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会客厅:白领人群的心理事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2日22:36 央视-新闻会客厅 | |||||||||
5月2日央视新闻会客厅播出五一特别节目《白领人群的心理事故》,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平常我们提到企业的白领、企业主管,首先想到是他们风光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很强的成就感、认同感等等,但是为了获得这些,人们都付出什么呢?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经理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也基本上成为一个新的阶层,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都憧憬着能否成为一个白领,继而坐上职业经历的人的位置。但是,在憧憬的背后我们来看一个事实: 2004年4月8日晚,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心脏骤停于北京突然逝世,享年54岁。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患肠癌去世,享年38岁。2005年9月18日,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孙德隶猝死,享年38岁。2005年12月15日,前任IBM大中华区政府及公众事业部总经理李清平先生,突发心肺衰竭去世享年46岁。2006年1月21日,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民因患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去世,享年37岁。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企业家表示工作压力大,逾七成认为工作状态紧张。调查还发现,平均每四个企业家中就有一位患有与工作紧张相关的慢性疾病,而且他们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的就是长期从事企业员工心理顾问的张西超,你好。 张西超:你好。 主持人: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在这些现象背后有共同的原因? 张西超:我个人觉得有共同的原因,我在2004到2006做了两年高级经理人的心理调查就发现,比如我们说主观情感比较差的,或者压力比较大的,恰好是其中30岁左右,35岁是一个高峰期, 50岁以上感觉就很好。 主持人:重要人生阶段都过去了。 张西超:对,恰好是30岁,他们的事业是在最巅峰时期,而且工作强度也非常大,再加上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有很多家庭的,比如可能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他付出,各种原因加起来,我想可能是促成一个悲剧发生背后的原因。 主持人:怎么样判定突发死亡,不是单纯因为身体出了状况,而是因为心理上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呢? 张西超:主要判断就看平时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比方说我在处理过一个30多岁一个男性,虽然他是一个公司里很重要的人物,突然猝死,我去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的时候,发现一些规律,比如说他是不太尊重自己的身体,他的压力很大,他也不太愿意与别人交流,他的应对方式主要是一个人抽烟,拼命抽烟。他的直系亲属给他的支持和帮助理解并不是特别多。他工作强度太大,他每天工作怎么也得在12个小时以上。 主持人:每天? 张西超:对,至少,而且经常干到晚上很晚。 主持人:您说他不尊重自己的身体,身体发出信号,但是他忽略,那怎么判断,我现在是不是在承受着我不该承受的过分的压力呢? 张西超:有一个测试,我可以测一测你。当然这个测试是一个智力测试。 主持人:没测出我有压力,倒测出我笨了怎么办。 张西超:我会改变你的沟通方式,比如说你的智商没有那么高。 主持人:我的压力就来源于怕显得自己笨,这是一个压力。 张西超:我觉得你可以试一试有一个挺简单的题,智商在八九十的时候都可以回答出来。 主持人:你越铺垫我越紧张。 张西超:我不知道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觉,但我个人感觉你从跟你提示这个测试,一直到我给你呈现这个题目,到我让你真正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过程,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好,我们试一下。 张西超:我只说一遍,有一个人,假设他叫老王,他去买个摄像机,他花了六千块钱买的,他买回来以后,他觉得有点后悔,他七千块钱把它卖了,卖完以后又觉得后悔了,他又八千块钱买回来了,然后他又后悔了,不好卖了,所以找到他一个熟人,九千块钱又卖给这个朋友,我的问题是老王赚了,还是亏了,赚多少,还是亏多少,先不要回答。 主持人:他不亏不赚。 张西超:你先不要告诉我答案,我先问你考虑怎么样? 主持人:我觉得我考虑好了,我把后果也想好了,如果我答对了,就证明我智商还可以。如果我答错了,顶多证明我数学能力差一点,也无所谓,不会伤及到我真正的自尊,而且我会用自嘲的办法把这事给遮过去,你觉得呢? 张西超:我觉得成人很困难,一个成年人真的是很困难做到这一点。 主持人:承认自己智商低啊? 张西超:不是,就是成年人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像你说那种心态,实际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一,你回答的答案极有可能是错的,我可以这样告诉你,另外让大家知道你的智力水平以后,你知道成人智商很难改变,多少就是多少,后天的影响只占15%,而现在18岁以前影响过的,你现在就已经完全确定不太可能有改变了。 主持人:对,全世界都知道李小萌智商低。但是我可以对我自己有一个自信心支撑,就是我毕竟做了现在这一份工作还算胜任,还算合格,所以这个结论不会影响到我对自己的判断。 张西超:其实这个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跟刚才有没有不同。 主持人:有没有出汗? 张西超:可能不仅仅是出汗的问题,可能内心还是有变化的。假设我不告诉你这是一个游戏,是一个真实的测试,那你的反应会很多。其实这个题没有一个绝对答案。 主持人:为什么呢? 张西超:没有标准答案。我可以说他亏了,因为他杀熟,他卖给好朋友了,我认为他亏了。我也可以认为他不赚不赔,因为赚了一千又亏了一千,赚了一千又亏了一千。我也可以认为他赚了两千,做了两次生意,一次赚了一千。 主持人:所以告诉我们,当心理医生给你出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他并不是想知道那个数学答案,他是在观察你。 张西超:其实这不是测试,只是用这样一个很小的游戏,让他们觉察到紧张时候身体生理的变化。像这个气球一样,我可以给你呈现一下。这个气球我是昨天把它给吹起来的,中间都是很满的气,这个气球是我刚才吹起来的,是这么大。我现在把气放出来,它永远回不到原来的状态。实际上压力有一个很不好的结果就是,我们讲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也有把它翻译成职业枯竭,英文翻译就是燃烧殆尽,这个人快烧没了。在压力长时间状态下没有很好去应对和缓解它,就会出现枯竭的状态。 主持人:可是现在人的工作压力确实大,他可能少喝几杯水,少上几次洗手间,多接了几个电话,多签了两张单,他觉得这样更值得。 张西超:我不这样认为,时间完全可以管理,没有人比我们总理,比美国总统更忙,他们这些东西都要做的,要不做这些身体早就垮了,我们只是怎么看这个问题。 主持人:为什么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为什么为了工作不去洗手间,不去喝水,好像成了多数人一种行为方式呢? 张西超:跟整个节奏有关系,中国发展比较快,所有工作节奏都是非常快的,管理上很多事,目标管理,或者说是一个结果管理,我看重这个结果,无论如何今天必须拿出这个东西,可能很多其他个人附带的东西都忽略了。就像一个员工的心态和他的情绪出现问题,他的绩效是极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或者说绝对会受到影响,这一块在管理上或者在实际研究和应用当中并不是特别多。 目前职业经理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压力会得到缓解吗? 主持人:关注职业经理人的心理健康,八年的时间,从你们分析来看,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什么? 张西超:这也是根据不同的行业,一般几个大的压力源,比如工作的强度,个人的责任,像企业家就是个人责任和组织的氛围,以及企业的发展,这些是他们首要的压力源,一般的员工,排在第一位往往是职业发展,职业发展和学习的压力。他要学很多东西,变化很快。另外一个就是工作的强度和工作的难度,很多人要加班加到很晚,包括没有时间去休息,等于没有自己的时间,所有的时间被安排掉。包括周日周六他们经常加班,有很多企业的员工是24小时不允许关机,随时打电话找你能找着你,这也是持续的压力,他可能放松,但是这个电话你必须听到,这本身就是一个压力。你看这个板子是我给一些高级经理人做压力管理的时候,我给他们一个任务,我希望你用一幅画把你的压力画出来,这是一个经理人画的,他把自己画成一个三头六臂,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压力源,他要去喝酒,做生意某种场合要不停喝酒。他要签字,签字是要承担责任的。 主持人:他怎么还拿着一把刀。 张西超:这个刀是用作防身用的,商场如战场。 主持人:不安全感。 张西超:对,一个是不安全感,另外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必须有戒备的心理。也包括有些令旗,他要授权、要指挥。当时他画这个碗是摇摇欲坠的,好多东西可能都不是那么稳定,很容易会摔下来,包括市场,也许今年好,明年就不行,人才容易流失掉,包括现金流压力,都是他整个人,包括他最后为什么蹲着马步站在这儿,他没有办法,必须摆出最强有力的方式应对这些东西,但是时间一长,腿也出问题,裤子也破了,身体很多地方出现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高级经理人的一个压力。这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把自己画成在走一个钢丝一样,他觉得他目前做的事情承担的风险太大,但是又没有其他的路,只能走这条路,因为在前面有过一个经历,做过一次决策已经损失很多钱,这次他必须做这个决策,因为如果说前期决策马上打道回府,那个钱怎么白扔了,他现在有可能挽回来,但是前面的路很困难。我当时印象很深,他每天三点钟醒来,醒来就睡不着觉,每天都是这样,醒来也不知道做什么,就在屋里转来转去。有一天他走到这边,他可能会好一些,这个路他已经走了两年,还没有走过来,他现在有非常高的压力水平,包括身体出现很严重的问题。这个过程我们跟他很好的互动,让他使用一些更积极的、科学的一些压力应对方式,目前还挺不错的。 主持人:作为这两个人来讲,他们能把自己的压力通过图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已经走了一步,因为他已经分析自己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张西超: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压力当你面对它的时候已经在解决了。目前社会发展到现在,尤其中国这个局面,我觉着一个很重要的压力就是工作稳定性的压力,因为现在很多变革,我们经常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个变化更多指变革,如果具体到一个企业里面就是裁员或者说合并、并购,我到现在为止印象非常深的就是裁员的场面,欧美企业裁员可能中国文化背景还能接受,通常讲得比较残忍,一般都是在周五下午会通知你,其实他们是周五中午开一个会,人力资源跟各个部门经理,这时候部门经理不知道这些人要裁的,他会念名单,你们这部门有三个人要离开,有些部门经理就会很震惊,说我上午在跟他讨论今年的工作计划,我们已经谈好了。不行,这已经是决定的事情,必须让他下午走。当然另外也会特别告诉员工,我们今天也请了30个保安,他会跟你一起去收拾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给你半个小时时间收拾东西。今天离开这儿,永远不可以再回来,很多裁员原则是这样,我一旦从这个单位裁掉你,永远不可能再进到这个单位。 主持人:整个反应时间可能就是一两个小时之内。 张西超:应该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主持人:从知道到搬出去? 张西超:对,一般不会让你超过一个小时,你收拾东西,保安也跟着你,怕你再拿什么东西,他会有他的方式看着,送你出去,就完了。所以这个过程我印象比较深,印象深并不是那些被裁的人,印象比较深是裁别人的人,他们也流眼泪。我记得一个经理就这样,他说这个员工是我们招进来的,一直都是这样做着,今天让他走,太难接受了。但是没有办法,他说我没有办法,我必须依靠你们离开这儿,我才能节约几个亿美元,我才能活下来,要不然就面临很严峻的问题,你们必须要离开这里。其实在这个过程里,一个是经理的那种反应让我很难忘。还有就是这些员工,员工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他们能力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员工是他们工作效率下降,而工作效率恰好是跟他平时压力有关系,过去几年他业绩非常好,有点像我们所讲的工作狂,其实工作狂他们燃烧最快,最容易枯竭,很多事情拖到最后,工作能力明显不行。这时候企业自然不需要你了,让你离开这边。一个是从整个社会环境这种变化给人压力,另外一个就是在应对压力,甚至他可以决定你的职业寿命,如果你的压力没应对好,你出现枯竭,你很快就会被淘汰掉。 主持人:面临压力之后人应该怎么调试,可能具体的方法各种各样,有什么一个大的原则是最重要的? 张西超:我觉得压力应对其实也挺简单,我觉得有几点只要能把握好,应该是比较有效的。第一就是观念,一个人要学会尊重自己,我们很多时候不太在乎自己的身体,包括忽略自己内心的感受,其实并不是你忘记了,更多还是不太尊重自己,就像我在做压力培训的时候,我经常让所有的人做一个练习,也是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实际上就是我让他写出他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五项,不管是什么都可以,只要他认为是他生命当中最重要的。然后我让他们很痛苦的一个月去划掉,我们这些东西早晚一天都要面对,但是今天我们要提前面对,让它在你生命当中永远消失,就在这一刻,可能很多人划到最后留下的还是健康或是家人,80%的人留的都是这个。我到目前,大概做好几千个这样的活动,只有两例把工作、事业放到最后,实际上在这个过程里,我会挑战那些把健康放到最后的人,我说你既然把健康看得这么重要,那你一定在健康方面做了很多行动,你会每天生活很有规律,会锻炼,会有业余爱好等等,其实很多人都是没有的,他根本没有去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没有去把它,像他自己的选择一样对待。 主持人:基调、大的原则定下来之后,具体到实际操作上又该怎么做呢? 张西超:但是我还是特别想再强调一遍大的原则,因为它太重要了。因为我在帮助他们的时候,告诉他们很多方法都没管用,过了一段时间他回来说你这个方法没什么作用,还是原来那个样,实际他都没有去做,因为他还是没有那个前提。 主持人:或者说我的生命是我的,我觉得无所谓它就无所谓了。 张西超:持这种观点的也有,毕竟还是比较少。另外一个就是他可能真的没有认真思考过,因为他没有真正失去过,跟他工作相关的生命其他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他的亲人亡故的时候,我就亲眼看见这样一个个案,因为工作太辛苦,也是得了疾病死掉,不到40岁。当我看到他的家人和小孩去目送,马上要火化,整个痛苦生死别离的场面,我触动很大。也许那一刻他会很明白,各种功名利禄都不重要了,亲人是最重要的。这样不是说,非要去经历才能感受它的重要,所以我在那个活动里很残忍,让他们前提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让他们去抉择,让他意识到这些东西,其实所有人也都可以这样算一下,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写出来,因为它早晚一天会离开你。 主持人:今天张先生还给我们带来一个电影的片段,让我们也去体会一下,我们来看看。 (法国电影《美丽人生》片段) 主持人:这个电影您拿来给我们的提示是什么? 张西超:这个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最大的提示就是积极的态度,除了我们刚才讲的重要前提以外就是积极的心态,这个电影是一个很真实的写照,这个小孩始终在一个快乐的氛围里边,这个爸爸内心也没有感到痛苦,他觉得这是一个现实。 主持人:最让人好奇的就是这个爸爸的心理状态,他要给孩子创造这么一个假的快乐的状态,他是承受更大的压力,还是说这个快乐已经让他也都相信了呢? 张西超:其实在没有进集中营之前,他去约他的女朋友,就是这个小孩子的妈妈,第一次约会的时候,正好天不作美,下大雨,而且他的车出车祸,方向盘掉下来,很多很多这些,平时我们说的糟糕的事件,他都没有看成是很糟糕的,他觉得这是最难忘的,下着大雨,我还给你铺了地毯,多么难忘、多么美好一个夜晚,实际上是一个人基本的态度。 主持人:但是在过去我们对精神胜利法都是持一个嘲笑的态度。 张西超:对,因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阿Q,阿Q跟这个还不太一样,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对现实积极的肯定,而且是现实的,不参加一些幻想和梦想在里面,只不过是我一种态度。 主持人:如果一个悲观的人您让他顺其自然的悲观,和让他强迫自己乐观,哪个对他压力更大呢? 张西超:其实悲观和乐观不是强迫,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比如说一个跟能力相关的,一个技能的东西,我们学习起来可能很困难,但是一个态度学习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尤其是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那么一点点,但这一点点恰好能够要你的命,美国有一个叉车工叫迈克,他是开叉车,结果有一次叉车坏了,在里面修叉车,门就锁上,他就出不来了。他就拼命敲门,当敲到手都敲破了,还没有把人叫来的时候,他已经很绝望了,他告诉自己完了,所以他用血手写了两个字,在那儿写了两个字,完了。第二天门打开的时候,迈克已经死了,而且是冻死的。很奇怪的是,在叉车出事故的时候,关门的时候,电源就已经断了,知道那天要做检修,没有通电,当然里面也会冷,但不会这么冷,迈克还是死了。所以我坚信,认为一定会死的人和认为一定不会死的人,他们两种人群死亡率是不一样的,所以积极和乐观有时会要一个人的命,其实我们在现实当中也是这样,尤其在压力面前,如果你是一个很悲观的态度,很快可能就身体也垮了,心理也垮了。我们特别强调第二天要有一个很积极的心态。 主持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关注和研究和辅导,您所接触到的企业员工或者职业经理人,他们对压力、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度有变化了吗? 张西超:应该是有变化的,我们这里面有两个数据,因为职业经理人我在2004年到2006年做的两个调查,寻求心理帮助百分比增高了8%了,大概有一半的人,48.8%大概是这个数据,他们都是愿意接受或者想要去接受心理的帮助,在员工里边,大概70%多。 主持人:在整个企业员工里面,为什么企业经理人特别被关注到呢? 张西超:因为其实在压力的背后有很多东西,比方说情绪相互感染,一个经理人可能手下有很多员工,这个员工的压力水平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他的上司影响,一个经理人心理压力处理不好,可能涉及更多人。另外,企业经理人承担责任更多,在某些方面他的决策影响面也会更大。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以前在精神病院门诊做医生,后来为什么把关注度逐渐聚集在企业的员工上了呢? 张西超:当时在精神病院有两种感觉,有一部分是精神病患者,有一部分可能提的问题是这样,他是很严重的自卑,或者他因为小孩教育问题,夫妻感情问题,或是规律压力过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精神科作为医生主要依靠精神病药物,包括马上开药,写到这儿的时候我觉得没什么可写,因为没有特别的药物来治疗夫妻感情问题、一个人的自卑问题。 主持人:这些人只是心理上出现问题,但是并没有到需要服药才能治疗的程度上。 张西超:对。 主持人:你一开始在医院门诊工作,是一对一做咨询、治疗工作,到后来接受企业员工心理顾问,就是对一个群体进行咨询,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带来的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张西超:精神病人可能我使用很多手段是药物,但现在在企业做员工心理帮助,这个实际上是用我的生命来影响别人,心理咨询就是一个触抚生命的过程,我们拿什么去触抚,并不是拿手,而是拿自己的心灵或者拿自己的生命来触抚另外一个生命,在他需要的时候。我想这两个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可能那面用药物多一点,这面用自己生命会多一点。 主持人:后者这个方式更是燃烧自己的方式。 张西超:谈不上燃烧自己,但是我想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吧,或者是一个相互互动影响。 张西超:从我的现实的体验当中,我觉着后者,我耗费情感或者说心声投入更大一点,消耗会更大一点。 主持人:但是从中你反而觉得自己的生命更灿烂? 张西超:是这样,因为在心理的帮助的过程当中,当你看到一个生命,我们说很通俗的话,好像是死了一半的状态,突然变得很灿烂,我想这个成就感是所有做我们这个职业里面体验最大的成就感了。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四晚20:30-21:00 《新闻会客厅》周五特别节目《决策者说》播出时间: 周五晚20:20--21:00 新闻会客厅 会见新闻当事人,敬请收看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会客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