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周刊专题 > 正文

《兄弟》专业读者的噩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11:14 新周刊

  在“专业读者”们看来,是他们把余华抬举到了今天的地位;但面对《兄弟》的热销,他们却集体沉默了:这不是他 们所认可的余华。他们还没有适应,或者说根本就不想适应余华的这种改变。

  文/谭山山图/新周刊图片库

  终于可以说《兄弟》了。

  2005年8月《兄弟》上部出版

  时,曾有书评人这样写道:“除了余华,我不知道还有哪位当代作家能像他一样,在沉寂10年的时间里,仍然被读 者和评论家时刻牵挂着;而新书刚写了一半,出版商便迫不及待地出版,读者迫不及待地抢购,评论家迫不及待地褒贬——然 后,全体再迫不及待地盼着书的下半部的面世。”

  除了评论家的部分,这个说法基本准确:事实上,很多评论家谨慎地表达了等《兄弟》下部出来再予评论的态度,就 像他们以往习惯的那样,总要等一部作品问世一年半载之后才审时度势地发表意见。

  热切等待《兄弟》下部出版的读者在3月20日终于如愿以偿。但他们同时也注意到,在同一天公布的一家媒体评选 的华语文学奖项提名名单上,余华不仅没有进入“年度杰出作家”或“年度小说家”的提名行列,而且在主办方看来,《兄弟 》(上)在余华的写作中“根本不值一提”,“一边是《兄弟》(上)的热销,另一边是专业读者的集体沉默,这构成了20 05年度最为怪诞的文学景观。”

  怪诞的当然不只是文学景观,怪诞的还有这个“专业读者”的单词。在这拨自认为“专业读者”的评论家们看来,是 他们把余华抬举到了今天的地位;但面对《兄弟》的热销,他们却集体沉默了:这不是他们所认可的余华。他们还没有适应, 或者说根本就不想适应余华的这种改变。余华说,“我离开文学界已经很久了”,但专业读者们不认可,所以余华是逃不掉的 。

  《兄弟》下部出版前,余华就已经预感到争议会更大,他说过:“当作品一旦离开作家,作家就变成最软弱的,我已 感觉到自己将要坐在被告席上,一副束手就擒的样子。每一位读者都是法官,宽容的会判我无罪,苛刻的会判我无期。”如此 看来,他还真的不幸而言中了。

  《兄弟》真的不值一提?

  对《兄弟》的抨击,集中在情节失真和语言粗糙两方面。情节失真方面,宋凡平在众目睽睽之下作出扣篮、把李兰这 个寡妇一把抱起并举起这一系列壮举,被认为绝不可能发生在1960年代的中国乡镇。至于李光头出卖林红屁股的秘密换取 三鲜面那一段叙述,被认为是语言粗糙,因为当时的李光头说不出“免费的午餐”这种当代流行话语。

  如果按照这种判断,继续读《兄弟》(下),恐怕更不得了——满地都是BUG。比如,李光头搞的那个“处美人大 赛”,三千名美女身穿比基尼在刘镇街道上一字排开;江湖骗子周游则趁机大卖特卖人造处女膜,美女们靠这些人造处女膜搞 定了评委们和李光头……余华说过,如果在现实中见到过像“醉美人大赛”之类奇形怪状的选美比赛,就不得不承认,与现实 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至于语言的粗糙,余华的看法和评论家们恰恰相反。说到《兄弟》下部的写作,他还觉得有时叙述语言太精美了,因 此牺牲掉了活生生的东西。他的体会是,大的小说,叙述只能是粗糙的,精细的语言适合篇幅小的东西。在上部被垢病的天外 飞仙式的流行话语,到了下部更一发不可收拾。比如多年之后李光头如愿以偿地把林红搞上床,刘镇的群众说“意料之外,情 理之中”;还有李光头要去太空游、曾经的小镇牙医余拔牙(余华自己也曾是牙医哦!)砸了日本车、骗子周游爱看韩剧等等 这些流行符号,都被余华运用得熟极而流。

  或者应该这么说,这些流行符号的大量使用,包括争议最大的《兄弟》上部的开头,余华不惜花费两章的篇幅去写李 光头的屁股偷窥事件,那么的肆无忌惮,表明了余华从一开始就逼着他的读者和他一样去正视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而不是回 避。“《兄弟》文字上的繁复、文体上的尝试,是不是用来应对那种不协调的、众声喧哗的现实?”复旦大学学者严锋的这一 提问可以说是解读《兄弟》的一个入口。

  Fans与创作者的合谋

  “一边是《兄弟》(上)的热销,另一边是专业读者的集体沉默”。在对待《兄弟》的态度上,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 表现出了泾渭分明的趣味和取向。这种景象确实吊诡。

  专业读者看重的是超越式的文学价值,因此他们认为《兄弟》过于炫技,是一种“无意义的重复”;他们也对《兄弟 》分成上下两部出版、余华广泛接受采访的做法颇有微词,觉得余华把自己弄得像个明星作家。普通读者要的就是好看,现在 的读者已经不再把文学看得那么神圣,头两行看不下去就会立刻丢开,而显然《兄弟》能让他们看得下去,这一点,《兄弟》 的销量可以证明:《兄弟》上部卖了45万册,下部首印30万册,而仅仅在上市几天后,上、下部就已经开始加印。在这个 时代,靠名气卖个10万册还不成问题,但上到30万册以上,就不仅仅是名声所能决定的了。

  有学者说,《兄弟》的畅销是余华在纯文学领域十几年来累积的名声转移到大众读者市场的结果,而余华以往的良好 口碑,正是专业读者培植起来的。换句话说,是专业读者把余华抬高到今天的地位。余华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他也并不担心会 失去原先的读者,因为他的写作历程就是不断被批评的过程。1980年代,余华写的是先锋小说,传统批评家们不承认他写 的是小说,只有先锋派批评家认可他;1990年代,余华写《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一直支持他的先锋派批评家却不 满意了,说他是倒退,甚至有人说过就凭《许三观卖血记》这个赵树理式的书名就不能接受余华的改变。所以余华说写《兄弟 》时索性放开了写,反正怎么写都会有批评和赞扬。和《活着》相比,现在《兄弟》受到的批评还算少的。

  余华的读者群主要集中在大学,除了教授和研究生把他的作品当作研究对象,还由大学毕业后的白领、教师延伸到中 学生当中。一位铁杆余华粉丝说自己对余华的力捧是非理性的,以往所读过的所有余华的小说好像已经被注入自己的身体,变 成了血液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亲情的一部分。这已经不是崇拜,而是作为Fans跟创作者本人在完成的一个合谋:大家彼 此需要,彼此温暖。相比之下,这个非理性的理由比任何理性分析《兄弟》之所以畅销的诸多因素更有说服力。

  点击此处进入《新周刊》论坛

  相关专题:新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