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亚洲第一村”的梦想和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09:53 南方新闻网

  一个小山村,因偶然的机会,成了中美联合试验的试点,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示范村,故事因而纷至沓 来……

  本报记者 李梁

  黄柏峪,辽宁本溪市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因争取到了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的一个“可
持续发展示范村”项目,在网站 上自称“亚洲第一村”。

  几年来,美国人将这里作为“从摇篮到摇篮”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试验场,地方政府着力于发展经济,而黄柏峪村村委 会主任、金粮春酒业有限公司老板代小龙则将此作为他后半生宏伟事业的舞台。

  这里还是1400多位农民世代生存的家园。这个自天而降的项目,会把平静的小山村带向何方?

  天上掉下大项目

  代小龙今年41岁,是黄柏峪村民眼中的能人。他退伍回乡后办企业、养牛、养鱼,开创金粮春酒业有限公司,2001 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后,为村里修了路,装起了有线电视。

  2003年一天,本溪市副市长姚和松告诉代小龙,有一个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的项目,由政府主持,美方参与,要 在国内建一个示范村。“你能不能干?能干我们就报上去。”

  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成立于1999年,中方理事长为邓楠,美方理事长为前克林顿政府科技顾问威廉·麦克唐纳, 后者以提出“从摇篮到摇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知名——生态系统是循环的,废物和垃圾都可利用。

  美方选择村庄的标准是:村子经济状况代表当前中国农村的一般水平;交通方便;地方政府支持;当地企业家愿意做 工程的主要投资者。

  代小龙前后考虑了两三个月,最后决定申报。他善于搞循环经济,过去曾用粮食酿酒,用酒糟喂牛,用牛粪养蚯蚓, 用蚯蚓喂鱼。美方对他的材料颇感兴趣,最终选定黄柏峪村。

  2003年11月,代小龙和姚和松等人到美国华盛顿,参观了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联合理事会。他承诺投资人民币 200万元,建设黄柏峪可持续发展示范村第一期工程。

  但代小龙同时也是企业家,建房卖给农民,只能收成本价,靠什么赢利呢?他的设想是:“公司的利益在于第一期工 程建设后,引来外商合伙办企业,通过办企业来获取利润。”

  2004年2月起,平静的山村迎来外宾,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英特尔公司等前来考察的人络绎不绝。上海同济大 学的教授也带着博士生们来此调研,协助进行项目设计。

  代小龙为使村民代表通过示范村建设方案,出资将他们拉到本溪县对正沟村的草砖房和碱厂堡村的秸秆气化站参观, 随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31名村民代表签字画押,通过决议,在村党支部的协助下完成了55亩地的征地手续。

  代小龙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示范村,于是将黄柏峪称为“世界第一村”。后来自己觉得有点过分,又改 称“亚洲第一村”。

  本溪市政府特意成立了以副市长姚和松为组长的协调小组,并建立协调办公室,由南芬区工会主席谢宝兴任主任。

  “可持续发展”,这个新鲜字眼开始在黄柏峪村村民口中反复咀嚼。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博士生梅喜蝶到黄柏峪 调查,在村头小饭馆里和老板一起学包了几个歪歪扭扭的饺子,旁观的村民们拍掌大笑:“这是中美可持续发展饺子!”

  项目的中国国情

  2005年5月21日一大早便有本溪市的交警赶来值勤,随后30多辆车一溜烟而来,市委书记王专等官员和麦 克唐纳等人到场。

  好奇的村民们几乎悉数出动,52岁的村民卢丙启尽管不懂“可持续发展”是啥意思,也跟着大伙拍巴掌。他说,“ 咱活了大半辈子,哪见过这场面?”

  代小龙拉来了一块35吨重的石头,立在新建小区口,上刻“黄柏峪”三字。背后刻着“HBY”三个字母,既是“ 黄柏峪”第一个字母,也正好和“好榜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我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能够让大家感到幸福。”麦克唐纳的发言经过翻译,在村民中引起一阵欢笑。

  代小龙设想在黄柏峪两山间的开阔地带,用可降解和回收的环保材料分四期建设400套节能房,将全村村民搬进小 区集中居住。原来的村庄恢复成耕地,引进外资办厂,或者搞养殖厂和蔬菜大棚。

  一期工程由代小龙的姐夫负责施工,施工人员多为当地农民。开工前村里按美方要求建了一个示范房,小区房屋建设 主要依据此标准就地取材。房子承重结构用免烧土砖,墙体用草砖,都可以安全降解回归自然。小区建秸秆气化站提供燃气, 供居民做饭、洗浴和采暖。具体施工过程中,一些指标和美方事先的设计发生了偏移。

  美方示范屋屋顶由美国巴斯夫公司提供,顶板厚度在25到30厘米之间,但示范村采用的屋顶板材料厚度大约只有 10厘米左右。美方认为,只要经过测试,能满足村民的冬天保暖需要就行,但公司至今没能对材料保温性能进行过测试。

  房屋设计时,房梁架在混凝土大梁上,美方要求将房梁用螺丝固定在混凝土上。“他们考虑屋顶的笨板(泡沫隔热板 )要承载雪的压力,反复强调屋顶的荷载,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好,但我们根据本溪的实际情况,认为没必要。”南芬区项目 协调办主任谢宝兴说。

  美方对房屋造价原先期望房屋造价限制在3万元人民币,以保证“示范性”,没想到最后成本达到5到7万。一期投 资也由当初的200万元一下子涨到了430万元。

  村民的现实心态

  冬天来了,工地由喧嚣转入沉寂,复杂的情绪在村民心中酝酿。春节期间,村民们走村串友,常有人谈到这个工程。 有村民说,“他还不是指望着从我们身上套钱”。

  美方代表曾希望“这全是自愿的,村民将这一项目视为自己的繁荣,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政府的主张”。但实际上,这 一反映美国人“摇篮”理念的项目,仍然沿续政府一贯的“自上而下”的操作模式,村民的“参与”仅限于中间被邀请履行一 道表决“程序”。从一开始就习惯作为旁观者存在的村民,对代小龙改变他们生活的计划有一种本能的不信任。

  美国人喜欢称代小龙为“村长”,认为他是村民选举出来的。但村民对代小龙更多的称呼却是“老板”或者“代总” ,对示范村则称呼为“代小龙的项目”或者“那个工程”,仿佛跟他们毫无关系。

  50岁出头的黄柏峪村6组村民邵美芝到工地上去逛过一圈,就再也没去看了。“房子是草做的,哪比得上我们砖房 结实,你看墙面上都有裂缝了。”她仍然记得去年夏天有一辆车从坡上翻了下来,“车轱辘把墙撞了个大洞”。

  代小龙认为房子质量是合格的,他也知道村民的怀疑,但因为一直忙着建房和公司事务,准备等一期完工后“再去做 村民的思想工作”。

  50多岁的小学教师穆宝志说,“项目能不能成,看你能不能为村里引来企业投资,让村民收入有保障。”

  一个可持续发展项目,越来越具有招商引资的意味,这多少显示出中国“国情”与美方的“村民参与”初衷和“可持 续发展”目标的距离。

  美方也亲自到村民家里考察民情。2004年麦克唐纳来到黄柏峪考察,带了一个翻译。“村民们闭着嘴,对他们摇 摇头。”一位当时在场的人对记者说,村民认为美方也是村委会主任安排的,跟他们说实话没用。

  去年年底,同济大学在村里进行的一项10%入户问卷调查显示,52%的居民赞成可持续发展项目。

  连村支书张桂清也觉得,“代小龙把事情搞倒了,应该是先引资建厂,再根据老百姓的想法建房子。”但她也表示体 谅,“美国人也担忧啊:我要是投资了,你不搞小区怎么办?”

  去年12月份,美方协调人王勉生过来了,要求提供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一要求令代小龙公司非常犯难。“美方要求特别细致,例如建矿泉水厂,他要有市场调研报告,要知道一天的出水 量,拟建厂房地址,建筑面积等,”代小龙公司经理王文华说,“我们中国人的作风是你拿钱来,我们赶紧干起来不就完了。 找人设计、搞市场调研,资金还没引来,先期得投入十多万。”

  “你们个子高,我们够不着啊。”谢宝兴在和王勉生见面时不断旁敲侧击,送他到机场时还半开玩笑地说,“引资不 来,下次来接你的协调办主任可能就不是我了。”

  即便引资成功,项目是否一帆风顺?

  “如何让村民们搬过去,是一个大难题。”示范村首席执行官冯欢度也认为,“最好的模式是农民因为动迁等原因需 要建房,或者农民自发参与建设,这样就好办了。”

  但村里有老人担心,村民们全搬过去,在代小龙厂里上班,这样将来全村人的生活不就全靠代小龙一个人?“他要成 功还好,失败了全村人跟着遭殃,还是依靠土地来得踏实。”

  项目如何“持续”

  工程去年10月完工后,小区绿化和配套等工作停了下来。“按说,房屋配套设施在城里应该由政府投钱。”代小龙 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些资金,但不管怎样,他决定将一期全部做完。

  “就好比我把车轮送到山尖,车轮只能再往前走。”代小龙说。

  3月3日和记者见面,他四五分钟就接一个电话,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一会儿人就不见了。由于一期投入巨大,同为 “村长”和“老板”的他面临村民和公司的巨大压力,这可能是政府官员和试图在这里实践“摇篮”理念的美国人麦克唐纳无 法体会的。

  他还计划在黄柏峪建一个老年公寓,“要建得像天堂一样,城里老人交5万元住进去,我们免费管吃管喝,直到老人 去世,我们再把5万元重新还给他的家属。”通过不断接收老人,“前人用后人的钱,后人用后人的钱,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 事业,也是一种循环经济。”

  他花30多万元注册了6000多个黄柏峪商标,指望找一些企业贴上黄柏峪牌子的商标生产产品,付给代小龙公司 的费用可以全部返还给他们,由代小龙用来为他们做广告,通过这种往复循环,扩大“黄柏峪”的影响并赢利。

  这实际上跟他建设黄柏峪可持续示范村属于同一种模式,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用百姓自己的钱建设自己的家园”。

  他还有更为雄伟的设想,由一些企业出资,在全国建设100个像黄柏峪这样的示范村,并为此注册了黄柏峪农村开 发公司。

  按计划,二三四期投资到2008年完成,总体投资将达到3000万元。由企业继续牵头运作,带动村里经济发展 ,对代小龙而言已经力不从心。

  区里搞村村通柏油路,黄柏峪没动静,说是“你们放后面看看,示范村项目有资金,政府就不建了”。

  代小龙显然知道这些情况,而市里当然也清楚,本报记者3月6日上午采访代小龙时,恰逢本溪市南芬区科技局谢局 长亲自给代小龙送来科技部星火计划申报材料。谢局长很着急,希望示范村赶紧申请这一计划,“申请成功了,会有政策、资 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同时,南芬区政府也已开始向辽宁省政府申报“循环经济示范区试点”。

  事实上,当地政府官员对“可持续发展”的觉悟和眼光让许多人羡慕。本报记者采访中巧遇一位自费从山西运城过来 考察的农民贺树科。他看了黄柏峪项目大为激动,因为村里要整体搬迁,希望把这一模式移植过去。来源:

南方周末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