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990凯丽人人都爱刘慧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5:51 南方人物周刊
1990凯丽人人都爱刘慧芳

凯丽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1990凯丽人人都爱刘慧芳

1990年,三毛在成都


1990凯丽人人都爱刘慧芳

金庸


  1990

  凯丽 人人都爱刘慧芳

  《渴望》热播后的那两三年,她成了另一个人……她不得不全天候贤惠、不恼不怒、逆来顺受,把似有若无欲说还休的哀愁轻锁眉间,还得,虚弱地笑

  -本刊记者 李宗陶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不怎么抢眼的女子,端着肩膀走在北京的煤矿文工团,恬静、温良。经过楼梯间的时候,遇到一个导演。导演本是冲着另一个预定好的演员来的,但无意中另有发现,他在3秒钟内认定,眼前这女子天生该叫,刘慧芳。

  1990年播出的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继《大西洋底来的人》和《霍元甲》之后,制造了第一轮本土电视剧集引发的万人空巷,也将第一代中国电视明星推向前台。凯丽从此背负一个箴言:好人一生平安。

  吉林人张凯丽感觉到来自刘慧芳的压力,这压力眼看着演变为一次广泛的群众性自发行为。凯丽曾有绰号“大胖”、“大侠”——她16岁被部队选中,在军事博物馆当解说员。新兵入伍,下连队锻炼,一顿能吃五六个大肉包,体重很快升到130斤,成了“大胖”;她性格爽快、敢作敢为、好打抱不平,是个“大侠”。《渴望》热播后的那两三年,她成了另一个人,刘慧芳。走到哪儿,陌生人都特别热情地招呼她慧芳;坐飞机的时候,一机舱的人管她要签名;坐出租车,司机一路跟她聊个没完,有手机的抄起电话打回家,让全家人挨个儿跟慧芳姐说两句……她不得不全天候贤惠、不恼不怒、逆来顺受,把似有若无欲说还休的哀愁轻锁眉间,还得,虚弱地笑。

  那时候明星没有经纪人,观众的热情、媒体的追逐、大大小小的见面会,都得自己扛着。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出名自有一份谨慎,无形中为凯丽增加了一些自律的压力。

  凯丽分析过,自己跟慧芳交会在善良真诚、不太好意思说“不”上。至于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她的性格是不大能够呼应的。但大伙都望着她,期待她一路慧芳下去,成为普天之下女儿、媳妇、妻子和母亲的典范,而忘记了她本是个演员,有塑造其他角色的功能和义务。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一个显在的社会转型期,在改革开放的加速度里,人们一面开始奔跑,一面若有所失。偶尔停下来,回头望望,啊,传统多么美好,真善美多么美好,携带妇德的女性多么美好。所以,当凯丽以一个极度“真诚、善良、隐忍”的女人形象、一个艺术形象照亮现世,众人久远的记忆被唤醒了,一个周身闪耀圣洁光环的偶像诞生了,用以填补现实的稀罕。

  在这场水到渠成的集体怀旧里,凯丽有点疲惫。从这个意义上,她还是很慧芳的,她被推到众人心目中理想女人的位置上,不好意思说“不”。1993-1997年间,她只接过很少的戏,以淡与静应对那些炽热的崇拜、暗涌的压力和私人生活中的变故,她始终低调。

  1998年后,凯丽一直在中央实验话剧团,一级演员。她演《清宫外史》中的慈禧,《无辜的罪人》中的克鲁齐宁娜,《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角,《日出》中的陈白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女兵冉尼娅,还有《香香的辣辣的》、《下岗了,别趴下》中的女主角。她还因主演加拿大剧作家考琳·魏格纳的《纪念碑》拿到了第18届戏剧梅花奖,她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放歌也很值得一听。这些,大伙都不太知道了。

  十多年后,当凯丽因先锋话剧《纪念碑》出现在上海戏剧学院小剧场时,人群里有人低低叫出:“啊,她好洋气!”这时的凯丽,已不再是核心与焦点,终于可以让本色荡漾开来,平淡,自然。

  十多年后,在央视《艺术人生》栏目对20多万观众进行的调查问卷中,依然有91.3%的观众喜欢刘慧芳。只是随着时间流逝,这两个女人渐行渐远,各归其位了。

  凯丽在常州片场跟记者通了电话,她不想再谈慧芳,并不等于她受了什么委屈,只是“那是很久远的事了”。她对一茬茬涌现的偶像也不作置评,批评和赞美都没有意思。她只想守着丈夫和8岁的女儿可可,在北京那套200平米的跨层公寓房里平平安安过日子,偶尔坐在钢琴前面弹一曲,一抬头,可以看见四字隶书:室静兰香。

  1991

  三毛

  致命的浪漫

  对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青年来说,再没有比1991年1月4日一个人的轻生更让他们伤心的了。这一天,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房浴室里自缢身亡。

  在内地读者的印象里,三毛似乎天生就是这样的,知冷知热、知痛知痒、知近知远、知悲知喜,她似乎总在凝神谛听、察微烛幽,感受某种来自天穹、来自更高视界的超脱的呼唤,并时不时到遥远的撒哈拉,到遥远的异国他乡飞翔一番。她似乎就是为爱而生的:有别样的敏感、别样的忧郁,对每一个生命瞬间顿悟、理解,有别样的爱和怕。她17岁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惑》里的“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和后来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遥相呼应,响彻了她烟波浩渺的一生。

  三毛展示了中国人制造、实践、发展和维护童话的能力。15年过去了,让我们理解三毛的虚荣,理解她变相取悦读者的意愿,理解她标新立异的媚俗吧,毕竟在日益物质日益形而下的干瘪的1990时代,童话是多么地被需要啊,虽然童话从来都是假的。

  1992

  余秋雨

  甜蜜的苦旅

  自1992年携《文化苦旅》亮相以来,余秋雨一路高歌猛进,几乎一枝独秀,风骚文坛内外。一方面,他学识渊博,就具体事件的发挥又往往文思泉涌,其文字和言论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虽然质量在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在一个剧变的时代,他避开了敏感的时政,更不会去琢磨折磨人的“三农问题”,他过着优雅、体面的生活,在电视节目里对我辈谆谆教诲,继续空洞的“苦旅”。余秋雨的散文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化走向软化、平面化和轻快化的程度。他的太会说话和缺少诚意则表明了,他始终未能超越他所经历过的那个不真诚的年代。集体无意识的惯性延续,流弊所及,恐怕不止余秋雨一人。

  1993

  马家军

  闪电与泡沫

  1993年,是让世界体坛颇感意外的年份。那一年的斯图加特世锦赛,马家军席卷女子1500米以上项目3枚金牌,而在七运会上,她们又多次打破世界纪录。马俊仁像神一样横空出世。

  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竟是马家军奇迹之泉的惟一一次喷发,从1994年的“兵变”到2000年的“血疑”,马家军虽间有豪气干云,却再无佳作。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仅仅8年,马家军就走完了从精壮青年到龙钟老人的全部时程。没有人清晰说明马家军迅速衰落的原因,正如没有人详细了解它崛起的全部秘密。这个名噪一时的团队,自始至终都笼罩着神秘的色彩。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元素——没有科学依据的土方土法、东方神秘主义的精神控制术、体制和金钱——的影响下,马家军的结局,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1994

  金庸

  武侠大师登堂入室

  在诸多作品畅销中国大陆近10年之久,培养起众多武侠小说爱好者之后,金庸在这一年修得正果,被奉为文学大师。1994年,连续发生的3件事标志着金庸登堂入室,成为殿堂级人物:一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家炎给本科生正式开讲金庸,同时北京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法学教授头衔;二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排在第4位,名列鲁迅、沈从文等人之后;三是三联书店隆重推出《金庸作品集》。

  金庸出身海宁名门查家,当年一门七进士的辉煌铸就了家族的钟鸣鼎食。金庸的小说中有一种士大夫的味道,他的主人公成为武林高手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人格趋向完美的过程,这暗合了国人潜意识中的人格崇拜心理,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伦理意义上的心理满足。金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精彩的江湖,然而,流于脸谱化的人物个性,使他在如此地接近伟大与不朽时,却永远地差了那一小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