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我愿终生做一名慈善个体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14:16 《中国青年》杂志

  “才20多天,就有几百人给杨海送来了近10万元的捐款;我活了一辈子,第一次亲眼看见这么多人对一个人这样 爱护敬佩,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我的儿子杨海,我为此骄傲!”

  文、图-谭里和

  引子

  2006年2月10日杨海被送进医院,辗转18天,才脱离生命危险。3月5日,记者前往长沙市第三人民医院采 访时,杨海仍然非常虚弱,眼眸黯淡,手上和头上都打着点滴,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偶尔从喉咙深部发出几声痛苦的呻吟……

  医生说,杨海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因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功能不太好,且并发有严重肺炎,目前处于混合性失 语状态,身体康复将是长久而持续的过程,医疗费用无法估算。

  杨海的现状让人心碎。

  让人无法想像的是,就是眼前这个羸弱的身体,这个被称为“中国慈善个体户”的人,在没有任何工资、津贴和拨款 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个人力量向国外募捐,每年募得的善款高达数十万美元。漫漫10年,一直在湖南、云南、四川、贵州、 内蒙古等省(区)支持中国的慈善事业。

  在受助者的眼里,杨海是高大的神,但在杨海的家乡,尤其在父母的眼里,杨海只是一个不务正业、不懂“孝道”的 孩子。一个大学毕业“工作”十多年的儿子,居然很少给远在农村的父母寄过钱,难得一次过年回家,他也多半两手空空。这 让杨父在乡亲的眼里抬不起头,对儿子也心灰意冷。

  “他没有稳定工作,也不成家,每天在外面不知道忙什么。我们养大了他,但一点儿都不了解他!”

  而今,71岁的父亲杨华俊终于有机会陪在儿子身边。每天都有许多的陌生人,甚至还有外国友人,提着水果捧着鲜 花来看望杨海。老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您,培养了这样一个好儿子!”

  “为什么他们那么热中于慈善事业?是利益驱动,还是人性使然?”

  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保田乡连道村,群山围绕,道路至今崎岖不堪。

  1987年,18岁的杨海高考落榜,仍坚持要去长沙复读。父亲说家里没钱,母亲也担心他的身体,可是杨海却非 常坚定:“爸、妈,正是因为咱们家没钱,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我才更要去读书。不然,我这一辈子,就只有窝在山里了。 ”

  杨海独自离家,只带了一点车费。

  4天后,杨海终于到达长沙。他找到高中时的英语老师刘岳军,向他请求帮助。当时刘老师在湖南医科大学子弟学校 执教。他被杨海的执著打动,自己掏钱为杨海租了间小房子,并且辅导他的学习。第二年,杨海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

  全家都非常高兴,父亲亲自送杨海上大学。徒步走了10多公里山路到达县城,为了省钱,杨海坚决不再让父亲送。 父亲说;“行,那你坐汽车直达,坐火车还要转车麻烦。”杨海一笑,仍然径直去了火车站,也不买票,直接走进行李存放室 ,跟工作人员打招呼。原来,每次杨海都帮着搬运客人的行李上火车,换取一张免费的火车票。

  父亲看着儿子扛着大包的瘦弱的背影,一阵心疼。

  杨海一共只有500元钱,他决定大学4年不再找父母要1分钱!

  于是,杨海在学校里摆起了小地摊,为自己积攒学费。同学们也都很关心杨海,给他御寒的衣服,或者合伙请他吃饭 ,让他感到非常温暖。

  这时,杨海又在学校英语角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彼此的理念和信仰也在互相影响着。他频频听到他们谈论捐献、慈 善和志愿者的话题。

  “为什么他们那么热中于慈善事业?是利益驱动,还是人性使然?”

  此时的杨海,还有点懵懂。几年后他遭遇了大的劫难,幸亏他人相助才获得新生。从此,杨海醍醐灌顶,决定成为一 个慈善个体户。

  “我愿终生做一名慈善个体户!”

  1991年,杨海大学毕业,进入外贸公司工作,后出国留学,归国后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担任助理。

  外交官是个神秘而又风光的职业,杨海每天西装革履地出入各种场合,结识各色人等。美国人约翰·卡尔松很快成为 杨海的朋友。他为人善良、积极、一直投身慈善事业。

  1996年7月,杨海心脏病发作躺进北京安贞

医院,10多万元的手术费让他心力交瘁。卡尔松和其他美国朋友赶 到医院,并且为他垫付了所有医疗费。

  “在死亡线上走了一回,我很多事情都看明白了。名利都是很次要的,而为需要帮助的人做点儿实事才是人生最瑰丽 的事业。”那年的10月,杨海辞职,专职投身中国慈善事业。当时父亲听说儿子要辞职,坚决不答应。杨海却说:“爸,我 这条命都是别人给的,我必须把他们给我的这份心意,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但是,慈善之路并非一路畅通。

  他起初在中国最早的慈善机构之一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以下简称“初保会”)工作,不久之后回到湖南农村开 展事业。“初保会”同意在湖南设点,但是没有资金投入,要靠杨海自己筹措。

  回到长沙,杨海租了一个简陋的单间,既当办公室又当卧室。没有固定的收入,自己的生存都是问题,要开展慈善事 业,不是天方夜谭吗?但是杨海特别有韧劲,不辞辛苦四处奔波,终于筹措了部分资金。

  1999年,杨海听说会同县宝田乡苗寨村一个叫张秀欢的男孩子,因为先天没有肛门,一直使用扩肛器,父母先后 出走,丢给爷爷和奶奶抚养照顾。杨海马上赶到张秀欢的家里,了解病情和家庭状况后,立即给张秀欢建立了档案,并四处寻 求帮助。

  因为过度劳累,杨海心脏病复发躺进医院。一出院,杨海立刻马不停蹄地继续寻找资助。2001年5月,杨海终于 筹集到钱给张秀欢做手术。手术后,孩子完全恢复健康,他的爷爷奶奶老泪纵横,坚持要当场跪下,以感谢杨海之恩。

  某一年的春天,杨海去湘西贫困地区,认识了失学的女童潘淋湘。11岁的女孩跟着72岁的祖母生活,每天喂猪浇 菜,非常渴望重返学校。杨海承诺她说:“叔叔会想办法让你读书!并且一直供你到大学毕业!”从那年下学期起,潘淋湘就 拥有了自己的存折,每学期都会按时收到足额学费。小女孩每次提到杨海叔叔,小脸就乐开了花。

  但是与此同时,杨海却遭遇着家人的冷落和不解。

  2005年4月,杨海74岁高龄的母亲走路摔断了腿,在床上躺了3个多月。杨父托人带信给杨海,希望他回家看 看,杨海却说走不开,又找朋友借到800元钱,交到来人手里,说自己对不起母亲,请他们谅解……

  那时,村里的人教育孩子都说:“你们读好书了,千万不要跟杨海学,没有良心!”

  而就在这一年的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首届跨国公司与公益事业高级论坛上,杨海面对许多记者和志愿者铿锵有 力地说:“我愿终生做一名慈善个体户!”

  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当然听不到,但是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力量和决心。

  “我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但我只有这点钱了。”

  2005年12月,杨海把目光投向了一个特殊的角落——一度让人谈之色变的麻风村。

  2004年11月,杨海第一次去郴州市汝城县麻风村调查,问及麻风村村民的状况,卫生局的人说:“一般人家的 猪圈都比他们的房子好!”

  杨海到了村里才发现情况更糟糕:没有食堂,没有活动室,没有农田,全村只有一个厕所。那些畸残程度严重、几乎 没有自理能力的村民是怎样生活的啊——极端例子是,做一顿饭要花三四个小时,吃喝拉撒睡全在同一间屋子里,衣鞋裤袜全 是民政部门提供的极不合身的捐赠品。

  杨海离开麻风村时,正是黄昏。在村口的小路遇上了下山赶集归来的53岁的廖石贵。他斜挎着大布袋,拄着根树枝 当拐杖,手指明显畸残。杨海和他寒暄了几句,老人说:“一大早出去,晚上才能回。老了,身体又不方便,走不动啊。”

  “买了什么东西?”“买了点肉、豆腐、白菜,还有牙膏……花了50多块呢!”

  “下一次什么时候出去?”“唉,难得出去一次,下次要等两三个月了。”

  杨海伸出手和廖石贵道别。他畏畏缩缩地不肯握手,在杨海的坚持下,才勉强握了握,嘴里还说着:“谢谢,谢谢… …”

  山风中,杨海心痛地望着廖石贵的背影佝偻着往村里走去,破旧的蓝色碎花棉袄从绿色旧军装的下摆翻出来,分外显 眼。

  这次调查回来,心情沉重的杨海希望为麻风村病人做点儿什么。为此,他奔波了整整一年。2005年12月16日 ,“初保会”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杨海的带领下,奔波数千里,为湖南郴州汝城县麻风村村民送来了68套优质棉被。

  几天后,杨海带领志愿者返回的时候,向排成队来送他们的麻风病人说:“等过了年,我们就去筹款,然后给你们买 回一套投影设备,让你们每天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

  但是一向一诺千金的杨海,这次食言了。

  回到长沙不久,杨海便出现了头晕心悸的病状,但他自己并不在意。12月24日,杨海拖着极度疲倦的身体,和志 愿者们带着过冬的衣服和棉被来到湖南永州道县麻风村。由于几天的翻山越岭,回长沙的途中杨海就病倒了,稍作休息,他又 投入工作。

  2006年1月27日,杨海回老家过年。离家前,他非常愧疚,向父母表示歉意,并且掏出了210元钱,希望二 老自己添置些东西。

  “我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但我只有这点儿钱了。”尽管杨海手里动辄经过数额不小的善款,但是他从不动一分一 厘。

  回到长沙后,杨海再次病倒。在寒气逼人的房子里躺了两天后,他才被人送到医院。结果居然是突发性脑梗塞!医院 立即下了病危通知。

  2月10日凌晨4点,得知杨海病危的消息后,父亲赶到医院,抱着儿子默默流泪。

  父亲终于理解了儿子

  2006年3月5日,记者前来采访时,杨海沉睡着。

  父亲杨华俊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来看望杨海的人的姓名,上面有湖南省副省长甘霖、许多企业职 员、打工者,甚至特殊学校的学生,还有几十个外国朋友。

  老人感叹地说:“才20多天,就有几百人给杨海送来了近10万元的捐款;我活了一辈子,第一次亲眼看见这么多 人对一个人这样爱护敬佩,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我的儿子杨海,我真的很为此骄傲!”

  3月22日下午,记者再次见到杨海,他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但是仍然无法言语,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走出医 院,记者叮嘱老人注意身体,杨华俊伸出粗糙而温暖的手跟记者相握:“儿子的坚强已经传染给了我,我不会给他丢脸!”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