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放得下拿得起的青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14:16 《中国青年》杂志

  我们放弃了那些可以放弃的。我们拾起了那些原本不该丢弃的。所以,我们到了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在这片土地 上,你会发现:原来,我们是那样无力,那样软弱,同时,又是那样坚强。

  文、图-叶远望

  被采访者:夏佳佳,浙江舟山人,2005年毕业于浙江万里学院

  服务地: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川安希望小学

  服务期:2005年8月~2006年8月

  采访时间:2005年12月12日

  采访地点: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川安希望小学

  佳佳是我大学3年的校友,我们一起入校、一起进学生会、一起开展活动,这3年积累起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留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种对待任何事情都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至今我在遇到困难或者受挫的时候,耳 边都能响起大一时在宁波市原动力训练营参加一个叫“海上逃生”的场景模拟游戏时他对我说的话,“远望,现在整个船舱只 剩下你、我两个人了,你先踩我的肩膀翻过去吧,我来垫底。”事后,在分享游戏心得时,教练问他,如果那不是在游戏,而 是在真正的事发现场,你还会那样做吗?佳佳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我会。那种坚定的口气让所有在场的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佳佳的西部之行,一直受到外界媒体的关注,包括他作出这个决定以及到达服务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大报刊 相继推出如下报道:今年22岁的夏佳佳即将从浙江万里学院毕业,当所有人都为他将出国深造而祝福的时候,他却告诉大家 ,他要去祖国的西部当志愿者。据了解,在学院发出动员学生去西部服务的号召后,夏佳佳不仅辞掉了已在上海找到的工作, 而且放弃了与女友一起去法国深造的机会。夏佳佳的选择一开始遭到了家人和女友的极力反对。远在美国的母亲天天打来电话 ,苦口婆心地劝儿子不要去西部,认为那里条件太艰苦,怕儿子吃不起苦。与夏佳佳相恋5年的女友还打电话到学院辅导员处 ,极力阻止夏佳佳成为志愿者。但最终,夏佳佳还是做通了她们的工作……背负着对祖国的爱,背负着对西部的爱,背负着一 个青年的社会责任心,夏佳佳到西部来了。到达服务地四川省岳池县之后,身体瘦弱的他主动向团县委请缨,到当地最艰苦的 地方——罗渡小学的“川安希望小学”(偏僻的二村村小)进行支教,他说:“现在我来了,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志愿者,要 吃苦、要苦吃是我应有的觉悟。”怀着这样的信念,夏佳佳开始了他的支教生活。

  毫无疑问,佳佳的西部之行确实经历了太多的障碍,这些在常人眼中充满诱惑的障碍于他那股韧劲儿与信念而言又实 在是太微乎其微了。也正是那样一种“要吃苦、要苦吃”的觉悟,使得他在具体的支教生活中克服了种种困难,用一颗赤诚、 真挚、充满爱意的心感动着山区那些渴望求新、求知的孩子们。在他们明亮的眼睛里种植希望,又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让希望 之火燎原。

  以下是夏佳佳的自述——

  支教之初体验

  时间如流水行云一般,转眼到这个希望小学已经将近4个月了。从最初的迷茫和不适应,到现在平淡而又充实的生活 ,一切仿佛都已平静下来了。刚到山上那会儿,面对着简陋到超乎想像的艰苦条件,“贫困”二字的分量才变得沉重起来。山 上除了供电,其他一无所有,我用的水都是去旁边村民家里挑的,他们这些水也都是从附近的池塘挑过来的,一开始喝那水的 时候总是闹肚子,后来喝多了,也渐渐习惯了。由于用的水是自己挑过来的,所以每一滴水都显得很珍贵,因此常常一水多用 ,比如洗完菜的水用来洗碗,洗完碗的水用来擦桌子,擦完桌子的水用来冲厕所。因为是在山上,所以吃菜也很不方便,往往 是一个星期或半个月下来一趟,到集市上买点菜和生活用品。我来到这边以后吃得最多的东西就是榨菜和豆腐乳了,如果遇到 阴雨天气,下不了山,就要连续好几天吃榨菜。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有一天,我将那些榨菜全部都吐出来为止,眼泪突然间 就落了下来。长久以来都在试图做一个坚强的人,让别人感受到我的骄傲、我的快乐,将那些伤痛隐藏得很深很深,将它们紧 紧地包围起来,当他们显露无遗的时候,思念便泛滥成灾。

  夜幕降临时分,山上一片寂静,偶尔从草丛里传来稀稀落落的几声蟋蟀的叫声。我坐在校园的操场上,望着空荡荡的 校园和旁边漆黑的群山,心底泛起一阵莫名的恐惧和空虚,我是一个怕黑的人,特别是在只有一个人的黑夜,我特别容易想念 家人和朋友,渴望身旁能有一个说话的伴儿。有一段时间,连续的阴霾天气,使我的心情阴郁到了极点,面对着日复一日的艰 苦生活,我甚至想过要放弃。可是,每当我坐在办公桌前,翻开备课本,我的心情很快就平静下来,因为上面写着一句话:“ 我的学生就是我的一切。”后来的后来,我忘记了,我不知道什么叫麻木,我只知道生活开始变得充实起来。我的手开始不停 地划,不停地写,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学生身上。当远在海外的母亲打来电话询问生活情况时,我很平静地告诉她,生活很苦, 但我很坚强。母亲欣慰地说:我的佳佳,长大了。或许我真的长大了吧,而促使我长大的就是那群可爱的学生。

  感动常无声

  我正式上山那一天是新生报到的日子,我是班主任,要负责新生的报名工作。但是很不凑巧,那天下雨,我不得不踩 着泥水上山,等我浑身泥水站到学校大门口的时候,望着眼前沼泽一样的泥地,还有好多深浅不一冒着小水泡的土坑,顿时傻 眼了。心想:不会刚来就给我一个下马威吧!

  正当我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的时候,远处的教学楼里飞快地冲出了一群光着脚丫的孩子们。他们踏着泥地,冒雨跑到学 校旁边的土堆上,用他们瘦小的身躯搬起一块块石头,再扔到泥地里,一趟趟地来回折返,不一会儿,一条由大大小小石头组 成的石子路就呈现在了我眼前。他们跑到我的身边,抬起头忽闪着他们的大眼睛,拉着我的手,用夹带着很浓四川味的普通话 对我说:“老师,可以进来了撒(撒是四川方言中普遍使用的语气词)。”望着他们雨中瘦小的身躯和满是泥巴的脸,泪水不 禁夺眶而出,这条弯弯曲曲、大小不一的石子路就是我那群可爱的学生们献给我的见面礼。

  开学以后我就一直住在山上的学校里。由于交通不便,在对待吃饭这个问题上我就比较随便,却被学生记挂在了心底 。有一天我在办公室里做饭,一个学生进来交作业,他看着我碗里的榨菜,站在原地愣了好长时间没说话。我以为他饿了,叫 他坐下来一起吃饭,结果他扭头就跑了。当时我也没在意,可第二天我起床推开房门的时候,门被门外堆满的食物挡了回来, 都是些新鲜的沾着露水的蔬菜,有冬瓜、丝瓜、藕、红辣椒,从色泽上可以看得出都是刚从菜地里摘下来的。这时,其他陆续 到校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从自己身后背着的箩筐里拿出各式各样的蔬菜塞到我的手里,然后一溜烟地跑进教室里。这突如其来 的举动让我立在原地愣了好久,脑海一片空白,脸颊有温暖的液体淌过。对于生活在发达地方的人来说,这些蔬菜根本值不了 多少钱。但是在西部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山区,这些蔬菜就是一户家庭一天的经济收入。所以当我捧着它们的时候,犹如捧着孩 子们一颗颗纯洁、善良的心。

  在这些蔬菜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20多斤重的冬瓜。它如同一个小孩般静静地躺在地上。我很纳闷,这么大的 一个冬瓜,他们是如何拿过来的。放学后,一个学生悄悄地告诉我:“这是唐海燕自己种的冬瓜,是她用背篓走了好几十里山 路背过来的。”

  “自己种的?”我惊诧于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女孩能种出这么大的一个冬瓜来。

  “是的,她家很穷,她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妈妈在她两岁的时候跟着别的男人跑了,他爸爸在重庆火车站当棒棒( 棒棒:四川方言,挑夫之意),半年才回家一次。她没有什么可以吃的,只是自己种了些蔬菜来吃。”学生继续说道。

  “唐海燕”——想着这个名字,我的脑海呈现出一个皮肤黑黑的、身材小小的特别喜欢跳皮筋的女孩。就是这么一个 充满爱心的小姑娘却从小享受不到母爱,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面对着眼前这个被她辛辛苦苦种大而且用背篓 背着走了好几十里山路送到我门前的冬瓜,我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在那一天,我得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财富。那是学生赐予我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财富,它将我与学生的心拉得 更紧更近。

  难忘的教师节

  2005年9月的教师节,是我人生当中第一个也许是最后一个教师节。面对着满桌子的礼物,面对着60多双充满 祝福的眼睛,我是那样快乐和幸福。学生们用捡来的矿泉水瓶精心剪编成一个个精致的小花篮,然后插上一束亲手从山上摘下 来的“满天星”或者是放上自己用毛线一针一孔编织的手套。尽管做工都很粗糙,但我始终认为那是任何摆设在高档商铺里的 名贵商品所不能媲美的。

  之后的日子里,我习惯每天起床的时候给“满天星”浇一点水。我不想让它们枯萎,我要每天早上一起床就闻到那阵 阵花香,想着我那群可爱的学生,然后精神饱满地开始一天的课程。到冬天的时候,我会戴上那双大小不一的手套。它会给我 带来无尽的温暖,伴我度过每一个需要温暖的时刻。我想,等我以后为人父了,会把这双手套戴到儿女的手上,告诉他们这双 手套的来历,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份质地朴实的温暖……

  在与佳佳同吃同住的那些日子里,除了见证“贫困”二字的真正分量外,更多的是被佳佳与孩子们之间那份无声的默 契感动着。

  在爱与被爱的和谐交融里,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被信任、被尊重、被关怀。

  在艰苦的支教岁月中,是学生们给予了我们志愿者一种力量,一种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力量;是他们给予了我们一种 勇气,一种挑战生活的勇气;是他们给予了我们一种坚定,一种使我们在明确方向后阔步向前的坚定。

  佳佳说:一束芬芳的“满天星”,一副左右手大小不一的手套,一段无声的感动,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我们是 那样清贫,那样软弱,同样,又是那样坚强,那样幸福……

  采访手记:

  在采访佳佳的那些日子里,看着他那油得黑亮、枯得分叉的头发(由于学校刚刚落成,没有井,严重缺水,只能隔半 个月洗一次头)。看着他那四处漏风的房间,看着残破的下水管口那个接着脏水的脸盆,还有那群在我眼前蹦蹦跳跳、光着脚 丫的孩子,我的心灵深受震撼。

  在短短4个月的支教日子里,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山区孩子改善生活,夏佳佳省吃俭用,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捐出 大部分来为学生购买图书和体育用品。同时,经过他的牵线搭桥,他的母校浙江万里学院为川安希望小学希望书库捐款400 0余元,大大丰富了山区孩子的精神生活。

  一位作家曾说过,生活给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充满着志 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

  佳佳无疑是享受这份高贵礼品的幸运儿。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