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陕北农民牛玉琴:治沙之路越走越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09:10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3月12日电(记者 陈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为造林治沙提供了新的机遇,相信我们的治沙之路会越走越宽。”又一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陕北治沙英雄牛玉琴欣喜地说。

  这是牛玉琴第14年参加全国人代会。今年,这位曾经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联合国“拉奥博士”奖等荣誉的农村妇女带来了两份建议。一个是关于延长退耕还林补偿时间,另一
个是关于加强治沙造林的管护问题。“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经济林和生态林分别补偿5到8年,现在快到期了。但不少农民反映还林基础还不牢,弄不好还会复耕,所以建议延长补偿时间。”

  牛玉琴是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农民,今年57岁。20多年来,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凭着战胜沙害的坚强信念,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茫茫沙海里植树近2000万株,将7300多公顷荒沙变成了绿洲,将风沙逼退10多公里,被誉为“治沙女杰”。

  1985年,牛玉琴一家人为了房子和土地不被日益逼近的流沙吞没,根据政府“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承包了一片荒沙。“当时没想到今天能种这么多,就只是想把沙挡住,人能住、庄稼能活。没想到,这一挡就挡了20年。”牛玉琴说。

  不幸的是,治沙刚刚起步,爱人就因病去世。牛玉琴一边要拼命种玉米、种菜、养羊,用作养家糊口和种树治沙的经济来源,一边还要拼命地在沙窝里种树。她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卖掉了牲畜,还向亲戚朋友借钱、向银行贷款200多万元。至今,牛玉琴一家人已累计投入800多万元,治理区林草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当一棵棵树苗长大成材的时候,国家林业政策调整,生态林一律不许砍伐,牛玉琴辛辛苦苦建起的“绿色银行”取不出钱来,治沙面临止步。为此,她整修水地8公顷,种植玉米、豆子和葵花,还养了一大群猪和羊,每年纯收入3万多元。

  稍稍“缓过气来”的牛玉琴每年又把种粮、养殖的收入全都用在了治沙上。她说:“我们家的生活挺清苦,但看着亲手栽的树越来越多、越来越壮,沙漠越来越平静,我这心里就踏实了。”

  “我一家人在10多公里长的风沙线上,植树造林20多年,共造林11万亩。现在附近5个行政村的近10万亩农田免受风沙侵害。虽然我负债治沙,一年的利息达20多万元,但我并不后悔。”

  这两年,牛玉琴在100亩试验田里开始栽植侧柏、樟子松、臭松等新树种,“这些新树种成材以后,固沙效果会更好,”牛玉琴说,“以前栽树靠吃苦,现在还得讲科学、讲方法、讲效益。”(完)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