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离休闲之都有多远:商业迷雾下的休闲滥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7:51 观察与思考 | |||||||||
杭州:离休闲之都还有多远? 观察记者 袁华明 或许从“爱情之都”到“东方休闲之都”,杭州从理想主义的浪漫中实现了现实的回归,开始了实实在在的城市品牌塑造;从中国休闲国际论坛的隆重召开到投资数十亿的世
杭州的美不仅仅在西湖,还有如珍珠散落般的人文历史、名人踪迹、民间传说、老店故居、传统佳艺和勤奋又闲适的生活方式。从现实看,杭州拥有理想的区位优势与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与深厚的休闲文化底蕴,以及地区经济的发达、休闲设施的逐步完善与已经颇具规模的消费场所,这一切都是杭州发展休闲业的有利条件。但休闲业在杭州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杭州市离世界休闲之都还有不少的距离。 “旅游奥运会”垂青杭州 29岁的徐路是杭州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他的业余生活是这样安排的:经常去健身房,有空看看电影,周末和朋友们泡吧更是固定节目,去年“十·一”黄金周去了一趟马尔代夫,“超女”到杭州开演唱会,他也会给自己的偶像张靓颖捧捧场。虽然徐路这种休闲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城市里还不是绝对主流,但他们的基数在迅速扩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交通工具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一个休闲消费时代正在走近。 泡一杯好茶,远眺西湖的浓妆淡抹,这是休闲;置身五光十色的舞厅,发泄心中的郁闷,这也是休闲……休闲并无定式,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关键在于保持心态的放松。随着时代前进的浪潮,休闲的方式也开始多样化。作为一个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正向着打造休闲之都的目标迈进。休博会在杭州的举行则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可以预见的是,休闲娱乐产业将在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能量。 作为全球休闲旅游业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世界休闲博览会,2006年4月22日在杭州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聚集到了杭州。未来几年杭州将会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休博会进一步推动杭州休闲业发展,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国际休闲经济的舞台,这不仅是杭州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提升杭州的国际形象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988年在加拿大的路易斯湖首次召开世界休闲大会,接着1991年在悉尼、1993年在印度、1996年在威尔士、1998年在巴西、2000年在西班牙,每次大会都有其主题,讨论全世界关心的休闲话题。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持续时间为4月22日至10月22日,其主题为“休闲改变人类生活”。 杭州自古就是一座流通频繁、商贾云集的消费型城市。杭州人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生活化的艺术不仅表现在伞、扇、剪、筷、席、杯、布艺和茶叶上,也体现在桥、塔、楼、阁、厅、院和园林中。杭州有许多值得自己骄傲的荣誉,如中国重点风景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居民治安满意率最高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国际最高奖等等。 数年前,当时的专家指出,在21世纪,以休闲、旅游、娱乐、体育、健身、艺术、文化传播等为主的“休闲经济”,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休闲产业将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支柱产业。而当杭州高举起打造“未来的世界休闲之都”的大旗时,争取申办旅游界的“奥运会”—世界休闲博览会,便成为杭州人的目标。对于一个孕育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一个拥有着江河湖海的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一个人均GDP跃上3000美元并正飞速发展的城市而言,申办休博会已经不是一个梦想了。 休闲盛会下的杭州休闲 著名未来预测学家格雷厄姆·T·T·莫利托认为,休闲是新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中的第一引擎。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工业化、信息化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科技缩短了人们的劳动时间,人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多,休闲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中,休闲经济将成为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全球性的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休闲文化研究的首创者于光远先生,早在1993年,在给广州一个从事旅游业的企业题字时,曾写下了这样几句话:“玩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杭州要成为休闲之都一定要在玩上面下功夫。要根据目前休闲业发展的趋势,主动出击,开发设计出合理的、有个性的、有特色的、自主化的休闲旅游产品。 杭州以西湖山水闻名世界,因此,杭州的自然山水资源也就成为核心的休闲资源。杭州的休闲产业离不开观光旅游产业的支撑,其丰富的景观资源始终会对中外休闲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经过数百年的不断经营,杭州已基本形成“一湖、二峰、三泉、四寺、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的格局。而新近完成的西湖南线、西湖西进和新湖滨景区建设三大工程,更是展现了一个精致而大气的西湖新形象,构建了一幅山水相依、山抱水环的自然美景。置身杭城,处处可赏景,处处可休闲,其资源的综合性、多样化、集中度是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企及的。 近几年来,一大批国际连锁休闲企业纷纷进军杭州,星巴克、哈根达斯、天使冰王等知名品牌使杭城的休闲品位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这些支持型的休闲资源本身只是一种辅助与点缀的功能,但当它与城市的特色、文化底蕴有效结合时,便能相得益彰,体现出独有的竞争优势。杭州的“西湖天地”将江南园林的理念加上时尚的元素,用玻璃房来造就各个场馆,使自然的元素得到尽量的渲染;南山路的酒吧、茶吧、咖啡馆与西湖南线景观融为一体,同时又赋予其浓郁的艺术气息;武林商圈、湖滨商圈、吴山商圈的形成使杭州的购物环境更迈向高档化、国际化,西子霓裳正与国际时尚的脉搏共同跳动…… 从2005年7月26日开始,杭州日报和解百联合推出“我最喜爱的休闲方式”评选,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经初选整理出20项休闲方式候选名单。根据短信支持率的高低排名,评选出的“十大我最喜爱的休闲方式”分别是:爬山也可以爬出格调;下乡野趣游、农家风情足;垂钓别具一格、鱼儿有来有回;闲来走路、其乐无穷;早起锻炼、想舞就舞;偶尔上影院、痛快赏大片;面朝西湖读新闻、最是无拘无束;掌勺之乐、美味我做主;淘书、将读书进行到底;种片蜿蜒青藤、绿化你我家园。其中“爬山也可以爬出格调”,短信支持率高达89%,位居十大休闲方式之首,可见市民对于登高一览、纵情湖光山色这一杭城特色休闲方式的热衷。有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与上海相比,可以发现杭州的休闲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问卷“您一般每月将收入的多少用于休闲消费”的回答中,杭州休闲消费市场大多选择“1/20—1/10”的收入支出比例,占到47%;选择最小比例“1/20以下”以及“1/10—1/5”的人数比例大致相当,分别占23%和22%。而在上海,有65%的被调查者愿意将收入的“1/20—1/10”用于休闲消费,另外,愿意将收入的1/5甚至更多用于休闲消费的占到10%,比杭州高出两个百分点,只愿意将收入的1/20甚至更少的部分用于休闲活动的上海人只占到7%,明显低于杭州市场。这一方面说明杭州的休闲产业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杭州是一块非常具有潜力的休闲市场。 休闲之都的梦想 历史上的杭州是一个在马可·波罗笔下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在历史与现代之中,杭州无处不流露出柔美,又带有一丝悠闲的风韵。随着世界旅游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假日经济的兴起,“天堂”杭州吸引了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海内外游客;随着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人居环境改善国际最高奖”,杭州成为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随着宋城、杭州乐园、未来世界等主题公园的兴起,杭州成为中国热闹的都市中的一块休闲胜地。 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总想在“天堂”之外为自己塑造一个更有国际分量、更符合国际化旅游都市的名分。2001年借助“中国休闲经济国际论坛”在杭州举办之际,来自于国内外的休闲理论专家和世界休闲组织的官员们真正领略到了杭州的魅力。世界休闲组织主席杰拉德·凯尼恩说,杭州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潜力的休闲都市。当时,官员和企业家们都纷纷表态。中共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杭州要力争举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将杭州打造成为中国的‘休闲之都’。”浙江省旅游局局长纪根立说:“杭州将在十年之内成为‘世界休闲之都’。”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唐广洪说:“杭州完全有条件成为中国的‘休闲之都’。”投资建设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的杭州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说:“我们用实际行动支持杭州成为‘东方的日内瓦’、中国的‘休闲之都’。” 在杭州,闲时去茶馆、酒吧、KTV已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最多的消遣节目。杰拉德·凯尼恩曾说过,休闲是一种渗入城市骨子里头的生活状态,社区的一个小型健身场所,广场的一场小型露天电影,池塘边的一次垂钓,都是休闲。有人认为休闲同样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德国人的休闲就是“宝马”加大海。拉上一家子人,阳光、沙滩、冲浪,轻轻松松地躺上一星期;美国人则认为休闲等于全身心放松,或钻进大森林去尽情撒野,或跑到国外去发狂溜达……而眼下的中国人有类似习俗、爱好、资金和时间吗?东西文化的落差决定了对休闲的观念、认知、做法不同。中国人思维中的“休闲”(放假)几乎成了做家务、带孩子的代名词,或者摆开八仙桌招待宾客,沉湎于砌长城、甩扑克之中。 对于杭州打造休闲之都的梦想,有识之士也提出了另一番理由,认为“杭州这些‘天生’的优越条件同样适合其他类似的定位” 。比如之前引起市民关注的“爱情之都”就是一例。杭州有这么多的有关爱情的美丽传说和故事:红梅阁、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古至今那么多,叫个“爱情之都”不会错吧,可杭州百姓不买账,说按这个逻辑推理,杭州更应该叫“悲剧之都”。杭州市旅游局一位干部说,类似例子还能举出不少,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千百年来古人给予杭州的名言,叫起来又响又亮,两三年前有人提出此语可为杭州旅游产品定位的建议,应该不会错吧。可讨论起来偏偏通不过,其理由很简单:认识的不一致性。于是有了以下结论:“杭州定位休闲之都为期过早,有待认定。 杭州人懒得休闲? 杭州的确存有南宋遗风,擅长吃和玩。杭州人还得了“懒旅游”的雅称:游到一个地方就浑身不想动了,嗑嗑瓜子打打牌充当逛景。一位上海旅游公司的老总用带有剖析的口气说:其实杭州人最不懂得休闲,头脑中没有休闲概念。他的话得到众多外地旅游界人士的认同,一致认为“杭州游客最难拉动,杭州市场雷打不动”! 浙江省海外旅游公司的一位经理说:认定一个城市能否成为休闲之都,首先得从其软件和硬件来审视。那么杭州在这两方面准备得怎么样呢?他说现在杭州软硬件肯定跟不上,也不具备。休闲设备档次最高的除钱塘江边上的之江度假村外,好像没有别的地方了。杭州之江度假区名曰度假,其实休闲份儿很少,尽管有高尔夫等高雅设施,但老百姓却无缘“休闲”。杭州茶室闻名全国,算是休闲“龙井茶虎跑水”的好地方,若较起真来,真正能称作休闲的有几家?钓鱼应该可划进正正规规的休闲场所,可搞了这么多年,没有一家能上得了国际水准,鱼儿可能还是人多。要说烙有休闲标志的吃、住、行、购、娱及特定产品,那和国际标准差得更远了。像西湖,乃至周边的宋城、未来世界、东方文化园、浙西大峡谷、千岛湖等,说到底还是乱哄哄的观光旅游。有专家说,一座休闲之都整个接待设施至少30%要符合国际休闲这个条件和标准,且整个城市建筑格调、色彩、尺寸都要围绕休闲这中心转;市民的素质、游人的观念和生活的环境都要围着这中心转—杭州不再下十几年的功夫怕进不了休闲之都的角色—这并非危言耸听。最好的办法是杭州先走上“休闲和会展旅游结合”的路子,这才为上策。 而在2005年3月,一个由浙江工商大学推出的关于“浙江省休闲经济发展新思路”的调查结果令人吃惊!玩游戏、休闲阅读、谈恋爱成了杭州大学生的三大休闲方式。浙江工商大学的调研小组成员经过几个星期的时间,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五大高校发放了两千份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发现,在杭高校大学生的主要休闲方式中,玩游戏、休闲阅读和谈恋爱分别以30.40%、17.99%、14.49%的比例而排前三位。此外,体育活动占了7.71%,偏爱打牌的7.48%,逛街和旅游的人数也不少。对此,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仲尧教授说:“人们的休闲方式往往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气度和品位。而大学生作为这个城市里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群体,肩负着建设这座城市的重任,调查显示的结果令人感到担忧。” 除了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一些硬件建设也降低了杭州人休闲的兴致。说到硬件设施,杭州目前面临两大瓶颈—交通和电力。杭州的机动车每天以300辆的速度直线上蹿,日益暴露出道路交通建设的相对滞后。浙江省统计局曾对全省11个市的城市交通作过抽样调查,杭州跻身最不满意城市之列,有57.8%的市民认为市区交通堵塞情况比较严重。这也许是杭州踏往休闲之都最大的“绊脚石”。试想,如果在去西湖的路上,单堵车就耽搁了个把小时,再旖旎的风光、再悠闲的心情也将因等待的烦躁而大打折扣。再说电力,有时缺少的夜景灯光照明也许是电力不足带来的最直接负面影响。“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在多少个夜里,眼看着通体明亮、璀璨剔透的宝石山,眼看着树影婆娑、灯影绰约的西子湖,闲适的心情油然而生。更进一步说,电力设施的不完善,影响的不仅仅是风景本身,炎夏隆冬里被限电的酒店、商场本就是“休闲”乐章的一丝杂音。 此外,公交车、出租车的服务水平还跟不上世界发达休闲城市的水平,酒店、旅馆的服务水平还不上档次。尤其酒店、各种服务场所的服务人员的英语水平有待提高。杭州是面向国际的一个旅游休闲城市,外国游客在旅游休闲市场中占到很重要的一部分。假如不能很好地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东西,那么很难想象这些外国游客下一次还会到杭州来游玩;假如能和他们沟通交流,不仅能知道他们需要些什么,而且还能加深杭州这个城市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就会推荐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到杭州来玩,起到了连锁效应。 商业迷雾下的休闲滥觞 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休闲产业的关联度较高,产业带动能力较强,尤其对康疗业、会展业、观光业、度假业、娱乐业、传媒业等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使酒店、航空、铁路、餐饮、银行、保险等众多产业加速发展,还对轻工、纺织、建材、交通等相关行业的产品升级起到了导向作用,并推动商业、金融、邮政、电讯、运输等产业迅速发展。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休闲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主要方式,以旅游、娱乐和运动等方式为基础的休闲产业扩展到了发达国家的各个产业中。以美国为例,在靠休闲消费驱动经济模式中,休闲产业已成为美国第一位的经济活动。1990年的调查统计表明,美国用于休闲的开销超过10000亿美元,大约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3,由此带动的直接就业人员占到美国全部就业机会的1/4,间接就业甚至占到了1/2。可见,休闲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巨大的。 随着休闲产业的发展,西方国家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已经不再局限于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大量地投入休闲产业,发展起一系列的休闲增值服务。如当互联网以势不可挡之势发展时,伴随而来的网络游戏、网络视听也大踏步进军休闲市场。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各类娱乐大片也以更虚拟的或更逼真的形态抓住人们的魂魄。在新的播放技术下,工作、购物等场所常常响起悦耳动听的音乐,使人们感觉到休闲方式已经成为无孔不入的因素。人们可以居家工作,或者在休闲场所从事商务活动,工作与休闲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化”。新经济的发展和新资本的投入,为休闲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 当然,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迅速发展经济,为色情业、赌博业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休闲观念的庸俗化,使得嫖娼、赌博等堂然登上休闲产业的舞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休闲经营者往往唯利是图,而不深究休闲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内涵。于是,在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道德沦丧、犯罪率升高、社会不稳定等现象也随之产生。由此可见,不健康的休闲产业可以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付出巨大的代价。 国际上的休闲服务越来越注重规范性和配套性,并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在一些欧美国家,美容顾问、心理咨询师、调酒师、健身教练等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同时他们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开始向个性化发展。在参加一些康疗型的休闲项目时,有关的服务人员将会就顾客的健康状况、个体特征提供相应的配套项目。从职业角色来看,国外的休闲服务岗位更为丰富,私人健身教练、私人美容顾问、网球陪练员、花艺师、品酒师、宠物顾问等都已经成为成熟的行当。这些杭州目前都还不具备。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王国新提出了新的休闲观:休闲产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休闲经济这个概念也正在学术界和企业界被接受。目前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南方或沿海地区对休闲需求较大,可以发展类似产业。他还认为休闲尚需政府支持,如公园、博物馆,国外不收钱,是种福利。而中国,包括杭州和其他城市一般都得买票,且价格不菲。他认为,政府的任务是要尽早完善休闲产业的社会支持系统,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政府管理、产业和教育与科研等系统。如果杭州要成为休闲之都,政府须通过政策系统(由涉及休闲产业发展的立法、执法机构和立法程序构成)确定一套政策法规来指引休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些政策法规规定了休闲产业的行业范围、作用和地位,引导休闲产业向着有利于政治、社会、经济的方向发展。政策系统反映了政府对休闲产业的态度及支持力度。 最需要的是 休闲与文化的联姻 在一份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完成的《大力发展具有杭州特色的休闲产业》课题中,提出了具体建议。在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应将休闲产业纳入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之中。城市规划部门必须考虑公共休闲设施和服务的种类、人均占有量、布局、可入性以及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制定出一套可操作的标准,统筹规划和实施。休闲产业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投资作用明显,对国民经济贡献很大,应在金融、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必要倾斜,增加产业有效供给。应尽快出台和完善行业指导政策与管理办法,引导休闲产业朝着公平、有序、竞争、开放的方向发展,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休闲产业的经营与竞争。注意发挥专业协会的市场协调功能,适应居民消费趋势,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知识含量,注重扶持发展休闲装备业,以形成和维持有效竞争目标。在产业布局上,以西湖风景区、之江旅游度假区、休博园项目为重点,以沿钱塘江、富春江、运河为水线,带动千岛湖、余杭良渚文化区域的发展,点、线、圈有机互动,短期内争取5年将西湖区首先建设成休闲文化中心,结合江南水乡特色,以运河为载体建设城北与北郊观光休闲文化长廊,开发临安的天目山森林休闲区和青山湖水上休闲区,沿交通干线、旅游线路和水系开发沿江、江南、西郊园林式休闲村落,在中远期将休闲产业布局覆盖周边卫星城市、组团、乡镇和农村。 目前杭州的休闲产品的个性仍不够鲜明,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深刻理解。虽然杭州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类旅游休闲场所和设施,如以宋城、杭州乐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类;以五大博物馆和浙江图书馆等综合性文化设施为代表的文化娱乐类;以黄龙体育中心等为代表的体育健身类;以杭州大厦和武林女装一条街为代表的都市购物类;以楼外楼和张生记等新老酒家和各类休闲吧与茶室为代表的休闲餐饮类。但休闲旅游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有些人造景区和娱乐场所虽然经济效益不错,但对外地游客来说,在其它地方也可找到替代者,难以形成强烈的吸引力。总体上看,杭州休闲产业还缺乏文化资源与休闲项目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也没有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性组合开发。目前杭州文化休闲项目处于分散的、浅层次的、粗放式的阶段,这与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与世界休闲之都的要求极不相称。 休闲和文化联姻,是休闲业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使杭州的休闲产品具有特点和品牌的竞争力,最好的办法是给休闲产品注入文化品位和人文含量。运用文化内涵的深化来提高品牌号召力和亲和力,形成品牌个性。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最典型的现象在杭州都有十分突出的表现,如古人类的文化—良诸文化;物产文化—丝绸茶叶等的文化;宗教文化—东南佛国;艺术文化—飞来峰石窟等;民俗文化—西湖香市、钱江观潮等。从文化角度来看,“清水绿山、丝府茶乡、东南佛国、文物之邦”16个字高度概括了杭州的文化积淀,同时也是挖掘、开发,进而形成杭州休闲旅游品牌个性的方向标。 对“文化”的提倡,是一个产业进步的号角。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场管理处的夏老师认为杭州娱乐休闲企业开始转向文化层面的追求,正是城市审美趣味的进步,体现了物质满足之后的精神追求。“经营者考虑的首要内容就是如何盈利,如何使企业更长久地生存。”她表示,文化主要集中在事物的细节之处,对于娱乐业,则是装修、选歌、服务上体现出的风格。“不仅是用资金堆砌,而要有自己的理念,有更趋向于人性化的设计。”而这种理念,则是要求经营者从自己的生存环境中跳出来,“人吃饱后还想要什么,这就是精神。”娱乐业审美观的提高,就像书画、时装的发展一样,事实上是一种艺术哲学上的文明,拥有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以礼相待的交往方式、从容儒雅的人生态度也会随之而来。“杭州是休闲之都,自然需要文化的积淀。” 杭州师范学院的张玲蓉老师认为,如何将文化转化为休闲生产力是关键。首先,杭州需要一个集约式地展示杭州历史与现代文化的、具有休闲旅游观赏价值的核心项目。这个项目,能让国际的休闲旅游者通过它得到个性化的休闲愉悦,并在短时间内直观地了解杭州的历史与现实的各类文化的精粹。其次,依靠杭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风景开发杭州的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和景观房产。如对萧山航民村高效农业园区、富阳红灯笼外婆家等景点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杭州的休闲农业景区。同时,控制性地开发苏堤和湖心亭的休闲垂钓区;趁旅游西进的东风,重建蒋村荷塘、芦荡,重现郁达夫笔下的“十里芦荡”壮观景区,使之成为杭州的休闲渔业基地。再次,用重视历史的信息、借助名人的光环效应和开发独特的地域文化等方法来挖掘文化的内涵。如依托“丝绸之府”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发丝绸文化旅游;依托西湖龙井茶的美名,发掘龙井茶文化内涵,开发杭州的特色茶艺,形成新型茶文化圈。 结语:休闲城市的潜力 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这是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资本,但目前为止,杭州市甚至整个中国都还没有足够的经营休闲产业方面的经验。无论从道路交通等硬件建设,还是从杭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等软件环境来说,杭州构建休闲之都还有一段路要走。 专家指出,杭州这几年的环境建设有目共睹,这本身就是杭州打造休闲之都的最大资本,可是细细想来,休闲设施的建设却仍跟不上人们对于休闲活动的需求。 制约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专业人才,缺乏系统的专业教育。休闲教育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盲点,国内只有寥寥几所院校开设了这方面的专业,一般只是作为旅游系、体育系或人文专业等的补充。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材选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不足。大部分休闲从业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专业培训,直接影响到休闲产品的服务水准。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研究、理论指导及专业知识的传授,一些休闲经营者、管理者也往往囿于现状,难以对现有的休闲服务及经营提出改革创新,限制了休闲产业的发展。 早在1918年,美国联邦教育局就将休闲教育列为高中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这个“中心原则”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时间去培养他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那么,这种闲暇将会重新扩大他的力量,并进一步丰富其生活,从而使得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相反,滥用闲暇时间将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其公民意识。由于立法的作用,工业化环境中的生活将趋向于缩短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虽然被缩短的工作时间有助于减少由于长时间工作所带来的有害反应,但它们也增加了对接受休闲培训的重要性的认识。有鉴于此,作为我们的一个目标,有关如何使用休闲的教育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