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翟城“乡村试验”遇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5日18:25 《小康》杂志

  当一批知识分子以河北翟城为试点,热情高涨地开展“乡村建设”,却被讥讽为“秀才下乡,中看不中用”时,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是农民目光短浅,还是我们根本就不懂农村?

  采写/《小康》记者张志

  “通过这一段时间接触,我感觉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后称学院)的工作人员,好像是在按自己的想象和需要进行‘田园牧歌’似的乡村建设,而不是根据翟城村农民的需求开展工作。” 3月13日,一位到学院义务植树的某大学学生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认为,学院的一些做法背离了农村的现实。

  其实,对于翟城村民来说,“乡村建设”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儿。早在1926年,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就到这里开始了“乡村建设”实验,翟城这个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东部的小村庄,由此成为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农村合作社所在地。

  2003年,被称为“温三农”的温铁军延续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理念,在这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培训农民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但是两年过去了,许多村民却对学院表示出了种种不满,“我们欢迎他们到这里建学院,是想让学院为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做些贡献。现在时代变了,再照搬晏阳初当初的一些做法,肯定不行。”一位村干部有些激动地说。

  学院接续“晏阳初”理想

  “建学院是很偶然的。”3月13日晚,刚开过村委会的村支部书记米金水向《小康》回忆起学院成立的背景。

  米金水说:“2001年村子花几千块钱,请南方的一位专家来给我们看看如何调整农村种植结构,当时这位专家就提出一定要打好‘晏阳初’品牌,以后的农产品就可以用‘晏阳初’商标。”

  2002年,中国改革杂志社总编辑温铁军,以《中国改革·农村版》为平台掀起了全国大学生下乡支农调研的民间浪潮。2003年春节,《中国改革》编辑邱建生带队在翟城调研,并为其所住的农家写了一副春联:念先辈平民教育诚可嘉,看今朝乡村教育慨而慷。”

  这副春联引起了米金水的注意。“我一看,原来他们也对晏阳初感兴趣,我就觉得村子的机会来了。” 米金水说,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在这里重续晏阳初“乡村建设”的理想。

  2003年7月19日,翟城村花39万元买下了村西一所废弃的中学,作为学院的校址。米金水不无自豪地对《小康》说:“我在喇叭上一说这个想法,仅仅两个小时村里就筹够了30万。”

  村民没有得到实惠

  当晏阳初学院在翟城落脚时,许多村民以为办学校了,用不了多久村西边就会有大片高楼拔地而起,各地学生云集于此⋯⋯ “当初我们以为,最低他们也要引进点外资或者办个厂子什么的吧。” 一位村民说。

  经过两年的观察,大多数村民已经从当初的幻想中走出来了,大致感受到了学院是在做些“长远”的事,但村民大都对学院两年来的做法评价不高。

  2005年9月22日,凤凰卫视播出了一部关于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片子,题目是“秀才下乡”,这是对学院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的一次质疑。

  “秀才下乡”节目报道,晏阳初当年在这里进行了猪品种改良,使当地的“定县猪”远近闻名;还搞了优质棉花育种,给村民们带来更多实际的好处,但现在的学院却是在“玩虚的”,只是不停地建房子(“地球屋”——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生态房屋)。

  据一位学院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也引进了一些良种,但是收成上和老百姓得差不多,有些还不如当地村民收得多。

  村民对学院的不认可,“主要原因是学院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少物质上的利益。学院并没有给村里‘办厂子’‘跑项目’‘引外资’,村子的经济发展状况没有明显改观,村民也没有得到多少眼前的实惠。”一位研究人员在自己的调查报告中写道。

  翟城合作社名存实亡

  “其实学员还是为村子做了不少事情的,对村民在技术、资金上都有一些支持,虽然数目不多。”米金水对《小康》说:“学院成立之后,陆陆续续开始搞了一些农业技术的讲座、研讨会和文艺活动。在学院的推动下,翟城村里还成立了诸多的协会,如老年人协会、妇女协会、村民读书小组等等,甚至为搞一个春节联欢晚会,村民们自己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筹备组织,对此村民一度表现出空前的热情。”

  但是,这种文化活动范围总是有限的,它面临着如何持续的问题。而村民真正得到了一些实惠的是学院帮助村里组建的翟城合作社。

  2004年5月4日,在学院的推动下,翟城合作社由134户翟城村民自愿参加,每户交纳了100元股金,并选举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合作社最开始做的事情就是统购统销种子和化肥,因为是130多户一同去采购,在进价上可以比个人购买便宜,也有质量保证。合作社在购进种子和化肥后,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村民。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对具体执行者的监督却成了问题。

  就在合作社统购农药的过程中,有一位理事因在为合作社购买农药的时候,想低于合作社的销售价格,捎带出自家用的农药,结果被揭发了出来。

  最后的办法是承包,把合作社统购统销的任务承包给一个人来做,但是一些社员指出,这些承包者和那些小商小贩又有什么差别呢?因此村民意见也很大,第二年合作社又收了回来。

  除了统购统销种子化肥农药之外,合作社一直想法找些合适的项目,最后的意见是成立一个建筑队。但是,五六千人的翟城村里并没有什么活儿可揽。建筑队搞不起来,统购统销也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合作社还有什么可做呢?一度引人注目的合作社就此名存实亡。

  谈及翟城合作社的坎坷,温铁军表示:“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不能指望合作社一年多的发展就把问题解决了,合作社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翟城合作社也不例外。”

  农村需要“扎根”的人才

  3月13日,米金水带着晏阳初学院的工作人员到定州市农业局找蔬菜种植、土壤方面的专家,以期为学院下一期的农业技术培训做准备。然后,他还要到能源办为学院请沼气池建设方面的专家。

  “学院现在人手不够,剩下的差不多都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他们)人不熟,又没经验,说到底还是缺人。” 米金水对《小康》说,当前学院的主要工作人员年龄平均在25岁左右。由于缺少人才,69岁的米金水不得不亲自去做一些事。

  “学院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发挥人才的比较优势。那些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最大的价值是发挥专家和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而不应该把自己的精力花在和农民比种地上。” 一位曾到过翟城的某大学博士说,现在农村缺的是有市场头脑、懂营销的人才,没有这方面的人才,生产搞得再好,农产品也难卖得出去,最好是学院能够增加这方面的培训,多培养这样的人才。

  “学院成立最初的理念不能很好的统一,因为学院的人员流动性很大,不可避免地在思想连贯性上产生问题。” 最早参与学院建设,现在已经离开翟城村,正在海南开辟新的乡村建设试验基地的邱建生认为,现在学院的很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些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乡村建设的意义,对农村缺乏感情,不是真心愿意到农村来扎根的,很多学生只是到这“体验”一下就回到城里去了。

  邱建生说,这其中有两个深层的原因:一是国家的人事制度缺乏让农业技术人才回归到农村去的机制,很多人才宁肯留在城市打零工,也不愿到农村去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二是教育制度上存在的缺陷,不能够培养足够多的适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人才。

  乡村建设不能“炒旧饭”

  在邱建生看来,缺少人才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这两年的试验可以说是‘炒旧饭没炒好’。”他认为,学院没有把晏阳初的思想和实用技巧很好地学习和运用,这才是村民对学院不满的根本的原因。

  邱建生解释说,“没炒好旧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没有认识到“旧饭”价值的,把“旧饭”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反而去学韩国,认为韩国的新农村建设就是最好的,殊不知中国的晏阳初在七十多年前搞的乡村建设是很中国化的,很适合中国国情的;二是虽然认识到“旧饭”价值,但是技术不到位,不能把“旧饭”炒好,没有把晏阳初的思想精髓运用到当下的农村建设中去,只是简单照搬晏阳初的一些做法,事异时移,当然不会再收到当年的好效果。

  “学院在发展上遇到一些困难,村里还是全力支持的。不过,如果总是不出效益,以后村民的态度就更难估计了。”米金水一再向《小康》表示,学院不能再固执地信守那些不切合当地实际的理念了,如果他们能转变自己的角色,更多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把村子的一些好苗子培养起来,相信学院还是有很大前途的。他说:“我们可以等。”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