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华人神探李昌钰:一切让物证说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17:06 南方人物周刊 | |||||||||
他酷爱翻垃圾桶,甚至收集一家人的垃圾,因为“垃圾就是一个人的历史,翻翻一个家庭一天的垃圾,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家庭一天都发生了些什么 人们总在问我,李博士你每天这样忙,家人怎么办?可是我一样有女儿、有儿子啊,这说明我并没有忙得忘记了夫妻之间该做什么事
-本刊记者 徐梅 发自北京 4月3日下午3点,李昌钰终于累了。3天之内他先后接受了10个专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型的新闻发布会,以及一场在北大的演讲。 他像个电影明星一样四处赶通告,一早就离开酒店,太太也跟着他东奔西跑。他跟记者们聊破案、谈人生,她就拿着小数码在旁边拍来拍去,到第3天太太终于也撑不住了,坐在演播室的角落里打起了瞌睡。 “在美国有的时候我一晚上要赶3个演讲,说来说去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她早都听腻了。”李昌钰哈哈笑着。上午的电视录像结束之后,他们匆匆赶往下一站,中午就在演播室外的走廊里吃盒饭,他连吃了两盒,速度之快令人惊异。“我吃饭就是这么快,我太太总说我吃起东西来像个吸尘器。” 他迄今破案8000多件;他的演讲日程已经排到了2009年;世界各地警局等着他给予技术援助的疑难案件已经排到了800多号;邮差每年给他送来成筐的信件,其中很多是美国中学生给他寄来的作文,题目是“当我长大以后”,他们都要做“Doctor Lee(李博士)”;还有无数热情洋溢的求爱信,“美国女性真是可爱,她们写信说,李博士,我知道您很忙,只要您愿意,在任何一个高速路休息站我都可以等候您。”他没有赴任何一个约会,不仅因为太太管得严,“太忙了,每天只睡4个小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哪里还顾得上约会”。 因为参与了辛普森杀妻、肯尼迪暗杀案重审、克林顿拉链门事件、“9·11”事件法医勘查、台湾“3·19”枪击等诸多重大案件的勘验侦破,他成为全美乃至世界最受瞩目的警界公众人物,享有“华人神探”、“福尔摩斯”、“包公再世”等诸多雅号,几乎每个采访都由这些雅号开始,但他总在澄清,自己并非侦探,“考察现场、鉴识物证、侦破追踪、起诉抓捕,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相对独立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包揽所有,我其实就是一个鉴识科学家,一个让物证说话的人。” 总有比敲敲打打更科学的办法 1938年生于江苏如皋县的李昌钰,幼年随母亲迁到台湾。由于父亲在海上遇难,全家13个孩子由母亲一手抚养,家境甚为贫寒。1960年,他从警校毕业,母亲起初执意反对他干警察这一行。 “那个时候破案子没有什么科学手段可以利用的。怎么让案犯开口呢?我们就是把他拉到一边‘敲敲打打’。”他笑起来,说如果那样还不管用的话,就关到小屋子里去灌水,“5个人开始都不说,一瓶子水灌下去,都举手说是自己干的了。” 刑罚之下的证言到底有多少可被采信,他说每个警察其实都清楚,“总应该有比这更科学的办法。”1965年,他和太太身揣50美金踏上美利坚,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寻到科学之道。 他选择了鉴识科学作为学习研究的方向,在纽约半工半读了10年,1975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受聘为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大学刑事科学助理教授。3年内从助理教授升至副教授,进而成为终身教授并出任刑事科学系主任。1979年,他出任康州警政厅刑事化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1998年7月,受邀担任康州警政厅厅长,成为美国警界职位最高的亚裔人士。 “与物证对话”、“让物证讲话”是他的名言,关于这两点,他有数不清的断案实例。与大多数精于专业、讷于表述的业界精英不同,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演讲技巧的训练使得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故事大王”。且听他言: 有一个年轻男子打电话到按摩院,说请一个年轻的按摩小姐去家里服务,结果一去不返。这位小姐自己带个孩子,小孩在托儿所里边,托儿所就打电话给按摩院,问怎么还不来接小孩。经理马上打电话到约按摩的那家,那边说那小姐很早就离开了。失踪了!她的汽车也失踪了,什么都没有了。 经理赶紧报告警方,警方到处去找,3天之后她的车找到了,停在野外烧掉了,但是里面并没有尸体。警方到那家去审问,那家人也非常惊讶,说哎呀,这个女孩子来了,服务非常周到,给了她50块小费,开着车就走了。 警方怀疑这家人,但是从楼上搜到楼下什么东西都没有找到。半夜我正在华盛顿联邦调查局讲课,他们打电话给我,说李博士无论如何赶回来看看。一到现场果然很干净,什么都没有。 等我走到地下室——美国很多房子有地下室,通常比较凌乱,胡乱堆放东西嘛,地毯也不会干净——发现非常干净,地毯洗得干干净净的,这就可疑了。 当时我看着地毯,说这个地毯是不是刚刚洗过,好像有点湿。刑警队报告说,我们在这里已经十个多小时了,这个地毯并不湿。我给他们开玩笑,说地毯湿不湿,手不容易摸出来,最好脸贴着地毯。刑警队十几个人都用脸贴着地毯,说好像是。用化学药剂测试了一下,果然有阳性反应,表示有血。当时我要割地毯。如果一个人洗地毯,表面可以洗得很干净,但是如果有血,它会渗透下去,并不容易洗尽。那家主妇很凶,说李博士你是很有名的人,常常在电视上看到你,但是如果你割坏地毯我是要告你的! 我赶紧把刀交给刑警队长,让他割。一割下来,地毯一翻,里面找到一大块血迹,大概有2000CC。一个女孩子身上最多有4000CC的血,这个女孩子二分之一以上的血都不见了,这个人肯定是死了。虽然没有尸首,但是我们可以从血迹中找到DNA。我们怎么知道这就是那个失踪女孩子的DNA呢?我们就去找她父母亲的DNA,通过遗传因素的比对,最后证明这就是这对夫妻女儿的血。 这个案子没有人证,连受害人尸体都没有,但是通过科技仍然可以给那家说谎的人定罪。过了一年之后,有一个人清理后院,发现后院有一具枯尸,报了警。尸体是从山坡滚下来的,滚到他后院,尸体DNA做完,就是那女孩子。对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很凄惨的事情,但是案子早破,总算对家属、对社会有交代。 同时跟3个人通话,同时开7个会 用脸感受地毯湿度、蹲下来查看血迹足迹、翻垃圾桶训练观察分析能力,嚼过的口香糖上会留下牙印儿,用过的牙签上可以提取唾液化验DNA,在马桶沿儿上提取到不受污染的样本……靠细节制胜的他,成为全美著名的“现场之王”,他的相关著述被奉为业界圣经。 许多人把他对现场神秘精准的第六感与东方文化联系起来。提到这个,他笑起来,说中国人的思维训练方式的确有益,但是一个人仅有东方的美德是无法在美国立足的。 真正令他胜出的是东方思维与西方科技的结合。“鉴识的根本是思考和实证结合。”当初他为了夯实基础,在美国重读大学本科,第一个博士学位拿到的时候,穷得连毕业典礼都参加不了,只能自己在家,由妻子、女儿做见证拍张毕业照,女儿说他身边太空,放了自己的玩具长颈鹿做陪衬。 他先后拿到10个博士学位,因为鉴识科学所涉甚广,任何知识的缺陷都有可能错失珍贵的线索。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方才有中国智慧的灵光突现。 在他看来,思维的专注、细致、缜密,是中国人胜出美国人的地方,他常跟美国同事开玩笑,笑他们眼大无神。 有个在耶鲁大学念书的中国留学生自杀了,遗书撕成碎片散在尸体周围。我让助手拼好了给我。他们讲,李博士,这是外国字啊,我们不认识,可能要时间长一点才能做好。等了3天,终于拼好了,兴奋地拿给我。我笑他们,说我以为你们3分钟就能拼好呢。他们很惊讶,为什么啊? 我把背面给他们看,他们脸红了,正面是中文,但是背面是这个学生的一份英文报告…… 他酷爱翻垃圾桶,甚至收集一家人的垃圾,因为“垃圾就是一个人的历史,翻翻一个家庭一天的垃圾,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家庭一天都发生了些什么。”在自己家他也常常这样,“如果太太晚上烧了一个菜特别好吃,可是你一看垃圾桶,里边有个中餐馆的外卖盒子,夸奖的话就别出口了。” 靠着翻垃圾的癖好,他曾经在17分钟破过一个杀人案。多年前他经手的一个案子与石头相关,他忽然发现石头里竟然也有那样多的学问,就开始收集石头,堆得到处都是,太太跟他抱怨,“这一屋子石头把我们的房子都压矮了,再收就要压垮掉了!” 细致专注之外,他还有过人的勤奋。美国人办案常有“咖啡时间”、“午饭时间”的休息,他却从来不肯中断勘验去吃饭喝水。“办案需要你专心,中国人讲究打坐凝神,其实你专心工作的时候就是一种打坐,完全忘记外物了,这个时候喝杯咖啡、吃个午饭再回来,精神总是会被打断的。” 他的时间原则自成体系。一年有8700个小时,如果每天比别人少睡3小时,吃喝少用1.5小时,一年就节约出来1000多小时。他的办公室有好几部电话,他可以同时跟3个人通话;他有7个会议室,常常全部同时开放,一个人走马灯一样同步与七八个专案小组开会。“这个就要求我的搭档们事先都做好功课。我有一个原则,如果一个会开了一个小时还没有结果,那就没有必要再开下去,因为与会的人没有事先做功课,回去做了再来。” 19年没在家过圣诞,大前年在英国,前年在泰国,去年在波多黎各 办案、写书、做演讲、拍电视、做广告,李博士是大忙人,也是大红人。他的著作被视为刑侦学教科书,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他的英文小说《重新调查历史奇案》乃美国真实侦探类畅销书;他在美国法庭电视网开播的《蛛丝马迹:李博士奇案录》系列节目,是这个拥有8000万观众的电视网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但是这样一个人,在太太宋妙娟眼里,“太平凡了!”因为他一点都不浪漫,结婚多年,从来没有任何一点惊喜给她。“家务也从来不做,什么事情都是我一个人。” 她从不敢打扰丈夫的工作,茶沏好了,轻手轻脚地端进去,再轻手轻脚地溜出来。年轻的时候,她常常一个人逛商场解闷,“一逛能逛上一天!” 因为丈夫太忙,家里根本没有节日的概念。屈指一算,他已经19年没有在家过圣诞,“大前年在英国、前年在泰国、去年在波多黎各……都是请他去办案的,因为平时日程都满了,只有圣诞假期空出来。” 在李博士办公室排队拿号苦等的世界各地警察,有脑子灵活的就开始走后门,他母亲在世的时候人家去拜访老人家,母亲去世之后,太太成为公关对象。常常是他在办公室婉言回绝了人家,回来发现老婆在收拾包包,“她喜欢旅游,人家总夸自己那个地方多美多好玩,她就答应人家了,回来说动我。女性太伟大了,我没有办法,只有去。” 去了就知道,所谓旅游只是太太一个人在当地女警的陪同下游玩,“我全世界走了那么多地方,看到的风景很少,所见都是凶杀现场、验尸房、法庭什么的。” 这样忙的一个人,指望他记住各种纪念日是不可能的,太太习惯了提醒他所有的日子,“哎,今天早点回啊,我生日!”“今天回早点啊,结婚纪念日了!”不是纪念日的时候,她还是在追着车子喊,“你忘记带饭了!”“你忘记带茶了!” 浪漫?她说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也无所谓了,不重要,有饭吃就行。” 1998年他们准备移居佛罗里达的时候,她接到时任康州州长的电话,“他让我说服李博士出任康州警政厅长,我开始是不愿意的,后来他说了一句话,我想了想很不错啊,就同意了!” 说的是什么呢?“州长跟我担保,他做了警政厅长之后,起码每个月回家吃一次饭!如果他不回家吃,那么州长就亲自来我家请我出去吃饭!” 嫁给这样一个男人的后果是,她承担了所有家庭负累,但电视台的女主持要她给丈夫打分时,她毫不犹豫给了“100分”,反倒是百事不管的丈夫没有给她满分,“99.9999,我当老师从来不给学生满分,最高只给到99分,给她已经最高了,最后差的那一点是鼓励她做得更好!” 她听丈夫的演讲常常听得头痛,虽然台下的人笑声不断,惟一让她欣然微笑的发言是他的退休演讲,“人们总在问我,李博士你每天这样忙,家人怎么办?可是我一样有女儿、有儿子啊,这说明我并没有忙得忘记了夫妻之间该做什么事。” 她在现场大笑起来。事隔多年,看录像时又笑起来。的确,他并没有忘记最重要的。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