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北京“无根儿童”安全状况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4:54 《法律与生活》杂志

  主笔/本刊记者 赵晓秋

  采写/本刊记者 赵晓秋 实习记者/唐珏 朱月

  编者按:新年将至,春运返乡的人流一浪高过一浪,但京城里依然留守着许许多多来自异乡的打工族。他们往往拖家 带口来北京务工。一家几口蜗居在租来的简陋民房里。打工
赚钱的忙碌使他们疏于对子女的照料。他们的子女成为一群生活在 繁华京城中的特殊儿童,没有北京户口,居无定所,跟随来京打工的父母过着漂泊的生活,就像无根的浮萍,被称为“城市中 的无根儿童”。

  “香蕉王”刘大哥的故事

  位于北京市学院路金五星批发市场附近的是一个被当地人叫为“中国村”的外来工聚居区。狭长、杂乱的街道两旁全 是低矮甚至丑陋的平房。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妇女说这儿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他们大都在附近金五星水果批发市场 和商贸城做小买卖。

  见到刘大哥时,他正在家忙着往一辆小三轮上搬成箱的香蕉。

  刘大哥一家四口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小伦上五年级,小儿子小靖刚两岁。刘大哥夫妻俩在金五星水果批发市场工 作。他们家只有一间小小的屋子,里面堆满了“香蕉王”的纸箱子,与其说是卧室,还不如说是仓库。对此,刘大哥笑着说: “条件就是这么差。”他指了指堆了一人多高的香蕉箱上搭着的一排木板,“这就是我们家的床。”站在他一旁的大儿子说: “我们家的床可大了,能睡五六个人呢!”

  刘大哥夫妻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床,装好香蕉运到市场批发。大儿子平时上学不用人管,小儿子有时就托付给邻居 们帮忙照看一下,自己不忙就带孩子到市场上,实在没人看管就把孩子锁在家里。“唉,实在是没办法,每次要锁孩子,他都 又哭又闹,我们作家长的也不忍心。但确实没时间也没有精力照顾小的。我们这儿外来人员成分复杂,治安也不好,怕他自己 跑出去玩发生危险,只能把他锁在家里了。”

  但刘大哥也无奈地承认,“即使在家,危险也不可避免”。2005年5月份,小儿子从一人多高的床上摔下来,幸 亏掉在床下摆放的香蕉箱子上,否则真不敢想象后果会是什么。“回家以后孩子他妈看到被砸烂的香蕉,抱着受惊吓的小儿子 ,大哭了一场。打那之后,我们再也不敢将孩子一人单独放在家里了。现在大的放假了,可以帮着看小的了。”

  马路边的妞妞和上学的小琴

  “爸爸又要去干什么呢?妈妈什么时候上货回来呢?”妞妞纯真的脸上总是挂着稚嫩的笑容,偶尔聪慧的眼神里也会 闪烁几许疑惑。

  妞妞和小琴是“香蕉王”的邻居。妞妞总喜欢捧着她的小碗在马路上吃饭,虽然路上车辆不多,但也会尘土飞扬。

  妞妞有个8岁的哥哥,刚从河南老家过来。由于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无力继续照看她哥哥,父母就把哥哥 接到了北京。

  哥哥刚到北京,还有点不适应,经常一个人窝在巴掌大的小床上摆弄着破旧的小纸牌。不喜欢说话,也很少与人交流 。

  妞妞的爸妈开了一家规模很小的商店,一般只有附近的打工者才经常光顾。由于生活所迫,妞妞爸爸有时会出去开车 招揽一些别的生意。妞妞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要是赶上妞妞妈妈也去上货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就会变得无依无靠。

  妞妞喜欢在街上玩,瞪着好奇的眼睛关注身边发生的一切。而哥哥则更喜欢自己呆在家里。两个孩子的安全问题是父 母最头痛的事情。

  小琴,今年13岁,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在希望小学六年级上学。五年前随父母从安徽老家来北京,她还有个1岁 多的弟弟。父母也做水果批发、零售的小生意。

  因为爸妈打工很忙,又没人看弟弟,小琴的父母总抱着小儿子出去工作,弟弟长得胖嘟嘟的,很讨人喜爱,许多人都 喜欢逗他玩儿,可爱的小弟弟招揽了不少顾客。

  小琴家的墙上缠着密密麻麻的已经老化的电线,对此,小琴说,前几天有警察来她家检查,让她爸爸尽快换新电线。 “我爸说等他忙完年前的活就换。我爸总告诫我千万不要碰电线、插头,尤其是手湿的时候。”

  小琴在离家步行30多分钟的地方上学,途中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路上除了来往的车辆,还有“趴活”的摩托车和黑 车。

  “过马路时车很多,我们一直在路边等上半天,等到没有车的时候再过去。我班同学小格上三年级的弟弟放学回家后 一人在路边玩,被摩托车撞倒,伤得挺重。前一阵,我家附近有一家南方人,由于不太懂生煤炉,结果全家都被烧死了。”

  小琴在学校经常听安全广播,还要上安全教育课。课堂上学到了很多安全知识。“有些连我爸妈都不懂,我回家还得 教他们呢。”

  老蒋和外甥唐涛

  昌平是北京市北部的一个郊区,这里居住着很多来京务工人员以及他们的孩子们。在这样数九严寒的季节里,这些孩 子们大都穿得单薄,小脸也冻得通红,衣服也显得很邋遢。

  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顾他们的孩子,就让孩子跟在自己身边做生意。在昌平二毛的一个不大的菜市场里,几个不过 两三岁的孩子坐在用来保存蔬菜的纸箱或破旧的被褥上玩耍。而大人都在忙着称重、收钱、找钱。

  记者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认识老蒋的,当时他正扛着一个装豆角的大麻袋往家走,后面跟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那孩子 没走稳摔了一跤,然而走在前面的蒋先生并不知道依然匆匆前行。

  直到记者说:“小孩摔倒了!”他才停下来等小孩爬起来跟上他。“这是我的外甥,孩子太小,没人看着,就跟着我 们卖菜。”老蒋说,因为附近的幼儿园接收外地孩子的入托所办理的手续非常复杂,另外还要交赞助费。

  老蒋,2002年来京,四川人。“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儿子在路上遇到车祸。”老蒋的儿子今年14岁,儿子来的 时候附近的小学已经不招外地孩子了,所以儿子在距他家将近2个多小时路程的娄子庄上六年级。

  “我听儿子说有好几次他在上学的路上都看到车祸。有一次两辆车相撞,车里的人当场就死了。真让我揪心,可是没 有办法啊。这边离家近的学校又不招收外地的孩子。只能嘱咐他路上小心。”

  老蒋一天到晚很忙的,早上三四点就得去上菜了,顾不上管孩子,就给他们一两块钱路上买点吃的。

  唐涛是老蒋的外甥,7岁时随父母来京,现年11岁,就读于二毛小学五年级。“北京比我老家好,我爸爸妈妈来北 京时,把我留在老家和奶奶过,我那时很寂寞,我愿意和他们来北京。”

  放寒假了,唐涛不知道去哪里玩,就在家里看电视,有时和表哥去公园玩,因为“那里能滑冰”。

  “他们(父母)不回来,我自己会做饭。”唐涛的家里也没有所谓的厨房、客厅和卧室,因为用来做饭的煤气炉对面 就是一张钢丝床,被褥脏乱的堆在床上。唐涛告诉记者,他和他妈妈就睡这张床。

  近些年来,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纷纷浮出水面,如打工者子女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所有未 成年人都是需要特别加以监护的,这是因为儿童本身缺乏成熟思考能力及行动能力,导致他们不能有效规避危险以及在危险到 来时难以自救。

  打工者子女之所以频频受到意外伤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整日为生存奔波无暇照料他们,使得这些儿童缺乏有效 的监管。这当然与外来工自身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有关。另外由于经济原因,大部分外来工都住在城市边缘地带,而这正 是城市社会治安的薄弱环节。上述两个薄弱结合起来就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状况。

  打外来务工人员,政府和市民要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设立文化、卫生、技能、安全、法律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 质和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使其加强对其子女的监管,动员社会和社区力量,建立外来工子女托幼机构 。作为外来工,要加强对其子女的交通安全教育,毕竟,家长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上负有首要的责任。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2月下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