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称嵩山文化圈是中华文明核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12:10 郑州晚报 |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委员周昆叔认为,嵩山文化圈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赵国鼎介绍说,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就出生在这里,嵩山地区是黄帝的都城所在,周边遗留下大量的黄帝遗迹。郑州晚报记者 陈君炎/摄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委员及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周昆叔,致力于新开拓的环境考古工作已近20年,在这20年中,他走遍了嵩山及其周围,对嵩山古代的生存环境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古代嵩山的生存环境,对于人类的生活和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是嵩山这种独一无二的条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发展,使中原文明成为“有核心的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核心”。
嵩山年龄已有35亿岁 郑州晚报:目前在学术界关于嵩山的形成,有着35亿年、30多亿年、25亿年、23亿年几种说法,您认为嵩山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周昆叔:我偏向于赞成35亿年前这个说法,当时中国大陆除包括嵩山几小片洼地外,几乎都处于海平面以下,包括珠穆朗玛峰地区,当时也是一片汪洋大海。 嵩山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6次大的地质运动,才形成了现在的格局。由于地球上前3次大的地壳运动,嵩山表现得最为典型,所以前3次地壳运动命名都在嵩山。 (相关采访:据嵩山世界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在35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嵩山就开始形成了。大约在23亿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剧烈运动,地质学家们起名为“嵩阳运动”。此后,嵩山地壳开始下沉到海平面以下,接受了巨厚的嵩山群地层的沉积,历经10多亿年,现存2100米厚度的嵩山群底层基本上就是此时形成的。) 在距今18亿年前,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动,被称为“中岳运动”,巨厚的石英砂岩开始慢慢隆起,并且褶皱成山。因为褶皱作用十分强烈,有的岩层甚至被挤得直立了起来,现在去嵩山太室山和少室山的南侧还都可以看到。 “中岳运动”后,地壳又慢慢地被夷平、下降,先是粗大颗粒的砾岩开始沉积下来,以后是砂岩、泥岩,一直到钙镁的石灰岩,然后地壳又慢慢被海水淹没。在距今五六亿年前的时候,嵩山一带又发生了一次“少林运动”,大约两亿年后,嵩山的地壳又开始上升到了海平面之上,遭受风化和剥蚀作用。 而现在嵩山的基本格局是于距今2.4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嵩山作为秦岭东延的一部分,受到了南北方向力量的挤推,形成了现在嵩山以东西方向为主轴的走势。 山体大小利于人类生活 郑州晚报:在您撰写的《中华民族文化核心:嵩山文化圈》一文中,您强调了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山的因素,您如何理解嵩山山体对于人类文化形成的作用。 周昆叔:嵩山有着很突出的特点。嵩山是秦岭的东延,但山体又相对独立,山中分布有较广的石灰岩,并形成熔岩洞,为旧石器时代人类栖息提供了条件。从嵩山的地貌来看,北边的嵩山属于中低山,海拔大约在1500米,呈东西分布。南面的部分是箕山,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为低山丘陵,也为东西走向。而在这两者之间,夹着一面积超100平方公里的低丘地带,海拔在300~400米,相对高度在50米之内,其间有大金店、卢店和登封盆地分布。这样嵩山就形成了有高山、低山、平地、河流的布局,在嵩山的河谷中间又沉积着肥沃的黄土层,为人类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而从山的规模来看,嵩山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不大不小,非常适合早期人类的生活。山体如果太大,崇山峻岭,人类就无法及时获得水、土等生活资源,而如果山体太小,人类取用资源就会受到限制,也不利于生存。因此,只有有一定规模,生活资源丰富,便利人类出入、居住和生活的山才适合人类的需要。 从人类生存和迁移的规律来看,早期人类对山的依赖绝不亚于对水的依赖,而嵩山的一系列特点就很好地满足了人类生活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生息繁衍依赖密布水网 郑州晚报:河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水资源上嵩山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优势? 周昆叔:在距今8000年至3000年期间,中国古代有河水、济水、淮水和江水4条独立入海的大河,被称为古代的“四渎”。河水就是现在的黄河,济水后来被黄河所取代,淮水就是淮河,江水就是长江。因为嵩山的河流是向四周发散的,在中国古代的4条大河中,其中3条河流的重要源流和重要补给地都在嵩山及其周边地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嵩山一带的文化又可称为“三河文化”,三条古代大河孕育了中国非常古老的“中原文化”,从地域文化上来讲,就是孕育了“嵩山文化圈”。 而在嵩山中,也分布着许多低丘和盆地,南北10公里宽,东西长约80公里,低丘中由西向东分列着南河涧沟、顾家河、少林河、老东沟、书院河、五渡河和石淙河7条河。这些河源于嵩山主峰南麓,共同南流汇入箕山北的颍河,嵩山不仅丛山密布,而且山中有低丘盆地,这样嵩山中就包含了较为广阔的汇水地域。由于嵩山北坡缓南坡陡,且相差悬殊,达1000米,这样的地貌既能挡西北干冷风,又能迎东南暖湿风,形成嵩山温和多雨气候,这些原因为嵩山带来了丰富的水源,水网的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千米0.32公里。嵩山的岩石和植被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源区,好似一个大地下水库。 在这一带的剥蚀堆积平原上“岗地”间有“谷地”,谷地中高的台地有10米左右,低的台地有5米左右。从仰韶时期到秦汉期间,人类只在河谷中高约10米一级高台上生活了,如位于新密境内的古城寨古城遗址就坐落在10米高台之上。 密布的水网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嵩山的放射状,每一条河流都是人类传播文化的重要通道,例如近似羽状的双洎河水系,嵌在嵩山东侧的具茨山和云蒙山之间,伸向华北平原,此河上游一带有石灰岩分布,形成一些岩溶洞穴可供居住;山上植被茂盛,可供采食;河水流淌,可供饮用捕捞。通过研究新石器和旧石器遗址分布情况,不难看出文明是通过双洎河等河谷向华北平原进发的事实。 气温比现在大约高2℃ 郑州晚报:在一些文章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代中原地区比现在较为暖湿的资料,具体到嵩山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周昆叔:现在的嵩山及其周边地区属于暖温带气候,而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时的嵩山一带却属于亚热带,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降雨量比现在多200毫米。 之所以说嵩山一带在古代属于亚热带,是有着充分根据的,从生物、土壤等都可以看出来,如在登封的王城岗遗址,就是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从中拿出来的木炭放在显微镜下看,鉴定出有枫香、青冈两种植物,而这两种植物是亚热带的植物,现在它们只生长在大别山以南的地区。再比如“四不像”,也就是麋鹿,是亚热带动物,在距今8000年至3000年间温暖时期,在我国东部分布很广,郑州地区就曾发现有麋鹿骸骨。 郑州晚报:在这种亚热带气候下,嵩山一带的土壤是不是也和现在不同,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周昆叔:距今8000年到3000年的土和现在的土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土的颜色呈褐红色,随着气候渐渐变得干旱,在距今3000年到2000年期间,嵩山一带的土壤就变成了褐色,而现在基本上变成了黄色。这种褐色土壤肥力很大,非常适合种植庄稼,为裴李岗时期,人类从狩猎业向农业转化奠定了基础。到夏商时期,人们已开始在这种褐红色土地上种粟、稻、麦、黍和大豆等农作物,成为中原夏代青铜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 郑州晚报:嵩山的位置应该说处于中国东西南北的要冲,这个位置对于中原文化的形成和这一地区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周昆叔:嵩山属于中纬度地区,在北纬34至35度之间,又位于中国发达地区中部,是中国东西南北的要冲,便利于人们交往、文化辐射和反馈。 文明的发生是有地域要求的,比如玛雅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等也和中原文化一样,不约而同地都在中纬度上,这个纬度最适合人类居住、生存,这个地方是四季分明的地方,比如24节气就是在中原定下来的,24节气对南方和北方都不太标准,只是在中原地区才比较标准。嵩山一带在距今8000年至3000年时处于亚热带北缘,既占有南方的暖湿气候优势,又拥有北方的黄土优势,这对人类文明的孕育非常有利。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