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浙江义乌传奇: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16:53 观察与思考

  义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奇迹,义乌市场的变迁如一幅画卷,义乌昨日的传奇似一个谜团,义乌明天的辉煌像一声召唤。

  20多年的发展,弹指一挥间,短暂而又漫长。20多年来,义乌由农场走向市场,由农而工、由商而富,谱写了一段兴商建市,积极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工商业反哺农业,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佳话。

  -观察记者傅宏波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之一是老远就能听到一种“笃、笃、笃”拨浪鼓的敲打声。这时候,小伙伴们条件反射似的立刻四散行动,翻出家里的废铜烂铁或者鸡毛鸭毛,因为这些东西可以换到糖吃。

  也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一边嚼着糖,一边从大人们的聊天中,隐隐约约知道浙江有个叫义乌的地方,这些挑着货担,手里摇着拨浪鼓的就是义乌人。

  义乌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历史上的这个古越之地交通不便,资源贫乏,人均耕地稀少,几乎没有工业可言。

  但300多年的“鸡毛换糖”原始交易、20多年的小商品市场发展、商品交易额连续10多年位居全国十大专业市场榜首、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0.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400美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跃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这些,在

中国经济版图上却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令人炫目的亮点。

  义乌是贫瘠之地,也是财富之地。义乌的变化确实令人称奇,义乌的发展似乎做的是“无中生有”的文章,让人觉得 “莫名其妙”。

  但有一点我们始终不可否认,义乌的成功实践,正是浙江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成功典范,义乌创造奇迹的历史轨迹正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一条创新之路!

  义乌人,自己把握命运

  1982年初春的一天,义乌稠城镇一名无业妇女把一个小货篮偷偷地摆到街上。尽管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还是被管理人员抓住了。一怒之下,这位妇女冲进了当时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的办公室,要求归还她的货篮。

  这位妇女叫冯爱倩,今年已60有余的她,目前是义乌市政协委员,现在除了打理自己的产业以外,还参与管理中国小商品市场。

  当年,为了养活家里的5个儿女,没有一技之长的冯爱倩只好硬着头皮到街道申请“做买卖”,街道一名负责人朝她嚷道:“我们正准备抓‘投机倒把分子’呢,你可好,还想主动送上门来啊!”吓得冯爱倩再也不敢进街道管委会那道门。

  1980年,年近40岁的冯爱倩凭着卖掉10担谷子获得的80元钱和托人从信用社贷的300元钱开始了艰辛的从商之路。

  起初,冯爱倩进了一些很便宜的货,有纽扣、鞋带、别针等。第一天摆摊,除去成本就赚了6元多,要知道那时在生产队里劳动一天的工钱不过9毛钱。到第三天,就尽赚了22元钱。

  做定了,这个“奸商”我做定了!尝到甜头的冯爱倩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改革开放初,义乌稠城镇和廿三里镇农民自发地在镇区马路两侧摆起地摊,出现了第一批由“鸡毛换糖”货郎担演变而来的小商品摊位,并逐步形成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马路市场”。当时“马路市场”受到有关部门的打击,但依然顽强地坚持着。而冯爱倩就在这样的两个“马路市场”来回奔波。

  冯爱倩在县委书记的办公室,新来的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对“不速之客”冯爱倩说:“你们在县委门口吵什么?”

  “为什么老是赶我们?”

  “政策不允许,不准在街上摆摊!”

  “我没工作,但要吃饭,不摆摊我吃什么?”冯爱倩在桌上拍了两下。

  谢高华也许是第一次看到一个普通妇女在他面前为了能不能摆摊而大动肝火,反而冷静了下来,他想跟冯爱倩作一番深入探讨。

  “谢书记,经商有啥不好,一来可以弥补家庭生活困难,二来可以解决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裕的矛盾啊。”

  ……

  一个县委书记与一个普通农妇的这场争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

  冯爱倩走后,这位县委书记陷入了沉思:开放市场能够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出路,但政策不允许啊,到底应不应该开放集贸市场呢?

  历史记载了1982年8月25日,义乌县委稠城镇市场整顿领导小组下发了“一号通告”:从9月5日开始,正式开放县城小商品市场。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并出资在县城稠城镇朱店街两侧搭起了上可遮雨、下可摆摊的简陋市场设施,人称“草帽市场”,当初的摊位只有700多个。

  从此,义乌小商品市场就在这片黄土地上诞生了,义乌人用自己的行动把握了自己的命运。

  1984年10月,义乌县委、县政府受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决定精神的鼓舞,果断提出 “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把市场摆在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位,把商贸业作为义乌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小商品市场,推动义乌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1984年12月,位于稠城镇新马路的新的小商品市场建成,水泥地面、水泥板摊位。并设立了工商、税务、银行、公安、餐饮等机构和服务设施,实现了“以场为市”的转变,商品种类达2740多种,辐射范围从周边市县延伸到省内外,这一年,市场摊位发展到1887个,年成交额2400万元,1985年市场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

  1986年,位于篁园路的新一代小商品市场建成,规模更加宏大,场地更加宽敞,设施更加齐全,商品种类更多,档次质量更高,吸引了大批省内外客商和企业进场设摊。

  1988年,义乌第三产业比重达39.2%,三大产业结构首次呈“三、二、一”顺序。

  1990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跃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此后年年保持这一桂冠。

  1992年8月,国家工商局正式把义乌小商品市场命名为“中国小商品城”。

  1996年9月,一座集商贸、仓储、办公、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超大型商城—宾王市场投入运行。从此,义乌市场各行业全部搬入大厅式室内市场,完成了中国小商品城全面提升改造、整体搬迁的历史任务。

  2002年9月,作为最新一代的小商品市场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投入使用。

  2004年10月,国际商贸城二期一阶段市场建成投入使用,2005年9月,二阶段市场也投入使用。国际商贸城一期、二期的全面建成,标志着义乌市场发展进入一个从量的扩张向量、质并重发展的新阶段。绵延2.5公里、周长6. 6公里、营业面积170万平方米、拥有2.5万个商位的国际商贸城,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品批发市场。

  如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0多个专业市场、30多条专业街相互支撑,拥有经营面积26 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8万多个,从业人员20多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展销商品涵盖41个行业、1900多个大类40多万个种类。

  义乌建立起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市场群,发展成规模宏大、品种齐全的全国小商品最大集散地,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联结城乡、辐射境外的商品销售网络和物流、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网络,还锻炼出了20多万名经商能人。

  义乌市场成为推动义乌经济持续增长,推动义乌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强大“引擎”。

  品牌之城的“野心”

  在义乌,政府培育城市品牌,企业培育产品品牌,一场艰苦的品牌争夺战,义乌几代人从市场放开伊始打到现在。

  在市场起步之初,假冒伪劣商品曾一度泛滥,外地客商不相信义乌产品的质量,义乌本地的企业也不愿意挂自己的商标,义乌商品几乎沦为等外品、残次品的代名词,甚至曾有摊商为招揽生意打出横幅:本店不卖义乌货。和当时正处在发育期的其他国内市场一样,义乌经济发展一度面临信任危机。

  痛定思痛之后,义乌人逐渐在各方面进行自我规范,开始了艰难的品牌培育之旅。

  市场内,110家知名企业成立《保护名牌产品联络会》,在市场入口处设立名牌企业商品展示柜台,还成立了商品质量义务监督队伍。

  市场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最有效的经营理念,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全力培育和主打自我品牌。

  质量的提升、人才的引进、观念的转变、设备的更新,使义乌货名头更为响亮,袜子、玩具、食品等商品自创品牌渐成气候,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销商的代理商品。从13岁就开始跟随母亲学做生意的“针大王”楼斌,多年的从商经验告诉他,没有自己的实体和品牌终究要落后。于是他投资1000多万元收购了上海红星针业公司,并注册了50个属于自己的商标。

  针对假冒伪劣商品,义乌历届政府刚柔结合:不打不繁荣、小打小繁荣、越打越繁荣。

  假冒伪劣商品在义乌无处立足,源自于义乌上下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制假售假不只是砸某个人、某家企业的品牌,而是在砸所有义乌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招牌,由此产生的一个共识是:谁砸义乌的品牌,就砸谁的饭碗。为强化品牌意识,义乌出台创牌奖励政策: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100万元;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的奖励10万元;被评为市知名商标的奖励3万元。说到做到,浪莎集团在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后,如期领到了市政府颁发的100万元奖金。

  一大批质量稳定、价格极具竞争力的义乌品牌商品,构成了市场生存发展的基石。

  如今,令义乌人倍感自豪的是义乌品牌已经逐渐在国内外打响,品牌效应使义乌以其巨大的吸引力招财进宝,更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辐射国内外。

  在义乌针织市场西门,路旁花园的中心,一座手摇拨浪鼓、肩挑货郎担的换糖人雕像和然而立,一街之隔的麦当劳餐厅终日食客攒动。义乌的两个时代就这样遥遥相对,诠释着由传统而国际的转变。肤色、语言各异的外商;街道两旁韩国料理、清真饭馆;招牌上日文、英文、阿拉伯文此起彼伏,地处中国浙江中部的县级市义乌,就这样每天在向人们展示他的国际风范。

  早些年当义乌还不怎么出名的时候,有一个西班牙商人通过转口贸易在欧洲销售中国货物,货物的始发地一直在上海。他几次到中国,合作公司每天只陪他在上海游览,暗地里却派人到义乌组织货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商品包装箱中有一张《义乌日报》,一打听得知义乌在浙江,于是这位精明的商人突破商业信息的封锁,亲自找到了真正的发货地—义乌。后来他不仅把义乌作为一个采购基地,甚至投资办厂置业,逐渐把这里作为加工、包装和生产基地。

  庞大的义乌国际商贸城里每一个不大的摊位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产供销体系。这些摊位如果集结在一起,就如同一个个市场脉络上的神经元,使得义乌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感知国际商圈的阴晴冷暖,编织起联结世界的商业网络。每一天,义乌都因国际市场的热点而兴奋,也因国际冲突或战事对商路的阻隔而焦急万分。

  义乌在品牌立市后,他的国际化是被动的,面对狼烟四起的国内市场,引导潮流的义乌人自然而然地放眼世界;但他又是主动的,2002年春,新一任政府上任伊始,就明确将义乌的未来定位在“国际性贸易城市”,一个更高远的蓝图逐渐清晰。

  产业联动 全面开花

  有人说,义乌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

  的确,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发展,这正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独特路径。

  商贸业的持久繁荣,需要有其它产业的坚强支撑。义乌社会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独占鳌头,就在于义乌没有孤立地搞专业市场建设,而是在推进“兴商建市”战略的同时,积极支持、引导和鼓励,通过经商积累起来的大量民间资本投向各种配套的服务业、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努力构筑“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 ”的工业发展格局,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实现市场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993年以来,义乌先后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发挥市场发展业已形成的人才、资金、信息、机制等先发优势,转化商业资本,投资发展工业企业,大力发展小商品制造业。

  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家和经商户,利用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和销售网络向工业扩展,发挥“销地产”便于客户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优势,拉长产业链,发展低能耗、无污染、优势明显、市场关联大的产业和产品,以商促工、引商转工、工商联动,市场与产业、城市联动发展。

  目前,义乌市已经培育了2.5万家工业企业,发展了20多个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引领国内外消费潮流、具有世界市场影响力的小商品制造产业,形成针织袜业、饰品、服装、工艺品、拉链、化妆品、文化用品、玩具等20多个优势行业,呈现出“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态势。

  近年来,义乌市认真落实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策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按照“一体两翼”(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主城区,以加工业为主的两个副城区)的构想整合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义乌东北、义乌西南两大产业带,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005年市财政投入工业科技经费就高达8000万元。

  现在,义乌正由小商品集散中心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义乌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本地产品源源不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义乌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周边市县乃至全省、全国许多地区小商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义乌积极发挥市场的带动作用,通过在周边地区设立加工基地,利用周边地区人力资源发展来料加工,有效突破了自身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2005年,义乌市场输出来料加工业务货值100多亿元,带动周边地区3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小商品来料加工。

  义乌俨然已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日用工业品和

纺织品生产融入国际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平台,成为促进浙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地方产业群升格为具有国际化水准产业群的一个重要渠道。

  城乡融合 共享文明

  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告诉记者,20多年前,义乌人摇起了拨浪鼓,摇出了一个闻名遐尔的中国小商品城,使200 多个国家的客商云集于此。今天,义乌进行着中国农民的“第三次革命”—农民进城运动,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当起市民,享受城市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

  这是一次发展理念的升华,义乌人自豪地迈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小商品贸易以及以商贸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和外地人口向义乌城区聚集,推动了义乌的城市建设。与此同时,启动了具有义乌自身特色的城市化进程。

  1982年义乌城区面积仅2.8平方公里,1997年已扩展到15.2平方公里。从1997年开始,义乌通过产权市场向社会公开出让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发行债务,运用各种科学模式来筹集社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得到极大改善。

  特别是近几年来,自从义乌把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国际性商贸城市”后,市政府每年投资数十亿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实施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城市绿化,开展生态市建设。到2005年底,义乌城市中心城区面积已达50多平方公里,并已形成100平方公里的城市道路框架,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先行者总是会较早地遇到新问题,但高明的先行者往往能凭借自身的先发优势较好地解决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商贸业的迅速发展使农业效益比较低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凸显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别更为明显。

  为此,义乌市在积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效益农业的基础上,遵循“两个趋向”的转换规律,充分发挥工商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

  为了吸引投资者,推动农业产业化,政府对各类农业企业在资金、用地、用电、信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降低农业经营成本;建立农业经济开发区,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工商业反哺农业搭建创业平台。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从20 00年的800万元逐年增加到2005年的3000万元,专门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补助。市财政对“三农”的投入20 05年达16.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4.6%。

  大陈二村,位于义乌市大陈镇建城区的西北端,被誉为“中国衬衫之乡”。祖祖辈辈务农的大陈二村只有343家农户,1000多人,却拥有大小民营企业80多家,常住外来人口6000多人,年工业产值6亿多。如今的大陈二村基本上没有种地的农民了,不是进了企业做工就是自己做生意。村里休闲广场、星级宾馆、大型超市、商贸公司、公交总站、歌舞厅、

美食城、健身中心,配套齐全。绿荫深处,村民们粉墙红顶的欧式别墅错落有致。

  在这里最有时代意义的是在2003年,义乌市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实际,在正确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和规律的前提下,率先作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并制订和实施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的行动纲要,编制完成全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把全市800个行政村统筹规划为300个左右社区,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转变,实现城乡融合,共享现代文明。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义乌的社会成分日趋多元、社会结构更为复杂、社会矛盾不断增多、社会利益关系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之中。

  此时,推动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就业和保障是保证。义乌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就业和保障工作,加强了农民基本就业技能和文化知识培训,深入开展“市场带百村”活动,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进园区办厂、进企业务工,加快向二、三产业和都市农业转移,以增加农民收入。依托小商品市场的“市场带百村”活动开展以来,义乌市涌现了小商品来料加工经纪人2 30多人,160多个村的2万多人参与来料加工,他们从中获得了实惠。经济相对落后的赤岸镇,11个村的2000多农户加入来料加工行列,每个农村劳动力月增收在千元以上。据统计,通过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和亦工亦农等形式,义乌有2 8.47万名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二、三产业所得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3%。

  这一点,义乌市市长吴蔚荣颇有感触,他说:“城乡一体化愿望最强烈的是农民,投资者是农民,最大受益者还是农民。”

  义乌市政府早就设计了“消除体制壁垒”日程表,记者看到这个日程表上每一条都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制订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最终全部取消农业户口;注重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衔接和统一,建立全社会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障制度;逐步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此外还将根据财政实力,逐步提高现行每月120元的农村最低生活标准,并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率。而户籍制度改革、大病统筹和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已先行启动。

  不断超越自我

  市场,是义乌获得新生的载体。“敢为人先”,是义乌人的性格。

  “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在义乌人的血液里奔流:率先搞活市场经济,率先开展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率先引进民间投资盘活政府无形资源,率先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在改革开放短短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义乌以一个又一个全国率先,推动着城市的进步。迎难而上吃“第一个螃蟹 ”,是义乌人世代相传的精神内核。第一个拿到个体营业执照的冯爱倩、第一个上书中央建议发展市场经济的冯志来、第一个果断拍板决定“兴商建县”的谢高华等等。

  从实践者、理论者到决策者,义乌人以创新的思路推动着义乌经济这艘“航空母舰”。

  而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既有所作为,又绝不为所欲为的义乌市委、市政府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根本保证。

  他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面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他们适时提出重大战略举措,依法调控管理市场,积极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20多年来,义乌市政府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每一任总能接好接力棒,并同时有所创新,义乌经济社会的发展总能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昨日的成功和对未来的憧憬,使得义乌人的自信心冲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义乌市委、市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制定了未来二十年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到2005年人均GDP 达到3200美元以上(2005年已经达到5400美元);第二步,到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以上,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力争达到全国前15位,国际性商贸城地位初具雏形;第三步,到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更高水平,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以上,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进入全国百强市的前 10位。

  有人说,义乌市制定的未来规划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框架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为今后若干年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也有人说,按照惯例,新的规划有可能赶不上变化快,义乌的发展如鹏鸟般扶摇直上,再大胆的规划也不可能准确地预见未来。

  “规划赶不上建设快。”这句话是义乌老百姓说的,也是义乌市政府说的。

  昨天,难尽人意的先天条件并没有阻挡义乌取得今天的成就,而持续发展的今天和明天,必将为义乌赢得一个更加辉煌和繁荣的未来!

  义乌之最

  市域一体城乡统筹--访义乌市市长吴蔚荣

  浪莎控股集团总裁翁荣弟谈企业发展奥秘

  义乌面孔

  义乌精神--访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

  义乌简史

  义乌传奇--“华夏第一市”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