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代表委员痛斥“工程提拔” 呼吁治理机构膨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22:34 新华网

  == 关注行政成本 ==

  提起降低行政成本这个话题,一些代表委员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机关事业单位编制问题。由于财政、干部管理等制度方面不完善,一些地方吃“空饷”现象较为普遍,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且引发分配不公,滋生腐败。

  2006年中编办将采取四项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督察力度。这四项措施为:一是在乡镇全面推行“编制实名制”,做到定编到人。二是建立和完善公示制度,将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纳入乡镇政务公开内容,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用好“12310”举报电话,及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专项查办。四是协调地方组织部门将确保“5年内只减不增”目标纳入县乡党政领导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

  目前我国共有1.2亿人口生活困难。而1978年至2003年25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

  “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增长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经达到世界少有的地步。”任玉岭委员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还在上升。将2003年行政管理费用同2000年相比,三年内增长192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

  任玉岭委员特别指出:“很多行政单位,自己建了豪华办公楼、豪华会议室往往闲置不用,却要跑到郊外的培训中心、招待所、温泉城,以每人每天数百元上千元的消费去开会。这不仅存在极大的浪费,而且有腐败的黑洞。”

  代表委员支招 洪可柱代表表示:控制行政成本,建立廉价政府,是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改革我国行政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并突出解决当前行政效率偏低、成本过高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各级财政负担,将更多的财力用于增加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 任玉岭委员建议:要认真调整现有的财政配置结构,改变“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积习,减少行政管理经费在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同时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禁止党政机关设立“小金库”、公款旅游、公款读书、私客公待等。对办公楼建设用地,装修标准及使用面积有所规定,禁止在办公室设卧室,装桑拿等。同时要管好接待费用,防止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扭转“上边超标下面补、客家不报东家报”的混乱局面。 王雅安代表建议:要加快公车使用改革进程,要严格专车配备规定,减少车辆配置数量,并要通过制度建设,减少和杜绝公车私用现象,降低行政成本。 岳清友代表认为: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公共管理改革的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全球政府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作为科学、简单、实用的管理手段,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素质、优化行政管理结构,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审计署去年审计的38个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中,违规问题金额达90.6亿元,其中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实问题,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资金10.7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42亿元。

  各地好做法 在全国两会前举行的湖南省人大会议上,125个省直部门的预算草案首次全部提交人大代表审议,科目由过去的“类”细化到“目”和“项”。 再此前的长沙市人大会议也第一次审议了部门年度财政预算支出草案,包括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20个市直单位。 湖南省衡阳县政府去年编制了详细的财政预算报告,不但交给人大代表讨论,还向社会张榜公布。

  “票子白花了,工程白搭了”“干部扛锦旗,群众饿肚皮”……基层老百姓用这样的顺口溜,表达了对形形色色“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不满。对此,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少数地方搞建设一味地贪大求洋,极大地浪费了资金和资源,必须加以遏制。

  代表委员支招 郭松海委员建议: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对干部的考核,建立和完善科学考察、评价、提拔干部的体系。要提高绩效考核工作准确度,做到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相结合。要把那些默默耕耘,踏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的领导干部的“隐性政绩”考核出来,这样才能对领导干部的绩效作出实事求是、愉如其分的评价。 刘满仓代表说:遏制“政绩工程”,不仅避免铺张浪费和滥用职权,而且可以切实减轻人民负担,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的思想。同时,应构筑法纪制约机制,要实施"责任行政",对那些热衷于"政绩工程"、不干或少干实事,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实绩实效的官员,应追究其责任直至罢官免职,严重渎职或造成严重浪费的要绳之以法。 邓永俭代表认为:一些地方名目繁多的“政绩工程”,造成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巨大耗费,损害了党和政府的信誉。郭松海委员认为,这些“工程”助长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损害的是群众利益,伤害的是老百姓对政府的感情,却为个别官员增添了政治资本,它还会产生腐败,让人们深恶痛绝。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