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东方时空》专题 > 正文

人物专访:韩永见证新首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44 央视《东方时空》

  解说:离首博新馆正式开馆还有两天时间,也是韩永最忙碌的时候。

  解说:5月18日,首博新馆将正式开馆。观众从一进入大厅就能强烈地感受到现代和传统元素相结合的设计风格,非常的和谐。新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但最初的设计方案却不是这样的。作为当时首都博物馆馆长的韩永,他负责首博新馆的招投标,设计和施工。在第一轮竞标中,国内一位知名设计师的方案顺利通过了国内外专家的评审,
眼看工程马上就要动工了,韩永却突然站出来坚决反对。

  记者:当时那套方案,和您的理念当中最冲突的是什么?

  韩永:它的建筑造型非常奇特;观众要走三层楼才能看见我的展览;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所以这个方案出来的时候,我是有点儿伤心。

  记者:除了灰心之外,在想什么办法?

  韩永:那天晚上我就给一个评委专家打了个电话,当时请的是日本的一个“吉奇新”先生,他是非常著名的设计师;晚上将近12点我们开始谈,谈到2点多钟。

  记者:您直接表达了,说你不喜欢这个?

  韩永:对,我说,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北京博物馆就应该是这个方案吗;他说,不是。我说,那你为什么还赞同这个方案。他说,如果我要不赞同的话,你们不会再请我来,我觉得他非常直率,因为他是个大师。我们就对这方面进行了争论,最后结论时,我是说,我说,希望您作为建筑师的职业,责任的话能够为首博做点儿什么,我希望您能写一封信,给业主委员会,来表达你的真实的想法,他说,考虑考虑。第二天,他就要走,走了之后,好像是,他确确实实写了封信。

  解说:第一轮确定的竞标方案最终被否决。在第二轮竞标中,法国地铁铁路公司和中国设计研究院合作的方案终于通过了评审,韩永在这套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见解。

  记者:现在我们看到的新馆,看到青铜的部分,榆木的部分,这究竟是真正的中国味道,还是说只是把中国的元素作为装饰加在这里。

  韩永:长安街上这个建筑物就是现代化。那么这一下就把这个局限给打破了;所以,在首博的设计方案里面,我们觉得,一个它是在造型上,它在布局安排上都有中国传统的东西;再一个就在材料运用上;用木材;这个木材呢,最好用北京地区历史上常见的树种,后来就选择榆木。

  记者:我们知道榆木,它虽然是北京本地的,但是它也有,作为建筑材料的缺点,比方说容易开裂什么的,如果出现这样的状况,馆长来承担责任吗?

  韩永:我们和厂家做了很深入的研究,那么利用这种复合型的,实木复合板,完了,里边还加进去了防腐和防火的材料,又做它安装时的拉拔试验。经过这一系列使得这个榆木在现代工业,加工的工艺结合在一起,成为带外观上符合我们的要求,从功能上符合建筑要求的这样一种材料。这个我们应该申报专利的。

  解说:大家现在看到的青铜装饰图案叫“云雷纹”,获得了专家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但当初设计师在电脑中设计出来的文饰由于呆板被韩永否决,他找来自己一位仿制青铜器的朋友,用手画出了现在如此生动的文饰,另外,新首博两个展厅左圆右方加上一个35米高、面积2000平米的大厅,显得非常宏伟、壮观。其实早在2001年,为了让新首博的建设更贴近观众,由韩永做主,首博花了19万元请北大国情中心的专家作了一次观众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观众喜欢的博物馆场馆应该怎样设计,展品应该怎样布展等,调查结果大家最满意的就是这个大厅的设计。韩永一些超前的理念,终于得到了印证。

  记者:一个大众的博物馆,或者一个专业的或者说属于专家的博物馆,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韩永:我曾经去过一个省级博物馆,那么它在原始时期摆了一大片石器,完了里面全部都是我们专业的考古名词;我都看晕了;你让大众去理解大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觉得任何一种教育,它首先是让,希望能够接受这种知识的人感兴趣。

  记者:现在人们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很多,书本,网络,视听的方式,博物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不是?

  韩永:实物,因为这个实物,确实它有震撼力;包括今天我问这些孩子,我说你在哪儿看到这些东西,电视上,网络上。我们说,我们的老人是通过戏剧来了解历史,我们是通过小人书来了解历史,现在的孩子通过视频系统。但是当您看到实物的时候,你的那种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

  记者:一座城市有没有博物馆,有没有一座好的博物馆意义在哪儿?

  韩永: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和日本的东京奈良博物馆,江户东京博物馆是友好馆,它的馆里曾经办过这么个展览;是把索尼公司的创始人,做了一次回顾展;有一个50多岁的观众给他们留言;他非常感动,他本来失业了,年龄已经大了,技能也没有了,最后想自杀,日本人自杀式情节了,他看完这个展览之后他重新唤起了自己的信心;就说,他做到的事儿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当然这个话,大家往往都会说,但是你能不能说出来是另外一回事,我觉得这个城市博物馆,能起到这样一个作用,那它当然是很重要的。

  解说:首博新馆在整体布展上都是按照观众的兴趣设计的,尽管一些专家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但韩永却以为,一切设计标准都应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理念。

  记者:像我们看北京通史馆,那个馆里面,确实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文物,有陶器、有青铜器,只要需要就会出现,观众会觉得很亲近,但是会不会有专业的人士说,这样的布展不够专业。您担不担心这样的说法?

  韩永:我曾经跟我们陈列部的聊过天,我说真正一个好的陈列,能不能够不需要说明词,让每一个人看懂,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一种追求,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说明你陈列追求的一个方向。

  记者:您能打个比方吗,比如说举个哪一个馆的哪一个场所?

  韩永:比如说,我们那个积水潭码头;大家,往往没有专业知识他不太能够想像到,现在那是一池子水,是大家娱乐的场所,但是在元大都的时候,它是一个繁忙的码头,是作为一个大都的重要的经济和交通的一个中心。所以我觉得,我们做这个的时候,就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有一种传承性。今天的积水潭是这样一种功能发展下来的,那么我们这个城市也是这样的发展脉络下来的,你今天的人和那个时候的人是有关系的,不是没关系的。

  记者:作为您来说,这个博物馆,可能您今天是馆长,明天就不是了,但是您在建造它的时候,那个心情就像给自己家里盖房子一样。

  韩永:比我们家房子要重要得多;前年我们全馆大会中说,我说,我们要想把首都博物馆建好,尽我们的力,每一个人都要超越自我。

  记者:在您的身上,体现出来的超越自我是什么?

  韩永:我觉得,一个是我努力学习,在这里学习了很多东西,我甚至从弱电到数字化,从建筑结构到装饰、

装修,我完全不懂,因为我是学历史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和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学习了很多东西,现在,真是让我再建一个馆,我肯定建得比这好。这是一个超越。再一个,这个事情确实比我还重要。也许过三五十年我已经没有了,它还在。但我今天这六年,在这儿六年,它要在这儿存在一百年,我们建筑等级按照一百年算的,所以它当然比我重要。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