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两会报道日记:不在现场的旁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20:4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两会报道日记)不在现场的旁听

  新华社记者周玮

  (北京,多云转晴,风较大)

  “师傅,去北京会议中心!”

  “您是报道两会的记者吧?”出租车司机满有把握地问。

  “是啊,您也关心两会?”

  “当然,两会说的都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事情:上学、看病、低保什么的,哪能不关心呀!”

  “您都通过什么方式知道两会信息呢?”

  “嗨,现在媒体都发达了,广播电视里全天都播。回到家孩子上网,我就在旁边看,还能向代表委员们提问,不在现场也能旁听!”

  两会开幕几天来,记者几乎天天都经历这样的“情景对话”。司机所开的

出租车车型、颜色不同,但对两会的关心却很是一致,且“还能向代表委员们提问”的答案也“高度重复”。

  “还能向代表委员们提问”——群众的广泛热心参与,说明两会牵动民心,更是中国民主的生动写照。怪不得这几天晚上一回到北京会议中心代表团驻地,记者就总是看到“雷同”的场景:几位代表围坐在电脑旁,查看已在网上公布了的自己的发言内容和网友的相关评论。

  每年两会都有新鲜事。在今年的两会上,记者感受最深的还是更为浓厚的开放气息与互动意识。早在会议开始前,新华网、

人民网等各大网站就设立了两会热议的网页,让百姓来讲他们关心什么、要求什么。“提案议案实在点”“能否少一些掌声”等要求,都被挂在网页醒目处。

  随着会议进程,代表委员与网民的在线交流又渐成热点。网络等新媒体的加入,使得百姓参与两会的途径大大拓宽、得到回应的时间大大缩短,的确称得上是“不在现场的旁听”。而言路的愈加开放与畅达,更提升了百姓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度。百姓的期待使得代表们也不敢懈怠,除了提交内容翔实的议案建议外,接受采访时也是知无不言。

  这几天,多个省份的代表团全体会议向国内外的媒体开放,会外的百姓也通过报纸特别是电视、广播、网络等各色“直播”加深着对会议的了解,并“互动地”向代表委员们提出自己的“建议”。上学、就业、看病,“民生”的话题多多,百姓的感慨无数。看来,推进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打造开明政府,开放的两会将起到鲜明的示范效应。(完)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