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焦点访谈》专题 > 正文

《焦点访谈》:香港公司兜售院士头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23:13 央视《焦点访谈》

  解说:

  接下来我们该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个打着中国管理科学院大旗的,是个什么样的机构了。按照他们寄信的地址,在北京一个叫学院国际大厦的写字楼里,记者找到了这个中国管理科学院,他们在这里就租了901这一间房。初步了解到的是他们在香港注册的,叫做香港中国管理学院有限公司,公司下属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院下述北京代表处,下属了半天,各级
法人都是一个,名字叫关制钧。

  记者:

  招收这种院士也好,评选院士也好,你觉得需不需要经过有关方面的认定?

  关制钧 香港中国管理学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这个我们没考虑。

  记者:

  我们想直接问一下,招这些院士也好,资深院士也好,跟他们收费吗?

  关制钧:

  准备通过院士以个人的名义,自愿赞助一些科研经费。

  记者:

  对于这种收费,你们划定一个标准吗?

  关制钧:

  两万或者是三万,看他自己吧。

  记者:

  大致上收费是在两万到三万之间。

  关制钧:

  对。

  记者:

  还跟他自己想评的院士,比如说资深院士还是普通院士,是不是跟这个还要挂钩?

  关制钧:

  是这么考虑的,有。

  解说:

  但是我们特别注意到,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他们作为常驻代表机构时就明文规定,他们的职能只是资料收集和联络,不得开展经营,不得收费,所以他们兜售院士牟利的非法性就不言自明了。我们接着还关心的是,那么如此评选院士,评委都是些什么人呢?

  记者:

  你们所评定的院士总共有多少?

  关制钧:

  有550人。

  记者:

  这是由一个什么样的评定机构评出来的呢?

  关制钧:

  这个主要是我们自己。

  记者:

  你们自己?

  关制钧:

  对对。

  解说:

  就这间屋子里的几个人居然成了院士评委,他们解释说他们不重学历,重实践。关制钧本人原是河北省滦平县的一个副科级干部,他本人也没有进过大学的校门,不也照样当上了中国管理科学院的副院长,也给别人评起了院士吗。再一问,他们这管理科学院的管理还很具规模,按照学科的不同,划分了86个学部。

  记者:

  86个学部,您现在就在这个院部办公,全部的办公人员有多少?

  关制钧:

  全部的办公人员。

  记者:

  目前。

  关制钧:

  上个月还是19个。

  解说:

  现在连看门的算上不到10个,要管理86个学部,真称得上是“管理有方”。如此善于管理的关制钧,是不是在香港取过真经呢?

  记者:

  出来就到了香港吗?

  关制钧:

  没有,没到香港,始终还是在内地这块。

  记者:

  你本人没有到香港去过?

  关制钧:

  对。

  记者:

  香港是别人给你注册一个名字,拿回来的?

  关制钧:

  对,因为现在咱们内地这块,有很多香港这块的服务公司,这样的话。

  记者:

  通过在内地的公司,就可以在香港注册。

  关制钧:

  对。

  解说:

  这就是从香港刻来的大章,经它一盖,您就成了人人羡慕的院士了。对比一下它们在工商部门的注册,记者发现,注册的是香港中国管理学院有限公司,但他们对外宣传时却没有了“香港”和“有限公司”的字样,给人们的印象是变成了国字头的科研单位。我们看到,一个来自河北滦平县的关制钧能有如此构想创意,应该有点背景。听他说,他原来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工作,这是一个正规的民间研究机构,与他现在办的中国管理科学院只是两字之差,记者找到了这个研究院来了解关制钧的情况。

  郑理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秘书长

  他是2002年5月10日离开我们院的。

  记者:

  因为什么离开?

  郑理:

  因为在2002年“五一”放假期间,他私自跳入我院财务室下载资料,被当时回院办公室办事的会计发现,后经院里研究就把他除名了。

  原来电脑在这里,他当时是这样跳进来的,这里放了一把椅子,他当时就上了这把椅子,从这个地方跳过去。

  记者:

  从这个隔断上面翻进去的。

  郑理:

  翻进去的,然后在那儿下载材料。

  解说:

  由于它们两家只有两字之差,所以人们常常弄混。有一位路道发先生在接到关制钧他们收费评选邀请函后,以为是管理科学研究院干的,气愤的写信质问研究院的卢院长。

  记者:

  卢院长,院士是很严肃的事,怎么能拿钱买呢?!

  解说:

  对于关制钧他们的这种行为,有关人士十分气愤。

  孙钱章 中央党校管理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这叫卖院士,这不得了啊,这个事。

  解说:

  采访中,记者在蒋医生那里看到,他收到的各种证书、邀请函堆积如山,虽然打的旗号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钱。

  记者:

  这是给您寄来的各式各样的证书、牌匾,也都要钱吧?

  蒋地厚:

  都要钱。

  记者:

  这个收多少钱?

  蒋地厚:

  也是一千多。

  记者:

  也是一千多。这个收多少钱?

  蒋地厚:

  也是一千多。

  记者:

  这个也要一千多。

  解说:

  就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在蒋医生的桌上又意外发现,他刚刚打发走一个所谓的科学院,前几天又接到了一个自称是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的邀请。

  记者:

  皇家社会科学院,邀请您做什么?

  蒋地厚:

  还是当院士啊。

  记者:

  尊悉您在大陆显人所知的社会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邀请您当院士。他这个邀请您收不收钱啊?

  蒋地厚:

  也收钱。

  记者:

  这个开出是多少钱?

  蒋地厚:

  他说的是两万。

  记者:

  港币还是人民币?

  蒋地厚:

  人民币。

  记者:

  他比“中国管理科学院”便宜一点。

  蒋地厚:

  便宜一点,但是我也跟他讲价。

  记者:

  您也讲,讲到了多少了?

  蒋地厚:

  他说五千元就可以了。

  主持人:

  大家看到了,这起院士评选其实只是一场闹剧,但值得我们注意的,居然有550人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加入到了这个所谓的院士行列,这其中还不乏社会知名人士,而这场闹剧闹得如此有声、有色、有市场,令人深思。我们崇尚科学,但我们更需要警惕那些打着各种科学旗号的招摇撞骗。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上一页] [1] [2]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