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发展新任务篇: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5:25 新华网

  本刊记者 王丁 邓亚平 潘海平 谭飞 吕雪莉 刘雅鸣

  新的起点,新的机遇。“十一五”时期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央确立的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将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来抓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社会正在形成同心协力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氛围。

  全国现有66万个行政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部地区差别很大,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认为,农业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考“三农”问题,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发展方略上,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发展方针上,实施“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发展政策上,对农民实行普惠政策,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杜青林强调说,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农民利益。

  杜青林指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来开展。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农业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抓好战略性大事入手,强化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认为,我们必须探索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一要坚持村镇规划先行。近年来,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民收入增加,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盖房的又一次热潮。但是村镇建设无序,建房杂乱散、住房反复拆建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不利于农村的长期发展。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搞好村镇建设改造规划,在具体实施时要依据当地农民的意愿,加强政策引导,量力而行、逐步推进,不能一哄而上。二要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和农民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孟建柱说,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又是受益主体,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光靠农民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扩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一方面要增加投入总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发挥整体效益。同时要改进农村建设的投资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实物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三要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孟建柱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的全部工作,必须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不急于求成、不强迫命令、不负债建设、不搞形式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必须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切实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目标和检验的标准,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树。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书记曹伯纯就此分析指出,从广西实际看,当前新农村建设首先要从基础抓起,包括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基础产业发展,培育特色经济,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抓农民基本素质的提高,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了、特色产业发展了、农民素质提高了,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在具体工作上,要突出抓好“三化五建六新”。所谓“三化”,就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大力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壮大县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所谓“五建”,就是抓好路水电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学校、幼儿园和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广播电视电讯设施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设施建设,抓好村屯卫生站(所)等卫生设施建设,抓好房屋和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建设。所谓“六新”,就是培育新经济、新生活、新风尚、新村貌、新机制和新农民。

  加快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近年来城镇化加快发展,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加快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强调,城镇化是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调整变化的过程,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同步富裕的过程。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城市建设、轻农村发展的做法。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的实际出发,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小城镇发展的研究,有重点地发展一批具有特色、有助于农村人口转移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小城镇。

  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城市繁荣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全国重点城镇的建设,要立足于壮大经济基础和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对非农产业与人口的吸纳能力和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

  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创造了辉煌“十五”的广西,迈入了经济发展由艰难爬坡阶段向经济起飞的重要转变时期,为“十一五”期间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十一五”乃至今后长时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曹伯纯认为,必须从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自觉遵循科学发展观所贯穿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调整发展战略,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后劲,不断开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新境界,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解决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经济不平衡,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必然选择。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认为,“十一五”期间,应从三个方面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在发展模式上,由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用科技和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源消耗,建立环境代价最小、最珍爱环境的社会体系,实现由环境污染激化社会矛盾向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的转变。二是在空间布局上,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相统一,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三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坚决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这三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实现了发展模式的转变,区域环境就能承载更大的经济规模,环境保护的压力也相应减轻;实现了区域布局上的调整,能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变,提高国家环境安全的保障程度;加强了环境保护,也能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区域结构的优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的一项共同任务,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环保工作,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积极促进发展模式转变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周生贤对环境保护的新任务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解读:

  首先,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以人为本在环保领域的集中体现;其次,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将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今后5年~15年,污染压力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始终是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领域。将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是因为喝上干净的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权益;而且相对其他污染因素,水污染问题又最为突出、最为紧迫。

  周生贤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环保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积极的环境目标可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但脱离实际的环境目标就是“空中楼阁”,结果会让人民群众丧失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信心,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确定环境保护的目标,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各个方面的因素,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社会需求与经济承受能力相一致,坚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与改善环境质量的长期性相统一。

  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这是一个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水平相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目标,也是一个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因而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目标。这个目标充分体现了国家的决心、人民的意志和时代的要求。

  农村环保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要求着力解决土壤、农业和村镇污水、垃圾污染,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乡村环境整洁。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要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内容包括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年多来,给予西部地区不少优惠政策,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为西部的下一步开发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共青海省委书记赵乐际对此深有感触: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方面干成了一大批原来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但这仅仅是开始,是第一步。用发展的眼光看,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衡量,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抓生态、打基础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不可动摇。

  赵乐际指出,未来五年,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西部地区都要更加注重从资源、民族、文化特点和比较优势出发,扬长避短,纳入特色发展轨道,形成竞争优势。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甘肃省省长陆浩指出,甘肃是一个欠发达省份,缩小同全国和东部的发展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都需要通过“又快又好”发展来实现,“快”就是必须保持经济年均两位数增长,“好”就是要使速度、效益和质量同步提高。随着甘肃综合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保持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陆浩说,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是甘肃最大的政治。但甘肃工业结构中资源开发类产业所占比重大,能源消耗高,节能降耗的空间和潜力比较大,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践证明,高耗能的增长方式难以长期维持,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采用,以及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降低能耗的这个指标可以实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是把东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有媒体称,东北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第四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

  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为共和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辽老大”的光荣已经镌刻在我国的发展史上。今天,辽宁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建设新型产业基地”,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做出了明确回答。他说,从辽宁来看,就是要发挥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建设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两大新型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辽宁将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

  2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无疑给中部各省带来了重振雄风的契机。河南是中部大省。去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河南视察指导工作时,明确要求河南“十一五”时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这是胡总书记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局出发给我们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和历史任务。”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谈到今后河南的发展时强调,要用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其中,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的重大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

  近几年来,率先发展起来的东部地区开始遭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制约。转型与变轨将成为东部地区谋求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区和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省在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今后5年要“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浙江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清醒地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工业化从低门槛的家庭工业、轻小工业起步,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水平,实属不易。但是它也有结构层次比较低、经营方式比较粗放的先天不足,有先天不足就必然导致成长中的烦恼。特别是这些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面临着资源要素的制约、生态环境的压力、内外市场的约束。所以,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方面的工作十分繁重,概括起来主要就是两项内容,打个通俗的比喻,就是要养好“两只鸟”:一个是“凤凰涅槃”,另一个是“腾笼换鸟”。所谓“凤凰涅槃”,就是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省和品牌大省,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变制造为创造,变贴牌为创牌,实现产业和企业的浴火重生、脱胎换骨。所谓“腾笼换鸟”,就是要拿出浙江人勇闯天下的气概,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全国的区域合作和交流,为浙江的产业高度化腾出发展空间;并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引进优质的外资和内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弥补产业链的短项,对接国际市场,从而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这是产业高度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须选择,也是“浙江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半月谈)

  (本期专题策划:董瑞生 张寒 王永前 编辑:林双川 王秀真 秦交锋 颜彦 薛凯 李力 孙爱东 汤延涓 李玲)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