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瞭望:十五时期政府视角中的难点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11:06 新华网

  政府视角中的难点脉络

  从2001年到2005年,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或一个时期工作(2001年《报告》回顾的是“九五”时期,2003年《报告》回顾的是上一届政府的五年)时,都会指出当时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通过对近几年《报告》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共十

  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在“十五”时期政府视角中的难点变迁。

  “十五”开局的难点

  2001年《报告》通过对“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指出了9大问题,可视为“十五”开局的难点。

  这九大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因素仍很突出;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加大,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拉大;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相当混乱,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现象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还比较严重;一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

  大都是“老大难”

  由于不少问题和困难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或是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因此很多难点一再地以类似的文字表述在历年的《报告》中。

  比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地区经济不平衡,在从2001年《报告》到2005年《报告》和《说明》中都被强调。三农问题、就业压力和收入差距几乎逐年提及。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一直令中央警惕。社会治安状况同样是历年的忧患。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现象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在一些部门和一些人员身上也长期存在。“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从2001年到2003年《报告》都有明确指出,2004年《报告》更是用“接连出现”表述,“教训极为深刻”,之后的《报告》虽没有类似文字,但这两年爆发的安全事故同样难以令人安心。

  新难题或新认识

  有一些问题属于发展中的新问题,如2004年《报告》中指出:“在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一些新的矛盾,特别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能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于是,这一年的宏观调控加强了。

  还有一些问题,在这几年《报告》中首次表述时,它的存在早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只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央对之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或时隔几年再度提及。如2002年《报告》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2003年《报告》中的“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还相当繁重”,2004年《报告》中的群众“上学难、看病难”(2005年《说明》中概括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再次明显地体现出政府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思路),2005年《说明》中的“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等。

  另有一些问题,在难点序列中的位置明显上升,最突出的就是三农问题。相对于2001年《报告》对“九五”时期三农问题的认识,从2002年到2005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农业基础薄弱始终高居“难题榜”的榜首或“榜眼”。2004年《报告》中更有一再强调三农问题或困难:“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重”以及“粮食减产较多,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现象比较突出”。

  破解有成效仍须努力

  由于“十五”期间政府和人民对重大问题和困难的清醒认识和积极应对,有些难点在《报告》中消失了或困难程度下降了,如2001年《报告》称“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相当混乱”,2002年《报告》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比较普遍”,这种现象和措辞在后来的《报告》不多见了。

  此外,有些难点仅通过《报告》中文字表述尚不能完全看出近年来的进步。如对三农问题,尽管通过一系列三农政策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这一问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报告》对此的强调并无半点放松,说明中央把对这一问题的关切始终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正如2005年《报告》中说,“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尚未根本解决。”推之到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这都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看法。2005年《说明》中亦表明了中央的态度:“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做好克服各种困难和应对风险的充分准备。”□(汤耀国)

  资料:

  百姓的“十五”实惠

  ○全面减免农业税,农民告别“皇粮国税”。同时,全国有十多个省市先后出台了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各地进一步清理取消对进城就业农民的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税务总局预测,2005年全国农民将减负220亿元。来自中央财政的上千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转移到了农民身上。城乡平等就业政策在逐步落实。

  ○调整所有制结构,创业环境更加宽松。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凡法律法规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均可进入,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百姓创业将更加宽松。

  ○困难群体从社保改革中得到越来越多关爱。全国已有17个省份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已由2004年底的8个增加到12个。

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将2005年188.4亿元专项补助资金下拨到各省,比上年增加了26亿元,使低保标准继续提高。

  ○百姓成为金融改革的受益者。越来越多的快捷的银行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诸如领薪、缴费、炒股、炒汇等类的个人业务遍布各家银行网点;一系列新型

理财产品的推出和理财方式的日益现代化,使百性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
汇率
改革的推进,使人们的出行、购汇等变得更加便捷。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