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钧:用人文化成的思想解决两岸歧见与纷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09:47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电题:两会访谈:“用人文化成的思想解决两岸的歧见与纷争”——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 中新社记者邢利宇 “《易经》上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认为
已经为海峡两岸易学研究交流作了十多年努力的刘大钧介绍,加强两岸易学交流这一想法最初产生在一九九一年。那一年,刘大钧主办的《周易研究》发行量突破三万份,从发行量上来说,当时被称为“中国学术刊物之王”。在台湾,有五、六百家订户,影响颇大。 “两岸同源、同族、同文字、同语言,文化学术交流非常便利,周易作为两岸共同的传统文化受到大家重视,我也应该为海峡两岸的交流做些事。”刘大钧这样想,并在一九九三年在自己任职的山东大学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台湾大学哲学系、台湾中华易经学会等机构的六七十位台湾易学专家到会。 此次会议上,台湾专家提议,这样的研讨会应该继续开下去,而且应该两岸轮流举办。于是,一九九五年,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在台湾举行了第二届;一九九七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亦由刘大钧任主任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主办,会议由刘大钧教授主持。 一九九九年在台湾召开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上,刘大钧提议,应该让年轻一代也参与到两岸的周易学术交流中来。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两岸专家的支持。二OOO年,“首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台湾召开,二十多位年轻的台湾易学博士参加会议,两岸学者共同为年轻学者论文进行讲评,给年轻学者很好的学习机会。 随后,二OO一年、二OO二年、二OO三年、二OO五年相关的交流研讨会相继举办,参与其中的两岸易学专家越来越多。 “《易学》研究分四大块:象、数、理、占,台湾的易学研究偏重这传统四块,大陆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研究‘理’学,即《易学》的哲学道理为主。所以两岸的易学交流能互相补充,非常好。”刘大钧说,希望这持续了十多年的交流不仅要持续下去,还要更加热络。(完)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