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周刊专题 > 正文

那只“符号”超载的大熊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11:14 新周刊

  人类强加于熊猫头上的种种误解的总和,诞生了一只不堪重负的、超载的熊猫,这才是熊猫所面临的最迫切的、最需 要厘清的危机。

  文/陈艳涛

  北京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教授、著名动物学家潘文石,曾穷尽13年时间追随大熊猫足
迹,进行观察和研究,被美国 《读者文摘》杂志称为“熊猫爸爸”。

  与大熊猫一起生活在崇山峻岭人迹罕至的地方多年,潘教授所从事的事业一直是寂寞的,但最近,他突然被推进两岸 三地媒体和公众的视线,原因却让他啼笑皆非。

  其实,阿扁犯了常识性错误

  近期台湾媒体报道,一直阻挠大熊猫团团、圆圆赴台的陈水扁,以潘文石教授所写的《呼喊春天——熊猫虎子与我》 一书作为论据,称大熊猫应生活在山林里。阿扁在读后感中,大谈虎子的不幸遭遇,称潘文石教授深入秦岭多年证明野生大熊 猫只有徜徉于大自然才能顺利绵延后代。

  他对书中潘教授的下列文字印象深刻:大熊猫历经数百万年的演化而生存到今天,并不是为了在动物园里取悦人类。 大熊猫需要生活在它们的自由王国里,在那里经风雨,见世面,在那里自由觅食,追求爱情,在野地里生,在野地里死……

  阿扁说了一大堆理由和例子,得出的自然是他的“政治性结论”:应将大熊猫留在原来的栖息地。

  在两岸媒体对此事报道得沸沸扬扬时,正在广西海边研究海豚的潘教授却哭笑不得。早在1996年,潘教授已经将 视线从熊猫身上转移,他的野外研究基地也从秦岭转移到广西崇左,开始研究珍稀动物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已经68岁的 他至今没有停歇的计划。

  《熊猫虎子》本是呼吁人们了解和保护大熊猫的学术著作,却无端成为陈水扁有政治目的的挡箭牌。潘教授的助手通 过《新周刊》严正地声明:“团团、圆圆是人工繁殖的大熊猫,从来就不是野生的,它们的情况与书中所说的虎子相去甚远, 被阿扁拿来相提并论很不合适。”助手表示,其发言能代表潘教授本意。

  潘教授的原义是:野生的熊猫,当然是希望它们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自然中,但人工饲养和繁殖的,根本没有野生生 活能力的大熊猫,如何能放到大自然中让它们自生自灭?这根本是两码事。

  其实,政治与科学才是最大的分歧

  成都大熊猫繁育中心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经过长期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因为环境和食物的各种条件都与野生的不同 ,他们的自然属性会逐渐丢失,基本上不具备野外生存的本领。所以此时人的干预是必要的。人工饲养、人工繁殖的大熊猫放 归比较难,成功率只有15%。而且一般必须局限在某个地域之内,以前就有放生的大熊猫最后饿死了。”

  美国纽约动物协会动物保护部主任、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曾在中国研究熊猫4年多,与潘文石曾共事过一段时间 。大熊猫的独特和神秘,让他深为感动。他曾经断言说:“熊猫的保育计划永远逃不掉政治与科学的分歧,人类的贪婪与冷漠 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中国人和熊猫表面上都是那么清心寡欲而又平易近人,使人易生误会。”——这是夏勒在中国与中国人共事多年, 研究熊猫多年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大熊猫和中国人一样,在简单的外表下有着极为复杂的多样性。大熊猫生在中国,但一直 是世界公民。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会徽就是中国大熊猫。大熊猫的存在,是人类为环境付出努力或是付出代价的象征。

  “熊猫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能改变和打动所有看见它的人。”夏勒教授曾这样感慨。

  而潘教授谈起大熊猫,就像一个父亲一样充满怜爱和骄傲。在他眼中,熊猫终身保持一种稚态,不像人、猴子或其他 动物,会随着年老而变得萎缩衰败丑陋,熊猫从出生到终老,都保有一种天真、孩子气的特质,赢得所有人的怜爱。加上它的 罕见,成为一种集传奇与现实于一身的物种,使它成为日常生活中的

神话

  其实,熊猫并非性无能

  野生的大熊猫悠闲自在地独居在寒冷的高海拔地区,有种绝对的孤独和神秘感。

  当时一种全国盛行的观点:竹子开花导致了大熊猫死亡。为了保护国宝,全国各地开始筹集捐款,打算把野生熊猫统 统圈起来饲养。但潘教授以他多年的贴身观察,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他认为大熊猫的食物箭竹有两三种,其中一种开花时, 大熊猫只要平行迁移二三百米,就能获得其他品种的竹子。在竹子开花说法最盛行的时候,潘教授在野外也没有看到大熊猫有 饥饿的迹象。

  “竹子开花是周期性的,大约50年一次,但是熊猫和竹子之间建立的关系却是200万年的,如果每一次竹子开花 熊猫就面临绝境,那熊猫不知道面临过多少次绝境。”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大熊猫性欲淡漠,要繁殖只能靠人工授精,但这样生下来的幼仔成活率又很低,所以大熊猫 濒临灭亡。英国BBS等境外媒体采访潘教授时,都问过他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听说大熊猫性欲冷漠,那么给它们看看色情电 影,是否能帮助提高他们的“性”趣,让它们能繁殖后代?

  这些问题让潘教授哈哈大笑。“大熊猫怎么会看得懂画面呢?它完全是靠气味来辨别啊。大熊猫的臀部有两个腺体, 发情期就会在树上蹭,留下的气味里什么信息都有了,它们的目标很准确,不会浪费工夫,它们有它们的方式,人类太想当然 了。”

  夏勒教授曾观察到:一只公熊猫就在距他只有十英尺的地方,跟一只叫珍珍的雌性熊猫交配,在70分钟里,公熊猫 一共骑上珍珍42次,直到珍珍对它无厌的性要求越来越不肯顺从,爬到高高的树上为止。

  潘教授认为大熊猫的繁殖力很强。他曾花4年时间来跟踪雌性大熊猫娇娇,娇娇从1989年产下第一个孩子开始, 基本上每隔一年产一胎,11年里生育了6个孩子。如今,它已经儿孙满堂。

  在从1989年开始的10年时间里,在潘教授野外驻地周围的40公里的地区内,他至少观察到16只幼仔的出生 ,其中有15只成活了下来。

  潘教授的学生曾经在国际上发表论文证明:大熊猫的DNA多样性不低于其他哺乳类动物,这个物种并不像人们说的 那样,已经发展到进化的死胡同。

  “娇娇两年产一仔,成活率是百分之百。大熊猫最近9年的增长率为3.5%,不但与全世界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卢旺达持平,更是远远高出北京仅为2‰的人口增长率。凭什么说大熊猫的繁殖能力下降?”

  其实,野生的熊猫才是真正的熊猫

  大熊猫给人的印象是笨拙可爱而脆弱的,但这不是真正的大熊猫。野生大熊猫其实孔武有力,具有潜在的危险。芝加 哥、伦敦和华盛顿动物园的管理员都曾受过大熊猫的严重伤害。一头大熊猫还让一名粗心大意的摄影师受了重伤。

  夏勒教授曾观察过的大熊猫珍珍,当时经常会出现在他营地的木屋里,到厨房偷馒头或肉。有段时间,珍珍午觉醒来 ,就从一扇门跑进木屋,屋里的人全吓得从另一扇门跑出去。珍珍反客为主,从窗里探头出来,像主人似的得意地看着在门外 游荡的科学家夏勒。他们甚至要携带一段甘蔗,以防珍珍攻击时可以讨它欢心。

  而潘教授描述的熊猫虎子,更是事迹惊人:它在河边喝水时,与一头花斑大豹狭路相逢,虎子发怒了,全身的毛都竖 起来,咆哮着凶猛地向豹子冲了过去,脸上的每根毛发都直立起来,整个头部足足有一个大脸盆那么大,有“林中之王”之称 的豹子惊惧交加,掉头就跑。虎子傲然挺立,俨然是大自然中最强悍的野兽。

  在潘教授的观察中,大熊猫也并非只对竹子感兴趣。它们竟然还是肉食动物,虎子就经常把林业工人买的肉偷偷地吃 掉,林业工人就去找潘教授要钱。“大熊猫生活在海拔3000米的山上,在雪线以上,自然条件残酷,它以竹子为食物,每 天不停地吃竹子,吃几十斤才吸收到一点点能量,它不是不想吃肉,是吃不到。”

  其实,大熊猫远不会灭亡

  很多比大熊猫强大和完善的动物都消亡了,但是大熊猫留存下来,潘教授认为这是大熊猫的可敬之处。熊猫的幼仔出 生时只有一个半鸡蛋那么重,相当于人类4个月的胚胎,这是物种生存能力弱的体现之一。但是大熊猫就是在这一系列的不完 善中走过了千万年的历史。“生命的延续其实真的不需要十分完美,十分精巧,只要勉强能维持就可以了,大熊猫就是告诉了 我们这个道理。”

  熊猫没有历史,只有过去,它来自另一个时代,与我们短暂地交会——这是夏勒教授一本关于熊猫的专著扉页上的一 句话。对于中国大熊猫的命运,他曾是那么悲观。

  从1983年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冷箭竹大面积开花开始,人们就开始对大熊猫的命运作出各种悲观的估计:当代的大 熊猫是不是已经走进了进化的死胡同?它们正在等待着随时将至的死亡?

  一直以来,都存在这样的声音:现在,野生熊猫几乎不复存在,人工繁殖的大熊猫大部分都是近亲接种,所以大熊猫 的智商越来越低,生存能力越来越低下,迟早要灭绝。

  “悲观的情绪过于严重。”对于大熊猫,潘教授显然比很多人要乐观。他认为:在今天,那些曾经危害过大熊猫生存 的主要因素,都基本上解除了。

  “从目前来说,危害熊猫的各种最危险因素,比如砍伐森林比如盗猎,从1999年之后都基本消除了,熊猫的种群 得到了修养生息的机会。熊猫的栖息地开始修复,种群也在慢慢恢复,最主要的威胁因素大大减少后,大熊猫的整个种群数量 稳中有升。”潘教授对大熊猫的前景颇为乐观。

  目前官方公布的世界现存的大熊猫数字是:人工饲养的大熊猫有183只。野生的有1600多只。但潘教授的估计 是,野生大熊猫的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接近2000只。

  “至今大熊猫的基因还没有什么缺陷,它们的生存力和繁殖力也没有受到削弱。大熊猫灭亡的时间还远没有到,它们 还能生活得更长久。”

  点击此处进入《新周刊》论坛

  相关专题:新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