录全文的,而且保留时间很久),所以,这里只能凭记忆了。

  所谓“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是从清朝历史中挑出二十四个臣子,一个个介绍评论。现在只讲了和王申、刘统勋、刘墉等人,可知这个题目为了适应现在热播的电视剧而设置的。演讲者在讲授中心人物生平时,如不离开《清史稿》本传,大体还可以,只要一发挥,就容易信口开河,出现“硬伤”。下面举些例子以说明。

  如讲和王申与什么人交朋友时说,和的朋友有商人,商人虽然有钱,但没有权,古代歧视商人,自己有车子也不能坐,商人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自然就不能做官。这段分析的意思是,和王申交商人的朋友是权钱交换。古代有的时期是歧视商人(但各朝对于行商、坐贾分别对待,有不同的态度),但清代没有商人不许坐车的歧视;更没有不许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在徽州所属六县中,明代中进士者有392名,清代有226名(见张海鹏等人《徽商研究》)。不仅参加科举,清代商人捐官的还很多。

  又如,讲刘统勋官位之高,当过工部、刑部、吏部等部的尚书,而且后成为“尚书房总师傅”,便发挥说这“总师傅”是管着六部的尚书的。“尚书房”又称上书房,是皇子读书的地方,师傅很多,这个“总师傅”,综领督学,是各个师傅的“头”。六部尚书在唐代有尚书令(太宗后改为“左右仆射”)总管六部,宋代六部对宰相负责,明清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没有“头”。当讲到“南书房”时,把它也视为一个设有专官的机构,进了南书房仿佛就是官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它只是皇帝读书和与官僚中的文人雅士谈论风雅之地,本身不设专官。谁能在南书房“行走”,主要看皇帝的意愿,不论官位高低。查慎行以举人供奉南书房,方苞刚从狱中释放,以布衣供奉南书房。

  在解释“行走”时更是有些望文生义,想当然。说这是可以“二十四小时可以自由出入”。清代之“行走”是指凡以原官在不设专官的机构供职、入直或当差,称某处“行走”,如“军机处行走”(军机处指导光绪间才成为设专官的机构,此前都是以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等身份供职)。在比较刘墉和王申官位高低。刘为左都御史,和为军机大臣,说“左右都御史都要在军机处外站岗”。这大约是误读了“军机处有科道稽查”的记载,其实这是嘉庆间的事,此时和王申已经倒台。另外,朝中也没有“右都御史”,它这是总督、巡抚的加官。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堂官,是从一品的大员,他不可能亲自“站岗”。

  有时演讲者的失误出在没有看史料情况下就敢下断语上。如在讲到刘墉进士考试为什么没能中状元时解释说,其父刘统勋是首位汉人军机大臣,怕别人嫉妒。这段话有许多问题,其一《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写明刘统勋是乾隆十七年十一月以刑部尚书在军机处行走;刘墉乾隆十六年就中了进士。其二,雍正八年因为对西北用兵而设军机处,为军机处制定规章就是汉人大学士张廷玉。其后汉大臣而入军机者还有蒋廷锡、汪由敦、高斌、蒋溥、刘纶(乾隆元年“博学宏词”科的状元)等,这些人都在刘统勋之前,怎么能说刘是第一个汉军机呢?这些翻翻《清史稿》就可以查到,演讲者这种疏漏是不应该的。其三,殿试规则很多,除了皇帝外,哪一位大臣也独自决定不了殿试的名次。

  这些似乎都是细枝末节,无关宏旨,但太多了也影响演讲的质量。这里不嫌繁琐,罗里罗嗦举了出来,不是说自己有多高明,其实举出这些不须什么珍本秘籍,翻翻《清史稿》之类就可以查到的。这只是举手之劳的事。中央台的讲座是面对全国的,说不定有千百万人在看在听,因此无论写讲稿和审定讲稿都要细致一些,拿不准的要查书;演讲中,不要因为讲得兴起,就信口开河,学问是件严肃的事。希望我们共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