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代表委员:教育乱收费基层政府难辞其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05:5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教育,这个备受百姓关心的问题,又成为今年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多位代表委员就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发表见解。记者将百姓和代表委员的质疑进行了汇总,择要转给教育部,教育部随即作出了回应。

  教育乱收费何时才能绝

  百姓:教育乱收费让人感到无奈

  教育部:教育乱收费蔓延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

  网友:目前学校乱收费确实是广大群众面对的一个无奈的问题,部分学校利用家长想让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心理,利用本来属于公众的教育资源,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全国

人大代表洪可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曝光了8所乱收费学校,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实,财政、
审计
、税务部门乃至教育部门无不在关注着教育乱收费问题,但不管是日常监管还是事后监管,都显得苍白无力,而且经常让人觉得“雷声大,雨点小”。

  教育部:对学校乱收费,教育部态度始终是旗帜鲜明的,就是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2003年以来,全国各地共派出5.6万个检查组,检查了各级各类学校87.6万多所,清退违规乱收费金额13.2亿多元,查处乱收费案件1.9万件,794名校长被撤职或免职。目前,教育乱收费蔓延的势头正在得到有效遏制,学校收费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群众对教育行风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教育乱收费有五大原因

  代表委员:学校乱收费是因为有的地方政府作后台

  教育部:乱收费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教育投入不足

  网友:是学校在乱收费,还是地方政府在乱收费?是否存在地方政府默许、纵容、支持甚至逼迫学校乱收费?从8所学校乱收费被曝光之后各方的反应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整改将会触及地方政府部门,这是不是“丢卒保车”的做法?

  洪可柱:其实学校乱收费大都与地方政府有关,因为学校与地方政府在某种意义上处于同一利益链上,这也使得他们有了乱收费的底气。

  教育部: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而且是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现阶段教育投入远远赶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这种情况又将长期存在。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二是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领导,法律、政策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有令不止。三是对乱收费的查处力度不够,使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行为屡禁不止。四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大,致使一些地方和学校借机高收费、乱收费。五是一些基层政府有关部门或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或挤占、平调、截留、挪用学校的收费收入。

  教育成本账谁能算清楚

  代表委员:教育成本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教育部:教育收费标准必须公开

  网友:教育收费到底有没有统一标准?有没有具体的成本计算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黄景钧:教育收费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标准,对教育成本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教育部:学校的收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的实际负责制定,因此,各省份之间,同一省份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之间,学校收费标准不完全相同。

  按照国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各级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向社会公示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政策与规定以及调整情况。目前,全国90%中小学、95%的高等学校都实行了教育收费公示和校务公开制度。但实践中,一些地方和学校也确实存在教育收费公示内容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据新华社

  声音

  A

  择校费归国有用于教育扶贫

  “我建议将‘择校费’收归国有,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教育扶贫。”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任玉岭委员提出这样的设想。

  任玉岭委员说,虽然2005年教育部多次表示要取消“择校费”,但现在来看这个问题却更加严重,原因是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利益均沾”“有福同享”,如很多“择校费”地方教育局是要提成的,有的提成比例高达15%至20%。

  任玉岭说,按照国际通行的财政中性原则,应使全国教育受益相等,不应受个人、家庭、地区财富差异的制约。因此,国家财政应把各地强势学校收缴的,长期用于本学校教师加工资、发奖金和国内外旅游的“择校费”划归国家所有,用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扶贫。据新华社

  声音

  B

  舍不得投入拿啥培养人才

  ———政协委员建言加大教育投入

  “这么重视教育,为什么比例还逐年下降?我想问一下,教育到底该投多少钱?”5日下午,科协组小组讨论会上,殷鸿福委员率直的开场白,一下子就吸引了众多委员的目光。

  “我收集了资料,大致计算了一下。”中国地质(武汉)大学原校长殷鸿福委员不紧不慢地给大家算了一笔账,“2005年,全国教育支出3951.59亿元,全国科技支出991.56亿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全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是2.16%,而科技支出只占0.5%。”

  “这两个数字都太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殷鸿福委员接着说,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达到4%。但这些年,这一比例从来没有达到过,2002年最高也只达到3.41%。

  “我们的教育投入水平太低了。”殷鸿福委员说,“教育投入事关人才问题,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不舍得投入,怎么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据新华社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