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东方时空》专题 > 正文

体验新首都博物馆:强调过去与未来的和谐统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0:02 央视《东方时空》
体验新首都博物馆:强调过去与未来的和谐统一

带领我们走进首都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体验新首都博物馆:强调过去与未来的和谐统一

新首都博物馆开馆


  东方时空5月18日播出节目《时空连线:新奇体验在首博》,以下为节目内容。

  从1977年开始,每年的今天,也就是5月18日它都是世界博物馆日。这个世界博物馆日,您足不出户,我就带您去参观一个全国一流的新落成的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在北京一共有120多座博物馆,但是首都博物馆跟其他的比起来,它真的有点不一样,它有30多米高的大厅,而且有很多像咖啡馆、书店这样的休闲设施。好了,我不多说了,跟随着我们的
镜头,一起去看看。

  记者:这里是就被称为“中华第一街”的长安街。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长安街的西沿线,今天带大家所要看到的地方是就是路边的这座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它就是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的建筑面积达到六万多平方米,在北京各种各样的博物馆有120多座,那么首都博物馆和其他的博物馆相比较,究竟有哪些不同呢?接下来我们带大家一起去看一下。

  首都博物馆1981年开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新馆是2005年底开馆的。特别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记者:来到首都博物馆,的确给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气息。先来看我们的脚下,可以看到这样的大理石,这是产自北京的房山,像这样的大理石都是过去皇家玉用的。这里面有两个大的展馆,这一侧的展馆是呈方形的,它是木制的,它的对面是一个43米高的一个圆形的展馆,表面都是由青铜来进行装饰,包括青铜上面的文士也都是人工来制造的。两侧的展馆一边是方,一边是圆,体现了中国文化里面的那种天圆地方的一种理念。

  对方的展墙是灰色的,也体现出了过去北京青砖那样的建筑风格。对面的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明代木制的牌坊,这个牌坊被称为之是目前最漂亮的牌坊。

  首都博物馆馆长 郭小凌:你看(首都博物馆)外观很高贵,很典雅,很含蓄,内里我觉得内涵很丰富,20多万件的古文物收藏和陈列在这里,其中的一些精品分布在13个展厅当中,内涵很丰富。

  首都博物馆分别以历史文化、

城市建设、老北京民俗以及古代青铜、书画、玉器、珍宝、佛像等划分了13个展厅。20余万件出土于北京的文物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了北京的过去。

  首先就让我们到历史文化展厅去看一看。

  首都博物馆讲解员 岳爽:说到历史,我们就要从史前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漫长的历史当中,来感受一下,北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咱们这个展厅总共有那么几点,咱们可以一一道来,首先咱们说成的存在是因为由于人的存在,这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我们可以看看这边的头盖骨。它虽然是一个复制品,但是北京人的头盖骨恰恰向咱们印证了在那个时期有人迹存在的历史了。

  记者:大约50万年前。

  岳爽:对,50万年前,咱们北京就人有人迹的存在了。随着有人的存在,然后逐渐地形成了村庄,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历史的延续下来,最后作为城它就出现了。而这个城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咱们又出现一个特点,就看这儿了。这两件青铜器叫克盉和克罍,它们上面有非常重要的铭文,就告诉咱们北京建城已经有3052年的历史了。这个就告诉咱们的观众,北京城距今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了。

  说起北京城,咱们要说北京作为城市已经出现了,它随着历史年限的发展往后推,怎么又会成为了都城了呢?又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越往下走,这种历史的脉络就会越来越清晰了。

  您现在看到的是两具棺椁了,它体现了北京作为都城的一个标志性的文物了,海陵王迁都,从哈尔滨的阿城迁到咱们现在的北京。您可以仔细地看一下,它这边的这个图案是一个龙的图案,而这边这个稍小的棺椁上是一个凤的图案。由此可以推测,应当是当时的皇帝和皇后的两具棺椁了。所以咱们就以此推测,皇帝、皇后的棺椁都来到北京了,那作为都城也就不为稀奇了

  记者:距今能有多少年的历史呢?

  岳爽:您说的是作为都城吗?

  记者:是的。

  岳爽:853年的历史。

  记者:在这个历史文化的展馆当中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北京的这种流动连续发展的历史,而且每一个文物都有一些小的典故,非常有意思。

  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大的铜鼎,这个铜鼎是西周时期的,距今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的文士。这是一个兽面,这个兽叫什么名字呢?传统当中叫饕餮,大家可以看到我拿的这两个字,就是这两个字。这个兽是非常非常地能吃,或者说非常地贪吃。我们再来看,这是兽的两只眼睛,这个是兽的鼻子,这个是兽的牙齿,下面空的是兽的嘴,传说当中这个兽没有身体,原因是因为它太贪吃了,吃到最后,将自己的身体都吃掉了。当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传说。

  现在带大家看的是首都博物馆的振馆之宝之一的乾隆的龙袍,大家看这个龙袍比较大,这是乾隆夏天穿的,据说乾隆的身高,按现在计量的话大概是1.86米的样子。这个龙袍有一个让人非常赞叹的地方,它由很多的金线织成的,0.5克的黄金,像这样金线能够拉长到160米,而且这件龙袍的制作是耗费了10多年的时间了。

  可以说在这个展厅当中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北京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方面面发展的历史。

  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当时殿试的时候,获得第二名的考卷,也是榜眼的考卷。不仅仅他文章非常的精美,而且字体也是非常地工整、别致。但是与此对应,大家往上看,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到蝇头小字,也是异常的工整别致,但是这个却是当时在一些考试当中,被发现打小抄用的。

  在13个展厅当中,老北京民俗展更是显得格外热闹了。这里生动展现了北京从明清到民国时期,百姓结婚、生子、拜寿、过节等民间习俗。

  首都博物馆讲解员 李雪:

  大家看到这个展柜呢,都是嫁妆了,嫁妆就是女方嫁到男方,是需要陪嫁的。

  记者:陪嫁品。

  李雪:是的,我们看到很丰富,有钟、有熨斗、还有镜子。

  然后大家看这个展柜,比较少,这个叫作聘礼,当时结婚一定要有聘礼的,还有就是呀,嫁妆一般是聘礼的一倍左右,跟现在是不同的,好多讲到这儿的时候,好多小女孩儿就就问,说凭什么呀?

  记者:就是女方给男方的,要比男方给女方的多。

  李雪:对,而且要多一倍呢。

  我们看这个展柜,这是当时的龙凤婚书,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结婚证了,取龙凤吉祥的一个意思了。这是女用婚书。

  记者:下面的这个红是?

  李雪:这个是再婚证书。

  记者:就是所谓的二婚的。

  李雪:对。

  来,咱往这边走,这个结婚当天,男方是要派轿子去接女方的。您可能会问,是不是当时有钱人才可以座轿子?不是的。老北京人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是新婚是一定要用轿子娶的,我们说明媒正娶。

  记者:抬的人数不一样。

  李雪:对。比如说大家知道有八抬大轿,那个是等级高的。

  记者:这个就是八抬大轿?

  李雪:对,这个就是八抬大轿了。

  然后大家看到这个看到这个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洞房花烛夜的一个场景了。

  记者:这个是什么意思?

  参观者:财源滚滚。因为那个饺子长的比较像元宝,就是财源滚滚的意思了。

  李雪:新郎、

新娘入洞房以后,有一个仪式是要吃子孙饽饽的。子孙饽饽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参观者:不知道。

  李雪:是饺子。但是有一点不一样,就是不给它煮熟了。新娘一咬啊,外面的小男儿就问,生不生啊?要说生了,婆婆听了高兴。还有这个花生,花着生,它不能单生男,也不能单生女,只有花着生才热闹呢。

  参观者:没见过。

  记者:那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吗?

  参观者:它这个的话一般来讲跟家里面,一般农村都是炕上,炕上搁一盘、搁一碗,小孩儿满月的时候刚会爬,让他摸,摸着什么什么了。摸着钱就有钱,摸着书明儿就是秀才了。

  记者:要是摸着那勺是什么意思呢?

  参观者:明儿有饭辄了。

  记者:就是有饭吃了。

  参观者:有饭吃了。

  记者:说得对吗?

  李雪:对。但是不是满月的时候,是在一岁的时候,吃长寿面之前。

  在首都博物馆,人们不仅可以参观浏览,且还可以参与到年画、陶玉的制作中。同时这里数字化的播放、多媒体的展示也更有助于观众的参观。

  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观众们的评价和感受吧。

  参观者:总的来说,知识性方面体现还是比较丰厚的,给我的感觉很好。

  参观者:我觉得(首都博物馆)是年轻、气派、古典、雅致、完美、典范的结合。

  参观者:简直太恢弘,太大了,我们一天都看不完了。我姑娘说这票应该分两期看才合适呢,看不过来。

  目前首都博物馆无论从展品到展馆都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它立足于北京,以开放的心态体现着世界文明、中国历史以及北京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不仅能够让人感受到它的先进和现代,同样也使人感受到中国博物馆业的发展。

  中国的第一个博物馆是1905年的时候由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张俭先生创办的,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有了各类博物馆2200多个了,但是咱们人口众多,所以平均60万人才拥有一个博物馆,而且很多的中国人没有养成去博物馆逛逛的习惯。

  今天世界博物馆日,劝您一句,去博物馆看看,您一定会大有收获。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