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经济频道2006两会报道专题 > 正文

伟鸿看两会:关注新型农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14:04 CCTV2

  央视《伟鸿看两会》3月9日播出《关注新型农民》,以下为节目内容。

  陈伟鸿: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经济频道两会报道的特别节目《两会接力站》,我是伟鸿。今天两会进入到第七天,我们继续来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心新型农民。我们看到政府拿出了巨额投入,洒向的是最需要阳光雨露的人群,9亿农民,但是农民需要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实惠,他们更需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新农村建设所订立的新型农民是有
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那么这三个目标对农民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这是我们在两会上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好了,欢迎各位一起来走进我们的今天两会接力站。欢迎各位和伟鸿一块来看两会,这几天重庆火车站特别地热闹,一千多名农民工将要乘坐专列从这儿出发到新疆去打工,而这些农民工有一个统一的称呼,那就是石龙技工。

  记者:这里是重庆火车站,再过几分钟,我身后这趟重庆开往新疆的专列就将启程了,车上坐的是来自重庆巴南区1700多名农民,他们将赴新疆打工。

  解说:为了让拎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出门更加方便,有关部门特意安排了几十辆大巴车,将他们从各乡镇送到火车站。这些去新疆打工的农民工,有的是第一次出远门,有的已经有几年的打工经历了。

  记者:在那边主要做什么工作呢?

  农民:做建筑。

  记者:每个月能挣多少钱?

  农民:两千多吧。

  解说:据了解这些农民外出务工前,有很多都接受过有关部门组织的免费培训,巴南区为了帮助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公司帮着牵线搭桥,并以当地农民工最集中的石龙地区为名,为农民工们注册了石农技工的

商标,现在石龙技工已经在新疆、黑龙江、山东等地成立了九个分公司,他们有自己的工会,帮助解决农民工和用工单位之间的纠纷,农民工每个月挣到的钱,还能通过专门的网络定时汇回老家。

  石龙公司:石龙这个劳务输出公司,我们现在正在筹备把它做成劳务输出的集团公司,这个集团公司它不仅在国内,而且还要走向国际市场,国际劳务市场。

  记者: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石龙公司:铸造、建筑,还有家政、家务这些方面的。

  陈伟鸿:这两天我们也遇到了,在北京参加两会的人家代表,重庆市的副市长陈光国,他们告诉我们说,重庆市还为所有重庆外出打工的农民取了一个总的品牌叫“重庆师傅”,他和其他的一些人大代表都认为,国家应该鼓励职业教育向农村转移。

  陈光国:一个方面,我们对在乡的农村劳动力,我们也要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让他们掌握农民生产方面的技术技能,把农业生产搞的更好,另外继续围绕他们的自由择业,围绕劳务输出,再进行一些专门的机能培训,大概我们计划是每年输出四十万人,其中经过培训的输出二十万人。

  解说:人大代表曹朝阳,带来一份议案,是职业教育要向农村倾斜,他说这是新型农民的一项基础工作。

  曹朝阳:因为我注意到一个现象,现在在城市打工的所谓的农民工,基本存在着三多现象。第一个就是边远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工多,第二个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工多,第三个就是力工多,就是做体力工的这些农民工比较多。这个国家必须要有政策,来鼓励职业教育向农村转移,这个要从县城,从大的城镇,从这儿做起来,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推动这个工作。

  陈伟鸿:提到农民工的工作,人们可能很容易想到都是一些又脏又累的活,但是在北京活跃着一支来自云南的农民工队伍,他们从事的是与众不同的美丽的行业?

  记者:我现在是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大型花卉的零售批发市场,走进这样一个大厅,您一定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但是您知道在这美丽鲜花的背后,是那些农民工的勤劳的双手,他们用劳动给人们带来了美。

  解说:据了解经营这些花卉的人,大部分都是从云南昆明来的,他们里这儿短的有两三年,长的有十多年。

  记者:你是做什么生意的呀?

  花农:以前也就是做鲜花的。

  记者:在北京做生意辛苦吗?

  花农:辛苦,相当辛苦,每听早晨都三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基本上一天睡眠时间就三四个小时。

  解说:靠着辛劳,他们慢慢摸到了鲜花生意的门道,逐渐打开了市场。

  花农:最开始两箱货,现在一天差不多卖到12箱到15箱。

  解说:据了解云南昆明,每年都有八万多农民到省外去打工,之所以有这么多花农走出云南,是因为云南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花农外出创业。

  杨崇勇:因为我们昆明非常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我们每年都要有计划地事实绿色证书工程,就要挨家挨户地对一些主要的劳动力都要进行培训,根据他发展的产业来进行培训。比如说花农,他需要了解和航空公司怎么打交道,种花怎么把山上的野花能够和科技部门研究,把它驯化,把它变为本地的优良品种,怎么样把国外的花的品种引进来,怎么样建大棚等等。

  陈伟鸿:看来这些农民工朋友,不仅仅靠他们的辛劳,同样也靠他们的技术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那么同样靠技术在外打工的,还有位于陕西省杨凌国家农业高薪技术示范区的农民,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因为有技术,他们干的都是一些轻快的技术活。

  解说:王安民是杨凌五星村的农民,记者来到他家时,看到他正在整理种菜的资料,打点行装,准备到山东去给人家指导种大棚菜。

  王安民:这活好,这活又轻快又能挣着钱,一个月就是两千左右,我的徒弟在外头搞的好,一个月四千多。

  解说:王安民之所以能靠技术出门打工,是因为他有高级农民技术员证书,要拿到这个证书,先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培训,还要经过农业专家的指导后,才能考取。近几年,杨凌区利用当地农业科研人员众多的优势,通过各种形成培训了一万多名农民,涉及畜牧养殖、大棚蔬菜、果树管理、苗木花卉等专业,有近三百位实践技术掌握好的农民,通过严格的考试,并授予了相应的农业技术员之称。现在杨凌已经有一百多,怀揣农技职称证书的农民应聘到外地打工,指导人家种蔬菜、养牲畜、管果树,干着既轻快又挣钱的技术活,并且遍布五六个省区,像王安民这几年,就是靠指导人家种菜挣来的钱,供孩子上了大学,还盖了三层楼。

  王仲明:这已经成为我们杨凌新型农民的品牌,现在全国已经有几个省都在和我们联系,要求我们给他们派一些人来。春节刚过后,咱们国家著名的华西村,问我们要了几个人,他们已经去了,上班了。

  伟鸿观点

  陈伟鸿:看到前面的这些新型农民,我想很多的心情和我一样,又羡慕又欣慰,以往我们提到农民工的时候,人们印象当中他们都是在城里,比如说当保安、当建筑工、当搬运工、当保姆等等,我们想的这些职业似乎都是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但是前面我们看到的这些农民工,他们经过培训之后,素质提高了,也都有了一技之长,但是我现在又有一种担心,他们走在劳务市场当中,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得到更高的工资呢,这点真的不敢肯定。因为我看到在有一些地方,还把农民工当成廉价的劳动力,认为他们就该拿低工资,这好像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种习惯,甚至他们在招商引资的时候,还把农民工工资低,当做一些竞争优势来对外宣传,这样一来那些地方的农民工的工资,就远远地低于了当地的经济水平。所以在这儿呢,我也想特别呼吁一下,农民工不应该是廉价的劳动力,他们不应该是经济增长的垫脚石,你牺牲了农民的福利,到头来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像珠三角,长三角某些地方,不久前出现的民工慌,其实就是我们农民工在用脚投票了。

  陈伟鸿:好了,欢迎各位和陈伟鸿继续来看两会,接下来我们走进河南省光山县的一个小山村叫李湾村,以前这里的村民进一趟城要走上两个小时的山路,但是现在这个穷山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度假村了,一半外出打工的农民纷纷返乡创业,就连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纷纷慕名而来,竞相求职,李湾村究竟是靠什么留住了农民,又吸引大学生呢。

  解说:这里是河南光山县李达湾村茶叶种植基地,虽然离开采新茶还有一个月多月时间,由河南蓝天生态茶叶公司刚刚招聘来的大学生已经开始了培训。

  解说:现在的李湾村除了生态茶叶公司外,还有度假村和各种工厂,已是远近文明的富裕村,然而以前的李湾村不是这样的。

  农民:我家以前是很穷,住的是土坯房和土坯炕,除了土坯房土坯炕什么家当都没有。

  解说:因为穷,很多村民离开李湾,纷纷奔走他乡打工谋生,就在几年前,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发现,李湾其实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是一块种植茶叶的宝地,于是一些通过打工有了继续的村民开始考虑开发李湾。2001年一个外出务工村民回乡投资建设了生态茶叶公司,紧接着又有人回来建设了度假村,生意越来越多,当初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开始陆续返乡。

  农民:过去我在外面打工,目的是为了生活,是为了多挣点,现在家乡富裕了,有挣钱的地方,我愿意回到家乡搞建设。

  陈伟鸿:除了政府之外,一些社会组织推出了各种培养农民技能的计划,从2005开始,中华职业教育社,就发起并组织实施了一个宏伟的计划,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

  记者: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就是在欠发达省份,遴选不少于一百个欠发达县份,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培训,那么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能够为每个县资助培训一百万名左右的青壮年农民,从而使参训农民总数达到一百万人。

  解说:目前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已经在湖南、广西、云南的五个县开始了试点,今年还会再选出十五个县开展培训。据初步估算,如果一个县实现培训一万农民的计划目标,他们就业后,每年回当地的资金将超过两千万元,每个农民大概六百元的培训费用,基本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会同地方政府筹集资金解决。培训项目有的专门根据当地经济特色设置,有的进行锋刃,家电维修等实用技术培训。

  成思危:对农民工来说,他经过了一些医疗知识的培训、家政职业的培训,相对来说收入应该说就可以提高,我们就不嫌其小,但求其实,形象地说照亮一点,光洒一片。

  陈伟鸿:刚才培训计划当然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需要面对,全国人大代表于伟,经过大量的调查发展,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城里打工以后,如何去引导那些仍然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实现新的就业,就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新的课题。

  解说:这里是四川乐山市的凤山村,三年前这个村还有三分之一,近二百名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但是去年以后,外出务工的人数迅速减少到了五十人。

  农民:我们的镇政府动员我们把农家乐办好,政府还为我们办了小额信贷,资金不足还给我们贴息信贷。

  解说:此外当地政府还不失时机地修通了县里到村里的柏油马路,这样一来农家乐的生意一下就红火起来了,目前这个村的农家乐已经训练增长到了三十多家。

  于伟:我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是进城一是条渠道,到城里面,那么更多的还要就地转移,就地转移就是要把农村建设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陈伟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是会内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这也得到了一些企业家的积极回应,他们也在为这一工程提出自己的看法。

  解说:伊利资源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彪在内蒙古达拉客旗投资一百多亿元,建设重

化工基地,他认为在县一级的城镇发展环境友好型的工业项目,繁荣县里经济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制成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王文彪:现有经济可以直接刺激和拉动城郊地区的现代化农业,因为我们这么多人要吃菜、吃粮、吃肉,这样农民就可以在周边搞现代化农业。

  解说:王文彪告诉记者,发展现有经济可以带来当地土地的增值,为当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业和工业有效结合,农村和企业有效结合。

  伟鸿观点

  陈伟鸿:现有经济的发展,给农民朋友提供了就业机会,农民朋友可能会想,我是该留在农村创业呢,还是到城市去寻找新的机会,我接触过很多的农民朋友,他们现在其实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你看如果选择了打工,那么他们就有可能面对工商、

职业病、工资拖欠等等风险,当然他们还要面对远离家乡之后,对老人,对父母、对孩子无限的思念和牵挂。但是要继续楼在农村,目前贫困环境里,似乎又很难找到致富的机会,就靠种地微薄的收入,那么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疗费又承受不起。在十一五期间农村需要转移的劳动力高达4500多万人,那么如果城里我们缺乏对农民的关爱,如果农村经济还是缺乏活力,我想无论他们是走或是留,对农民来说都是痛苦的选择。如何去转移农村的劳动力,很多的地方都想了不少的办法,所有这些措施,最后的效果如何,都取决于保障农民工权益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能不能真正地到位。是走进城市还是留在乡村,任何一个农民,他都有很实际的考虑,我想我们也没有办法来替他们决定,但是我想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们走的放心,留的安心,把痛苦的选择变成一种幸福的选择。

  今天又有很多网友登入我的博客,我们来一看,他们有什么样新的留言。有一位叫透明的网友说,误庄稼误一茬,误人就误一辈子。我们村有很多农民外出打工了,孩子是留在家里没人带,一些十二三岁的孩子因此过早地走向了社会,既没有多少知识文化,又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如果再不赶紧让他们进学校,那么可能十年之后,他们又会成为新一代的盲流。我知道现在全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有两千多万,他们的教育确实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在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提出说,各级政府应该要为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让孩子的父母不再担心。农民外出打工除了带来留守儿童,还带来留守老人的问题,我今天看到有一位网友,他的名字叫木马人,他给我做了这样一个留言,他说前不久回了趟老家,看到还多的老人,因为孩子外出地没人种了,七十多岁了,还得扛着锄头去干农活,城里的人为长寿忙,可农村的老人为肚子忙,他们的命的怎么就这么苦呢。这位网友说的情况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把养儿防老变成社会养老,让农村的老人不再为养老去发愁,新农村建设要改变的地方很多,其实改变最大的还是农民本身。让习惯了千百年农耕生活的农民走出传统的束缚,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我们这儿准备了一段FLASH,我们一块来看一看传统农民如何向新型农民转变。

  (FLASH)

  相关专题:央视经济频道2006两会报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